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城原称白岩城,是东晋元兴二年(403年),高句丽占据辽东城(今辽阳)后建筑的。它位于辽宁省辽阳灯塔市西大窑镇城门口村东的石城山上。是中国北方边疆政权高句丽所修建的一座防御山城。遥望巍峨壮观,近观险峻陡峭。燕州城是古代高句丽民族智慧、勇敢和富于进取精神的象征。
山城作不规则方形,是用石块建筑的军事山城。其周长2500米,地势险要,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城依山而建,蜿蜒迂回。南面为陡崖峭壁,是天然的御敌屏障。崖下太子河水依壁而过,气势逼人。西、北、东三面筑有石城,城墙高度5—8米,用大石块垒砌。
每隔40米修有突出的方形“马面”。在燕州城山城城墙外侧共发现马面9座,分布在北侧、西侧城墙上。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为纵长10米、横宽8米左右的纵长型;一种为横宽8米左右、纵长5米左右的横宽型。
中国古代成熟的城防设施体系,有三个子系统。一是城墙防御系统,二是城门防御系统,三是护城河防御系统。马面就是属于城墙防御系统。它是凸出城墙墙体外的部分,因外观类似马脸而得名。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城墙垛子等。马面上面各建有一座木楼,称望楼,或叫“团楼”。团楼是马面的附属设施,可以用来藏兵和储藏武器,雨雪天气可以为兵士防雨。修建马面,增加了城墙上面的面积,可以有更多的战士在城墙上投入战斗;可使城墙根的敌人暴露无遗,可以有效的监视策应、侧射和夹击登城敌人;从城墙结构而言,马面加大了墙身的刚度。马面的数量受城墙周长和马面的间距制约。马面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当时的弓箭射程,马面上方相向下射,保证城上杀伤力的全覆盖,是决定马面间距的首要因素。
山城城墙用青灰色的岩石修筑。厚薄均匀,打制方整。壁石的砌法是把大量石块打出尖锐的角,互相交插咬合叠翻出壁心,外用打整齐的楔形石块砌出墙面,全凭石块插合形成的拉力,不用泥或灰口。
燕州城山城城墙内侧发现有马道遗迹多处,发掘1座,位于5、6号马面之间城墙内侧,依城墙砌筑,筑方法同城墙,南低北高,北端修筑有台阶式踏步。
在山城东壁北段的外城内有一处长方形凹坑,凿于自然岩石之上。南北长7.5米、东西宽6~7米、深0.8~1米,俗称“蓄水池”,是山城内的水源设施之一。
燕州城山城城门址发现两处,1号门址位于城址的西南角地势最低洼处,南临太子河。2号门址位于城址东北角,辽金时期封堵,门框线清晰可见。
1号门址北侧城墙弧形向西北延伸至山崖,长12米,顶部残宽4.5~5.5米。和南面的9号马面相互呼应,形成瓮城格局。北侧城墙内侧修筑有马道,没有完全发掘,顶部残宽4.5米。南侧城墙长9米,顶部残宽5.5米,和城址南墙连接。
燕州城山城城内东南角是全城的最高点,有一近方形的围墙,南北长45米、东西宽35米、高1.7~2.7米,是燕州城的内城。在内城的北面还有一石筑方台,俗称“点将台”。
点将台高4.3~5.7米、南北长8米、东西宽7.4米,是全城的制高点。在点将台上,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燕州城山城为高句丽的重要边界山城,是高句丽军事防御体系的前哨,是东北亚地区5至7世纪防御性城池的重要实例之一。
文献记载,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曾率兵与高句丽守军在此发生激烈的攻城战斗。
公元643年(唐贞观十七年),高句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派使者上报唐王朝,唐太宗谕令高句丽罢兵,高句丽拒不服从,促使唐太宗决定用兵高句丽。公元645年(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征讨高句丽,五月攻克辽东城(今辽阳市老城区)。
民间口口相传有“悬羊击鼓,饿马摇铃,麻雀破了岩州城”的故事。
