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边关重镇:清河城

星光大道
创建于2023-12-12
阅读 1.1万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河城之名源于明代清河堡,清河城在今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境内。该城堡始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城呈正方形,周长500米,墙宽3米,高6米。砖石垒砌,白灰抹缝;外筑箭垛,内设女墙。城四面筑有瞭望台,墙间修马面;东、西、南、北各设一门,城外设烽火台16座。

  明正统年间发生“土木之变”后,建州女真李满住率兵攻抚顺,掠碱厂,使辽东出现混乱局面。明成化三年(1467年),明王朝派李秉、赵辅率5万军队出师辽东,击败李满住后攻陷建州老营,毁坏数座女真城堡。在明军重创下,建州女真暂时偃旗息鼓。为了进一步防范女真族掠扰,李秉向明王朝建议沿边辽东地域起墩筑堡,准予后又于公元1468年派辽阳副总兵韩斌督建清河城。

  清河古城正南前临清河,古城正北后依云蒙山。清河城不仅是明军防卫女真族的军事重镇,而且也是明朝与女真族经济贸易的市场,时称“清河马市”。

      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建州女真首领王兀堂向明朝辽东巡抚张学颜提出开设清河马市的请求,并以其“请得纳质子”来做为开市的“人质”后,“神宗许之”,于万历三年(1576年)设清河马市。

  清河城四面环山,城池位于群山中间的平川,仅有东南侧的狭长谷地通向鸦鹘关。         

      王在晋在《三朝辽事实录》中论述清河城地理与形胜之重:“清河——三里之城,高山四拥,北控宽奠,南枕辽阳,左近沈阳,右近叆阳,皆相去百里,中有小路通抚顺。”      

      如果后金攻破清河堡,就能东驱宽甸,南逼叆阳,西拒辽阳,北攻沈阳。明朝的宽甸、叆阳、辽阳和沈阳四城就失去守卫屏障。清河堡是后金与明朝出入辽东边墙的重要孔道。因此,清河堡的军事地位极其重要。

       清河堡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其初设提调一人,嘉靖三十九年(1560)改提调为守备,下辖一堵墙、马根丹、散羊峪、碱厂、东州、孤山等堡,共66座墩台。有近200里的边墙和鸦鹘关,达到了“卫城”的级别。清河堡形成了前有鸦鹘关做屏障、后有辽阳的支援、左有叆阳的策应、近有碱厂堡掩护的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因为女真诸部以及蒙古的兀良哈、鞑靼等经常抢掠辽东。明朝就修建了从开原镇北关到丹东的江沿台堡,称“辽东边墙”。辽东边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是边墙,边墙可以有效阻挡游牧骑兵的侵扰,迟滞敌人的进攻;第二是墩台,墩台用来守望、报警和联络,起的是烽火台的作用,一方有警,多方增援;第三是城堡,城堡用来驻军屯兵,属于支撑点防御,与边墙的线式防御互为补充;第四是城池,城池是一个地区的指挥中心、军事基地、互市贸易所在地,也是一个防御区内主力部队的集结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形成坚固的防卫体系。

       清河城防御体系最险要的地方为鸦鹘关(辽宁省新宾县苇子峪镇三道关村),是明朝防御建州女真西进的重要关隘,也是明军扼守清河堡的咽喉。鸦鹘关包括三道关,即头道关、二道关、三道关,每关相距大约一里,依险而建,扼守冲要。三座雄关,依次递进,互相依托,彼此呼应。(此图源于网络)

  抚顺是赫图阿拉通向沈阳的必经之路,清河则是赫图阿拉通向辽阳的必经之路,努尔哈赤要进兵辽河流域,打下了抚顺后,还必须攻下清河城。

      在清河堡大战之前,明军辽东经略杨镐鉴于清河堡的战略地位及地理形势,为清河城主将邹储贤制定了这样的作战方针:敌若来犯,设伏于城外山径小路或山间狭地,实施阻击。万不可将兵力全都撤到城里,坐而被围,束手待毙,但守城主将邹储贤虽口头答应,内心却也十分为难,他的兵力只有一万,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在鸦鹘关布重兵狙击,而是固守清河城。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七月二十日,努尔哈赤冲破被邹储贤主动放弃的鸦鹘关,进抵清河堡城外。七月二十一日,后金兵开始攻城。

