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位于杭州城南部景区吴山脚下,是杭州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旧城区,它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它相继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街”、“全国著名商业街”、“中华老字号第一街”等殊荣。
以清河坊历史街区为中心,依托鼓楼、胡雪岩故居、胡庆余堂、南宋御街、吴山休闲文化广场、城隍阁、雷峰塔等历史古迹和景区,形成古文化商贸旅游特色街区。由三大特色区块组成:河坊古迹区、吴山休闲区、南宋御街区
吴山在西湖东南。山势绵亘起伏,伸入市区,左带钱塘江,右瞰西湖,由延绵的宝月、娥眉、浅山、紫阳、七宝、云居等小山而成,山高均不超过百米。因春秋时为吴越争夺之地而名。吴山古时还叫晾网山、胥山、城隍山、青山。吴山的东、北、西北多俯临街市巷陌,南面可远眺钱塘江及两岸平畴,上吴山仍有凌空超越之感,且可尽揽杭州江、山、湖、城之胜。吴山历来是文人雅集的地方,是西湖群山中最耐人游赏的一座山。
城隍阁是杭州新西湖十景之吴山天风景区。它位于吴山之巅,是游人登高揽胜的必到之地。连地下共七层的仿古楼阁式建筑,高41.6米,炫煌富丽,融合了元、明的殿宇建筑风格。
山巅“江湖汇观亭”前楹联为明人徐文长题辞:“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点明了“吴山天风”的意境。
杭州鼓楼,位于吴山东面,古为滨海敌楼。规制采用五开间,二重檐歇山顶风格,为明代鼓楼建筑形式,重建后的鼓楼与吴山西面的城隍阁遥相呼应。
鼓楼始建于五代时期的南朝,隋文帝杨坚平陈,罢郡置州,始有杭州之名,而鼓楼也被命名为新城戍,五代时期,吴越国开国国君钱缪多次拓展杭州城,周七十里共建十座城门,并将新城戌改建为朝天门。元大德年间经重新修建,改朝天门为拱北楼,明代后期由参政徐本改名为镇海楼。
南宋临安城图。
临安府,是杭州在南宋时期的府名,为南宋都城。靖康之变后,北宋沦亡。宋高宗赵构自济州(今山东济宁)至太祖龙潜之地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重新建立“宋”政权。建炎三年(1129年),宋室南迁杭州为行在所。南宋朝廷为感念吴越国王钱俶纳土归宋对宋朝的功绩和对杭州的历史贡献,而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府。
这是鼓楼的北面,城门上一层的楼额上悬挂“镇海楼”牌匾。城门二层的楼额上悬挂“朝天门”。南宋的皇城是以朝天门为界,一直往南,经过南宋太庙、三省六部、和宁门后就进入了皇城。鼓楼门洞的东面还有一个小门洞,其额头题“南宋记忆”。洞上有门,门内的城墙内部建有一座地宫。地宫依照南宋时期的民居建筑风格设计建造,以“南宋印象”为主题,通过展示南宋遗迹和还原南宋时期街巷建筑,利用声光电和3D等新媒体技术,全面立体地展现灿烂辉煌的南宋经济、文化和科技成就。
鼓楼北面的西墙上,有一幅铜雕壁画“南宋杭城建号图”,是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先生制作的作品。画面上有九位南宋皇帝,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世九帝”。画面上第一位策马前行的是宋高宗赵构,他是南宋的建立者,绍兴八年,宋高宗下诏定都临安。第二位是宋孝宗赵昚,他是南宋第二位皇帝,他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第四位手舞足蹈的皇帝叫赵扩,后人评价赵扩昏庸无能,没有主见。第六位皇帝是宋度宗赵禥,孱弱无能,将大权拱手交给奸臣贾似道,国家一天比一天衰败。后面三位小皇帝都是度宗之子。
鼓楼是清河坊历史街区东南面的起始点。从鼓楼沿南宋御街向北行,很快就见到了杭州九墙。
“杭州九墙”是中国美院杨奇瑞教授为南宋御街创作的一组公共艺术作品集——九堵墙面的现代雕塑,它是历史碎片的采集和汇聚,体现了杭州城市的记忆,展现了杭州历史的年轮,是杭州具有历史符号和视觉价值的艺术老墙。它承载着老杭州人五味杂陈的记忆。
无名闸口:海塘石、闸门、铜帽,反映了南宋至今钱塘江排涝灌溉工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杭州人众志成城的精神。
曾经故园:水笼头、青砖、煤炉、水壶,反映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家门口烧水做饭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杭州人故土难离的家园精神。
河坊阁楼:楼梯、不锈钢镜子,反映了南宋城根儿百姓的居家生活,体现了杭州人天人合一的精神。
杂院轶事:电表、凤凰牌自行车,反映了以“旧三大件”时代的民居庭院生活,体现了杭州人家本位的精神。