传说唐朝时,高句丽大将渊盖苏文和渊盖苏贞兄妹俩占领了岩州城。他们备足了几万兵马的粮草。妹妹渊盖苏贞在城的东面土坡上种了不少韭菜,供城里兵士们食用。由于山城地势险要,城上又有重兵把守,所以每次唐军攻击城北,不等大批的兵马沖到城墙下,就被墙上放出的箭射死、射伤。城东、西两面的陡坡沿上二三丈高的城墙,还没等人爬上去,就被滚木檑石砸退。白岩城内有屯兵三万人,且粮草丰足,因此,唐太宗的军队围攻了很长时间也没能攻下这座城池。
一筹莫展之际,大将薛仁贵发现每天早上有麻雀从城内飞出来,到晚上飞回城内,栖居在草垛里,薛仁贵心生妙计,决定火攻白岩城。只要火一起,里无粮草外无救兵,城不攻自破。于是薛仁贵派士兵抓来好几百只麻雀,他们将麻雀饿上两天之后,第三天早上,把抹了硫磺的细麻秆都鄉在麻雀的尾部,点火放飞,饥饿的麻雀像无数火球飞向燕州城,点燃了城内的房子、粮草、仓库,过了几天,山下围城的兵士听见山上有咚咚的战鼓声,还有一阵阵的马铃响和马蹄声,就报告给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来到岩州城下,越看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儿,这鼓没点儿没板儿,打的是乱鼓。又侧耳听听马蹄声也很乱腾,心里就更疑惑了。唐太宗命令兵士再仔细观察,报告城里的鼓声越来越小了,马蹄声也越来越慢了,李世民派兵士上去打探。探子进去一看,城里一兵一卒也没有了。只有几十匹饿得发慌的战马绕着内城乱跑,眼下已经饿得跑不动了。打鼓的是二十多只捆绑吊在木桩上的羊,木桩下面有一面战鼓,捆着的羊跑不了,四条腿一扑腾,就把鼓踢踏得咚咚响。在山下一听,就好像山上在操练兵马似的。原来渊盖苏文、渊盖苏贞兄妹俩一见粮草被烧,知道城守不住了,就使了这么一条金蝉脱壳计,趁着黑天把兵撤走了。这就是“悬羊击鼓,饿马摇铃,麻雀破了岩州城”的传说。
《灯塔市历史与文化》载:“高句丽盖苏文在太子河南岸十里处扎营寨,令其妹盖苏贞驻守。唐兵攻下燕州城,探马报与盖苏贞,时盖苏贞正在楼上梳头,闻信大惊,梳落,故名“掉梳楼”,后谐音演绎为“钓水楼”。辽阳钓水楼村因有此传说而得名。
钓水楼村原名叫掉梳楼。掉梳楼现位于钓水楼村一座小山上,紧临太子河。与燕州城隔着太子河遥遥相对。传说唐朝时, 高句丽元帅盖苏文的妹妹就住在这座楼阁中,她聪明美丽、精通兵书,每天早晨都站在窗前梳头,隔河望着对岸一座险峻的高山,她哥哥盖苏文就在山上修城池,操练兵马。这座山的山城就是燕州城。
盖苏文是高句丽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原名渊盖苏文(603年—666年),又名渊盖金,扶余人,是高句丽国末期极具争议的铁腕军事独裁者。在他执政期间,挑起战端,并且拒绝唐朝的停战告戒,在辽东归属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上与唐发生激烈矛盾,由此引发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直至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消灭高句丽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除了传说,正史是这样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攻破辽东城,杀敌兵万余人,获城民四万口,随后向白岩城进军。乌骨城(今凤城东南)敌将遣兵万余援白岩城,唐将契苾(bì)何力率劲骑八百击之,带伤追击数十里,斩千余人。
打退援军后,唐太宗命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率唐军攻打白岩城。其城因山临水,四面险绝。李勣以撞车撞之,飞石流矢,雨集城中。帝临其西北,城主孙代音请降曰:“臣已愿降,其中有贰者。诏曰:“必降,建之城上。”孙代音举帜于城上,高丽以为唐兵登也,乃悉降。
唐军退兵后,孙代音反叛,奉唐太宗之命,李勣复攻此城。军士奋勇登城,孙代音见寡不敌众,率2400名兵将、居民万余人,投降唐朝。唐军两次出手、两番周折,才拿下了这座白岩城,这就是历史记载的“白岩城之战”。
燕州城见证了薛里征东的历史,一代英豪留给了我们众多的传奇故事。是历史成就了英雄,还是英雄创造了历史。他们的事迹世世代代的影响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