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之空冢:元帅林

星光大道
创建于2023-12-20
阅读 92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元帅林,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章党镇高丽村,坐落于高丽营子小山岗上,占地面积12余万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少帅张学良将军为其父张作霖修建的陵寝。

        张学良为了寻找墓地,请风水大师遍查了辽沈地区,选中了此地,风水大师称此地为“前照铁背山,后座金龙湾,东有凤凰泊,西有金沙滩”。于是决定在此营建张作霖陵寝。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一1928年6月4日),字雨亭,出生于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西90华里北小洼村,是北洋政府第十四位国家元首、北洋军阀奉系首领、陆海军大元帅。

        张作霖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将其招安。张作霖协助清廷剿灭杜立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其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打进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4日,在皇姑屯火车站被日本关东军埋炸弹炸死。

  元帅林坐北朝南,主要由方城、圆城、宝顶三部分组成。分为南面祭祀区、北部墓葬区。

       元帅林陵墓及规制是基本依照沈阳东陵(福陵)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施工的。总体设计是按照中国古代帝陵前朝后寝规制布局的。根据陵园的地形特点、地势走向,以山丘自然提升而形成的南北两部建筑,其分界线是120级石阶,设计师极巧妙地利用了地势走向,设计成北高南低的格局,渐入高阜,寓意天高地低。北部为安葬区域,由园城和宝顶组成;南部为祭祀区域,主体建筑是方城,整体布局体现天圆地方。

  南面祭祀区因修建大伙房水库而被淹没,仅留下了部分遗迹。南面祭祀区和北部安葬区的分界线是120级石阶。

       方城南北长91.13米,东西宽出现对不上图案的现象。建筑面积8161平方米。前有隆恩门,方城内有东、西配殿各五间。东配殿是准备祀版、祀帛的地方。西配殿是为死者超度亡灵做法事的地方。东、西配殿为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前檐廊,屋面覆绿色琉璃瓦。东、西配殿建筑已无存,仅散落柱础数颗。

  从方城登上这120级石阶,就到达圆城的正门。

  正门(南门)是木结构,四柱三间,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覆盖。

       正门外两侧摆放一对石狮拱卫城门。这对石狮原是在水下120级石阶两侧的,因长年遭水、冰浸蚀,于1988年吊运到此处。

  圆城的东、西门楼宽7米,门宽3.4米。单檐歇山,绿琉璃瓦覆盖。东西两门楼大小相同。

  进入正门就见一座四柱二楼的汉白玉石牌坊屹立在墓前。牌坊后便是宝顶。

  宝顶的原设计为二层平台,现实际为三层平台,可能含有缓冲、渐行渐高之意。宝顶周长71米。

  进入宝顶大门,面前是一条墓室通道。临近墓室中心又见一扇厚重的大门。

  再往前就是墓室中心的大门,进入则见墓室中央的这个石制棺椁底座。

  墓室呈圆球状,与进入的墓道相比,高大巍峨,球状穹顶布满蓝色,中间绘有日月星辰,四周绘有水浪浮云,让人不禁肃穆。

  墓门上方左右有天使浮雕,这是该墓有别于其他帝王墓的部分。体现了中西结合的风格。

  1929年5月元帅林开始动工。然而,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者攻占了沈阳,尚未完工的元帅林也不得不停止修建。当年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其棺椁一直停放于帅府小青楼外东侧的一厢房内, 而侵华日军进入帅府后却将张作霖的棺椁移入了珠林寺。

      1937年,日本人才同意让张作霖入土,但是并不允许张作霖葬入元帅林,对于张景惠提出的让张作霖回海城老家安葬的提议,也遭到了日本人的拒绝,在日本人看来,张作霖发迹于海城,若将张作霖葬在海城,其影响力依旧还在。在张景惠的协调下,张作霖最终被葬在了位于辽宁锦州凌海驿马坊村的张家墓园,与夫人赵氏合葬。

  宝顶南面的铁背山曾是努尔哈赤的第二个国都界藩古城。

      早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前,这里就是建州女真浑河部的“界藩寨”,它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619年萨尔浒大战后,为防止明朝的进攻 ,努尔哈赤决定在界藩山上筑城建都,这个地方与赫图阿拉相比更利于防守。1619年6月,后金动用一万五千人,历时五个多月建成。随后努尔哈赤迁入四面险要的界藩城。并将诸王妃接至城中,这是继兴京以后的第二座都城。 在界藩城,努尔哈赤指挥八旗兵先取铁岭,后灭叶赫部。

  在120级台阶上有四尊明代雕刻的文臣、武将石像、刻工精细,形态逼真。

  陵寝建筑上的石刻主要来自于北京西郊石景山区五里坨的隆恩寺以及附近的明代太监墓,还有清饶余敏亲王墓等所用的石构件,是明清雕刻中的上品。

  元帅林的中轴线正对着铁背山顶峰的晃荡石。张作霖的五姨太怕晃荡石影响张氏家族的基业,在修建陵园时,派人用水泥将晃荡石固定住。从此,晃荡石便不随风晃荡啦!

  张学良一直反对他父亲称“王”。张作霖生前曾对张学良说:“你将来要做李世民。”张学良反驳道:“时代不同了,你不是李渊,我也做不了李世民。”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比照“孔林”,决定把张作霖的陵园定名为“元帅林”。这便是称“林”而不称“陵”的缘故。

  在园城的东门至元帅林城墙出口处设有神道,在神道两侧摆放着张学良从北京 、 河北等地古代陵墓搜集的大批明代和清代精美石刻。

  石翁仲文臣

  石翁仲武将

  石像生:石骆驼

  石像生:石人控马

  整个元帅林外侧由高大的陵墙合围,称为团城,团城的四角建有哨楼。

  出元帅林东行,不久就见到道路北侧的关东碑林。

  穿过月亮门后就见碑林的大殿,单檐歇山仿古砼结构,大殿门额上悬挂对联的横批:“威杨关东”,左右两侧的廊柱悬挂着一副对联,“抚今追昔历尽关东风雨”;“顺往关东春起塞外笙歌”。

  800平方米的厅院内,游廊婉转曲回,洞门曲径通幽。各式书法作品碑成排林立,仿佛是山顶上看到的村落一般。

  参天松柏散落期间,庄严肃穆。碑林荟萃了当代书法家作品250余幅,这里是书法爱好者的梦幻海洋,是⼀处碑刻艺术与书法魅⼒的艺术宝库。

  “明清⽯刻苑”里摆放着修陵时从北京运来的明清⽯刻50余件。这些⽯刻造型⽣动,形神兼备。

  为了建陵园,张学良从北平西郊石景山隆恩寺,以及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太等人的墓地,买来一些石马、石狮子以及翁仲等。

  聚宝盆

  石人、石马、石狮子、石骆驼造型生动,形象逼真。

  影壁浮雕层次分明,构思严谨,做工精细。

  在园区的东部有豫亲王家三个石碑,都是张学良在北京购置迁移到抚顺的。

  元帅林竟成一座空冢,这是东北被日本侵占的恶果。假如当初东北军奋起还击日本侵略者,坚守主东北。东北王就会安然葬于元帅林。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阅读 92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