      针对清河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努尔哈赤在战术上做了改变。他一改后金兵以先攻上城头为首功的奖励办法,改以拆毁城墙记首功。鼓励部下大练拆墙术,准备了劝降和强攻两手。

       同时,为了迷惑清河城明军,努尔哈赤在出征清河前,用声东击西之计,摆出进攻叶赫的架势,对外宣称只是路过清河,顺便割点草禾回去。(此图源于网络)

  在得知后金来攻清河堡时,邹储贤手下的游击将军张旆和守堡官张云程都建议邹储贤派重兵坚守鸦鹘关,再派一支伏兵埋伏在清河城的山间,但都被邹储贤拒绝了。这为清河堡失陷埋下了伏笔。

       4年前,明朝都御史翟凤翀来清河城巡视时,就再三告诫守城主将邹储贤:“守住鸦鹘关,清河城才有易守难攻的地利;鸦鹘关失守,清河城就难守了。”

      翟凤翀临走前又反复叮嘱邹储贤:“一旦有战事,你若孤守清河城,准会面临绝境;要是在鸦鹘关以重兵防守,清河城万无一失!”

  后金兵来到清河城,将清河城四面包围。努尔哈赤先派一哨人马到四周山上巡查,得知四周山上并无伏兵,这才放心。

       下令开始攻城,努尔哈赤亲自在后督阵,一波接一波地反复冲击。几轮冲锋过后,后金兵尸横遍野,死伤惨重。战斗从清晨打到傍晚。强悍的后金兵如潮水般涌向坚城,八次如潮水般的冲锋却又如潮水般地退去。清河守军获胜后,士气大振。

      努尔哈赤见久攻不下,就派抚顺城投降主将李永芳从城外招降,邹储贤答道:“你既投彼,则无朋友之义,可速去,不然,且放箭!”李永芳无功而还。无奈之下,努尔哈赤命军士头遮厚板、粗木,冒炮火,顶矢石,从城墙下,奋勇挖墙。最终城东北角被挖开大洞。后金军涌入,清河城失陷。

  守将邹储贤忠勇不屈,仍和城中兵民奋力抵抗。在最后一刻,他把妻儿聚到官署,举火点燃,妻儿殉国。自己再投入战阵,最后力竭中箭而亡。兵民万人,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

      史书记载,努尔哈赤破清河,先令“驱貂、参车数十乘入城,貂、参穷而军容见。因入据城门,延入诸骑。故清河之破,视抚顺尤速”。也就是先派人化装入城,里应外合,一举破城。

      由此可见,在边疆卫城与敌方开展互市是边防的大忌!

  辽东经略杨镐闻清河已失,单骑急赴河东,斩千总陈大道以塞其责。明朝的各路援军,或遭到拦截,或畏缩观望,或中途而回,或止兵不进,坐看清河失陷。

       努尔哈赤破拔清河堡后,士气高涨,他率领后金开始走出赫图阿拉,登上了与明朝争霸的历史舞台。

  得胜后的努尔哈赤命令将清河城及所属墙堡全部拆毁,周边房屋纵火焚烧,田地庄稼全部焚毁,造成近百里荒无人烟。然后将所有财物掳掠一空,运回赫图阿拉。

  这是位于清河堡南门内的一颗老榆树,据说已有500余年的树龄,常有村民前来祭拜。2005年,老树被雷击拦腰折断,数年后居然发出新枝,如今已是枝繁叶茂。

  老树发新芽,此乃吉兆。于是,有缘之人捐款对古树进行了保护,并立碑以记其善事。

  清河堡之名就源于古城南面的这条清河,如今清河依然滋润这片平坦之地,少了当年的炮光火影,尽显如今和睦安康。据村民讲,有外地投资者想要重建古城,复原当初的清河堡。期待着这一胜景早日落成。

阅读 1.1万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