观察时间:2024年6月25日
观察地点:户外建构区
观察形式:定人观察
观察幼儿:王嘉佑
观察人员:刘楠
游戏背景
积木区位于操场的西面相对开阔的场地,该区投放了各种形状不同的积木,本班幼儿在积木区游戏已有一定的时间,孩子们对材料、环境都已熟悉。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在观察中发现,蓝条纹小男孩在搭建“房子”中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游戏实录
蓝条纹—佑佑 黑条纹—大桥 白短袖—乃豪
户外积木区佑佑、大桥和乃豪三位小朋友用积木搭建房子,其中佑佑是“主建筑师”,大桥和乃豪负责“辅助”,他们用长方体(扁)木板进行平铺,两边用长条(扁)木板围封当作房子地基,然后佑佑选择用长条(厚)木板当作围墙,在进行中间墙围封时出现了问题,佑佑第一次先在外围用厚木板进行支撑体让长木板更牢固,第一次失败告终。第二次他选择在外围用垒高加厚进行支撑长木板,第二次失败告终。他又尝试了第三次,旁边的大桥说“我们要用重一点的”,佑佑说“我们哪有重的”,然后他有了第三次尝试,这次他用厚的长方体进行垒高双重支撑,他感觉好像要成功了,马上就剩最后一块了,结果又失败了。这时佑佑说“算了,不弄了,我有一个好主意”,随后他将中间原本需要围墙的地方改成了房子的门,采用多种材料组合垒高的方式,效果看得出来孩子们还是很满意的,然后佑佑对房子用相同的长条厚木板进行了封顶,乃豪对围墙进行了围封加固,其他两位小朋友也进行了帮助,房子的雏形搭建好了。
根据《指南》进行幼儿行为分析
分析:
1、科学领域
佑佑对房子的搭建已经非常熟悉,重点放在了房子墙壁的稳固性。首先调动了自己的已有经验,搭建方形的房子的地基,并且运用了对形状、空间的感知,尝试用不同形状积木进行组合搭建,如拱形、长方体等来搭建。在过程中不断观察、比较、调整,尝试垒高、围封等搭建方式,来探索积木的稳定性,表现出了探究的积极性。
2.健康领域:
佑佑成功后的开心、拍手、跳跃,反应出了他们在游戏中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社会领域:
佑佑虽然交流不多,但能和小朋友轮流搭建,在遇到问题时,会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进行探究合作搭建,体现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互助行为。
进行装饰
初步搭建好房子雏形后,他们又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房子的装饰。
佑佑在装扮好房顶装饰后又对大门的装饰进行了改进,他将原本的拱形进行了架高,让整体更加的美观,同时也引来了很多“小客人”来坐客。
根据《指南》进行幼儿行为分析
分析:
1. 科学领域:
在佑佑的搭建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改变积木的位置方向,调整积木的摆放,展示了他们在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健康领域:
佑佑搭建成功后的开心、拍手、跳跃,反应出了他在游戏中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3.艺术领域:
在搭建过程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作品,如佑佑会时不时走到旁边观察并调整,也会根据积木的对称性以及房子整体的完整性调整积木,这表明他们在艺术领域具有表现与创造的初步能力,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
根据《指引》进行幼儿行为解读
健康领域
发现关切点:情绪的辨识和调节
台阶五:自己能将注意力放在解决引起情绪的问题上,而不是沉浸在情绪里,能有意识用适合自己的策略平复情绪。
游戏示例:佑佑在第三次尝试时表现出了消极情绪“我好累啊”,但在马上还剩一块就成功的时候,他说“哇!马上就完成了”表现的很开心。最后失败了能马上寻找其他方法,例如“哎呀,又歪倒了”“我有一个好主意”等。
社会领域
发展关切点:建立人际关系
台阶五:与他人为一个共同活动分工合作,持续互动。合作游戏
游戏示例:佑佑可以和其他小朋友进行合作搭建,在过程中分工明确能围绕房子进行持续互动。
艺术领域
发展关切点:艺术表现与创造兴趣
台阶五:为达到自己想要的艺术效果,不断地探索各种艺术的工具材料以及不同形式要素的表现力。
游戏示例:佑佑对房子进行装饰时,会用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观察比对,最后再进行装饰,例如“拱形前后对称摆放、三角形左右对称摆放”等
活动后分享
老师请佑佑小朋友现场给大家介绍了自己搭建的作品。
师:为什么在搭建墙壁时中间长木板立不稳固呢?你是怎么做的?
佑:用别的积木靠一下,试了几次但是没成功。
师:然后你怎么调整的?
佑:我把中间的墙壁改装成了房子的门口。
师:这是一种好办法。那为什么中间积木不稳固,两边的却能稳固住?
佑:……
小朋友:是不是地面不平整?
然后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下佑佑他们搭建的地基,发现两边是用扁长方体积木进行的围封,中间是短的长方体积木进行的拼接平铺。
师:两边用到的长方体积木数量有什么不同?
佑:那个扁扁的长木板用一块就可以,短的积木需要两块。
师:那现在为什么中间长条木板不能很好稳定?
佑:可能是两块积木中间有空隙,不平整
师:那你可以怎么调整?
佑:我可以中间也可以尝试用扁长木板,让它更平整。
我们现场让佑佑进行了尝试,一次就成功了。
教师分析
1.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分享,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搭建的作品,表现出一定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2. 在回答老师关于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提问时,能够清晰地描述问题所在,如指出长木板的稳定性问题以及怎样进行调整反映出他们对搭建过程有较好的观察和记忆。
教师回应策略
1.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顾搭建过程,如“为什么搭建墙壁时长木条不稳固?”“两边和中间的长木板数量有什么不同?”等,有助于帮助幼儿梳理思路,深化对搭建活动的理解。
2. 在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了耐心的倾听,让幼儿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营造了一个支持性的交流氛围。
支持因素
1.探索与创新
在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能够吸取失败经验进行一次次的尝试,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搭建。
2. 问题解决与尝试
遇到了诸多搭建中的问题,如积木摆放不平、长条积木立不稳、材料缺失等,并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表现出较强的坚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认知
在搭建过程中涉及到对形状、数量的感知和判断,如长方体积木的数量、比较积木的大小和形状等,体现了幼儿对数量关系、形状与空间关系的初步理解和感知。
制约因素
1.幼儿侧重于一层房子的搭建,对于搭建房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待提高。
2.幼儿搭建技巧单一。
支持策略
1.幼儿的搭建还可以进一步的深入,例如房子过于单一,可以多元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
2.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建筑结构,为幼儿展示更多富有创意的搭建作品,拓宽幼儿的搭建思路,为搭建活动积累更多经验,并投放视频和图片,丰富幼儿经验。
3.从幼儿关注点出发,师幼共同生成游戏主题,围绕主题通过家园合作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4.逐步提高幼儿搭建技巧,可用雪花片或者纸盒等学习多种技能,例如:一字插法、十字插法、花样插法,围合连接等,提高幼儿搭建技巧。
反思与收获
反思:
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时,应注意幼儿在游戏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应分析幼儿搭建是否有主题目的性,材料的投放是否有问题。
收获:
教师要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为搭建活动奠定基础;其次,在搭建活动时,教师更好的充当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鼓励幼儿在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相互协商解决问题。同时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了解幼儿的游戏水平,分析反思幼儿游戏行为,为幼儿下次游戏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