高宗壁书:以"忠实"二字为主题,体现了南宋开国至今杭州人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此图源于网络)
陌巷无觅,反映了小巷里的邻里生活,体现了杭州人静坐冥想的清修精神。
几代土墙:反映了建国初期杭州城的土墙文化,体现了杭州人当时又红又专的精神。
(此图源于网络)
石库门们:石库门、门面,反映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江南民居海派文化,体现了百折不挠的浙商精神。
官窑寻踪:陶瓷、旧窑,反映了南宋老虎洞窑址手工作坊场景,体现了杭州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打铜巷是鼓楼和河坊街之间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巷子。打铜巷南宋时称沙皮巷。清代时巷内多制作铜制器具的店铺,故得名。打铜巷全长仅180米。南宋时这里就有铜锡五金铺15家,到了明清时期,这条小巷汇聚起许多铜器店,成品大到铜盆铜炉,小至铜镜铜梳,囊括了从婚嫁到丧葬的所有铜制品,已经成为铜器具手工业作坊一条街。
宋代在铜的产量和铸造技术上,均超越前代。宋代文人普遍都有收集研究古器物的传统,一些雅致的古器物吸引了吟诗作赋的文人,他们普遍喜欢收集、研究古器物。从而也促进了青铜古董市场的繁荣。这条小巷曾经凝聚了先辈的勤劳与智慧、汗水与美感,这是一代又一代杭州人的城市记忆,也是宋代的不朽见证!
鼓楼堂是一座基督教教堂,原位于布市巷6号,由于城市建设中河高架路的需要,原鼓楼堂被拆除。易地重建后座落于打铜巷。它创于1885年,直到1931年才改建为中国宫殿式教堂。由美国传教士万克礼(中文名)负责筹建,并建有附属于教会的社会服务机构“益民社”。
九墙的西侧是一个交叉路口,南北走向的路是南宋御街,由此向北即可到达河坊街。河坊街旧称清河坊。
交叉路口的西北走向则是大井巷。大井巷顺吴山的山势呈东南至西北走向。大井巷在宋朝时为吴山坊,坊内有大井,称吴山井巷,俗称大井巷。
相传此井为五代吴越时,德昭国师所凿,周四丈,其水甘冽泓莹洁,异于众泉。南宋绍兴年间,太尉董德元捐钱购石板盖上,中凿五眼。宋淳祐七年,临安大旱,城井皆涸,独此井日下万绠,不盈不减,都人神之。
明洪武初,参政徐本立石刻“吴山第一泉“五字。
明代万历元年(1573)在井旁开设了一家朱养心药室,汲取井水炼制专治疮毒的膏药。据《乾隆府志》记载:朱养心,余姚人,幼年入山采得方书,专治外科。迁来大井巷开药室,手到病除,远近驰名。旧时杭城多火灾,惟朱养心从不受害,传说曾有乞丐(道士)遍体生疮,哀求诊救,经主人款留调治百日而愈;乞丐临别时在堂上画了一条喷水的乌龙,掷笔而去。(此图源于网络)
胡庆余堂位于大井巷的西北尽头,它与河坊街相接。享有“南有庆余堂、北有同仁堂”盛誉。胡庆余堂是清同治十三年,由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为“济世于民”开始筹建胡雪岩庆余堂药号,并于光绪四年落成并正式营业的药堂。胡庆余堂古建筑群占地3000平方米,内藏文物160余件,由陈列展厅、中药手工作坊、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与药膳厅等五大部分组成。
胡庆余堂整座建筑犹如仙鹤停驻在吴山脚下,可分为“一进”和“二进”两部分,是国内难得的集江南建筑之长的清代前店后作坊式建筑。
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是中国专业性博物馆。
胡雪岩,杭州人,祖籍安徽绩溪。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在其鼎盛时,胡雪岩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胡庆余堂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仍继承祖传验方和传统制药技术,保留了大批的传统名牌产品。
胡庆余堂大堂的正中央悬挂着胡庆余堂创始人胡雪岩的画像。他头戴花翎,胸挂朝珠,是一位身穿官服的“红顶商人”,画像上方是“庆余堂”牌匾,两旁有一副对联:“益寿引年长生集庆,兼收并蓄待用有余。”这幅对联的尾字相连便是"庆余"。画像两侧还有醒目的青龙招牌,即一幅“饮和食德”和“俾寿而康”"对联,意思是饮食合理,有规律才能健康长寿。
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戒欺的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欺”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20年的立业之本。(此图源于网络)
大厅的右边是出售名贵“参茸银窝”的,柜台前有副金字对联:“三山异草原赖地灵,七间奇珍古称天宝”。
左边也是“参茸银窝”还有“中西成药”,也有一副金字对联:“朱草炼成金丹妙药,无霜捣就玉杵奇功”
大厅的一侧安放着供人们免费饮用的健康茶饮。
出胡庆余堂往北即是河坊街。南宋时被封为清河郡王的张俊住宅就在当时称之为御街的太平巷,故而这一带被命名为清河坊。
“百子戏弥勒”铜铸佛像坐落于河坊街的西入口。斜倚而卧的弥勒神情和蔼,笑容可掬。在弥勒硕大的身体上,一百个正在嬉戏耍闹的小顽童,各个形神各异,栩栩如生。他们有的在叠罗汉、有的杂耍、有的拔河、有的掏耳、有的滚打、有的在拿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更有调皮的竟然在弥勒身上撒尿。百童散布弥勒周身,非常喜庆。
在西入口的南侧即是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它是中国唯一的铜雕大宅,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汇合,在这里可以欣赏到铜书画、铜壁画和铜制佛像等,感受独特的铜文化和佛教文化。
博物馆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除立面墙和地面外,门、窗、屋面、立柱、家具等全部采用铜质结构和装饰,共耗费原料铜125吨。博物馆整体风格以明清时期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加以呈现,回廊穿连,厅楼叠筑,铜光闪烁,古朴华贵,被誉为“江南铜屋”
朱炳仁铜雕艺术博物馆的斜对面就是浙江收藏(高银美食街店)。店内有陈列了很多古董,可以免费观赏。当然你也可以购买。
清河老铺(河坊街店) ,酒铺有自家酿造的各种美酒,可以免费品尝。
繁华的河坊街把山东的武大郎都吸引过来卖他的炊饼。
小井巷的铜雕“小井人家”,刻画了小井巷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妻子在井边洗衣,丈夫在井边打水,儿子在一旁戏耍,女儿在一旁织衣,这是小井巷人家的恬静生活。
(此图源于网络)
旅居海外的胡⽒后裔,将祖上传承的配⽅融合杭州南宋⽂化,在原胡⽒糕点技艺的基础上结合杭州当地食材,打造出南宋胡记特⾊的杭派糕点。
南宋胡记以《白蛇传》为故事基础,开发出许仙饼、白娘⼦饼、小青饼和法海饼等⼀系列颇具地⽅⽂化的糕点。
佟小曼手工茶饼坊,店里主打的是花茶,也经营各种点心。
西湖龙井茶,属于绿茶,因产于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御封为第一名茶,也是唯一获得此荣誉的杭州市西湖龙井茶企业品牌。
清河小吃
杏林亭(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位于回春堂前的街中央。
回春堂全名“方回春堂”,有三百余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国药馆之一。清顺治六年(1649年),钱塘籍人士方清怡创办国药号“方回春堂”。主要由国药馆、国医馆、参号三大部分组成。这里有上百年的古董家具,这里汇集着中医各专病专科。这里有数十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教授、主任医师等回春妙手坐诊。
真羡慕杭州人有这么好的中医保驾护航。店里有免费的保健茶供人们饮用,大木桶里流淌出的是回春堂的一片爱心。
参号的精品馆中主要为人参;参号的灵芝馆中则为各种灵芝等名贵药材。
回春堂的二楼主要是就诊区,一楼出售各种中药材及自制的龟苓膏,龟苓膏可以免费品尝,它有滋阴润燥,降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的作用。
天堂伞专卖店。“天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天堂牌晴雨伞是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素以轻、新、牢、美著称,产品质量和技术工艺代表了当今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杭州多数的百年老店均集中在清河坊。以中医中药、百年老店、市井民俗、古玩收藏、餐饮小吃为主的特色业态,整个街区体现了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功能,是展示杭州人文、旅游、商业的重要窗口。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临安铺设的一条主要街道。御街南起皇城的北门“和宁门”外,经朝天门(今鼓楼)、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观桥(今贯桥)到今凤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带,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全长约4185米。它是皇帝于"四孟"(孟春、孟夏、孟秋、孟冬)到景灵宫朝拜祖宗时的专用道路。
御街两旁集中了数万家商铺,当时临安城一半的百姓都住在附近。
南宋 "十里"御街可分三段: 首段从万松岭到鼓楼,是临安的政治中心,这里的店铺大多经营金银珍宝等高档奢侈品。第二段从鼓楼到众安桥,以羊坝头,官巷口为中心,是当时的商业中心,经营日常生活用品。最后一段从众安桥至武林路、凤起路口结束,形成了商贸与文化娱乐相结合的街段,这里有都城最大的娱乐中心“北瓦”,日夜表演杂剧、傀儡戏、杂技、影戏、说书等多种戏艺。当时每天都有数千市民在这里游乐休闲。(此图源于网络)
源茂里,杭州东起中河路,西至柳翠井巷。并列三条,分别称作源茂里一弄、二弄、三弄。由上海商人沈源茂投资建于20世纪30年代,故得名。源茂里为并联式石库门建筑,砖木结构,每弄六户,二层楼房,坐北朝南,门户独立,住户拥有私密性,也便于来往。为南宋御街仅有的石库门建筑。被列为南宋御街特色建筑之一。
从源茂里去往南宋御街主道,在邻近太平坊巷入口处有一组砖雕很醒目,它位于中山路和惠民路交叉口东侧坊墙上。这组砖雕作品通过《送子参军》、《废除保甲》、《调解纠纷》、《爱国卫生》四组雕刻串联起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的兴起和发展阶段,砖雕采用了花园镂窗的传统工艺和造型格局,刻画出生动有个性的人物,既有别于传统风格,也为中山路南宋御街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太平坊巷门楼上刻有“天机云锦”。天机云锦是成语,意思是诗人的诗文华美精妙,浑成自然,有如天上织出的锦绣。
现今的南宋御街是中山路从鼓楼至西湖大道段,建成了长约900米的步行街。
南宋时期,铺设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万多块石板。每三年,皇帝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三天的祭天仪式。皇帝沿着御街到景灵宫吃斋祭祖,住一晚后,再返回太庙住一晚,再到城外的郊坛祭天,再住一晚后返回皇宫。据说,皇帝车队走过时因为怕压坏石板,每次都要把石板拿掉,并铺上沙子。
御街上,大大小小的14个水景池串连起来,它们或在路左边,或在路右边,水景池底下相互连通。这些水景池均由毛石砌成,宽一到两米,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宽达十几米。流水与老街交织成景。形成了“流水绕古街,小桥连老铺,清池围旧宅。”的杭州版清明上河图。
宝芝林是黄飞鸿创建的一家药店,最早是在广州开设。宝芝林是黄飞鸿一生中行医济世、广收门徒的重要场所 。宝芝林的店名是取宝剑出鞘,芝草成林之意。
景阳观店在高银街和南宋御街的交叉路口。景阳观是寿达清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在杭州创办的酱菜店。以“质量取胜,品种益众”的经营之道被誉为全国著名四大酱菜店(北京六必居、扬州三和四美、济宁玉堂)之一。
永丰绸布庄旧址是南宋御街特色建筑。永丰绸布庄,始建于民国15年(1926年)。后于民国35年转卖给郦成华、郦成潮。郦成潮便在此开设永丰绸布庄。现建筑坐西朝东,平面呈矩形,二层砖木结构,以东立面为主立面,中轴线对称布局。一层居中辟平门,两侧门柱上浅浮雕垂莲柱,上托弧形断山花。门两侧各设一樘落地平窗,一、二层之间腰线的中部有一大弧,弧形腰线与断山花之间设有镌刻“涌锦”两字的扇形匾。二层用四根矩形壁柱将立面分隔成三个区块。该建筑除正立面为原先留存,内部格局基本已改变。
现在是涌锦服装店,里面一楼经营高档服装,二楼经营纱巾。店内的款款服饰散发着设计者解读传统丝绸工艺和时尚潮流风格而得来的灵感。
王润兴酒楼位于御街和河坊街的交叉路口,从前酒楼挂着一副对联,“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问客何所好,豆腐烧鱼头”。乾隆鱼头就是这里的招牌。传说乾隆下江南来到杭州。他微服上吴山私游恰遇大雨,于是到山腰间一户人家避雨并求午餐,主人将家中仅有的一块豆腐,一半用来烧菠菜,一半与半爿鱼头在沙锅中炖了后给乾隆就餐。饥肠辘辘的乾隆,觉得菜饭味道特别好,回京后还念念不忘这顿美餐。当他第二次来杭时,为了报答王小二一餐之赠,乾隆赐银助王小二在河坊街吴山脚下开了这家饭馆,又亲笔题了“皇饭儿”三字。(此图源于网络)
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南宋御街店) 是杭州历史建筑。该建筑建于清末民初,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为杭州较典型的传统下店上居式临街商铺建筑。坐西朝东,二开间二层木结构,两坡青瓦屋面。一层额枋上有较为精致的雕饰,二层楼板外挑,设为窄廊,廊柱采用罗马式,并带有铸铁花式栏杆围护。该建筑总体上属传统中式风格,但栏杆、廊柱等构件的装饰已带有洋化的特征,颇具民国时代特色。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以其“南宋余韵、市井风情”特有韵味和文化气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你来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