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艳美育名师工作室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融合·创新·发展——宁夏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名师讲堂课例评析展示活动拉开帷幕!

创建于06-26 阅读330

    融合·创新·发展

宁夏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

名师讲堂课例评析展示活动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以美润心,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以育人为宗旨,以普及为导向,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体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宁夏教育厅“美育浸润行动”名师讲堂课例评析展示活动暨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观摩活动将于2024年6月24日至6月26日在吴忠市举办。

赵红艳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赵红艳携工作室成员共同参与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全国各地知名专家、一线骨干教师,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宁夏的音乐教师将从中汲取养分,开阔视野,激发灵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各市、(区)教育局局长、校长、艺术专干、音乐教师400余人齐聚吴忠。

名师引领拓视野   凝心聚力抓教研

吴斌:人民音乐出版社前社长、党委书记、编审。东北师大特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艺术首席专家。曾任:中国教育 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音乐教育》《音乐研究》杂志主编, 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曾获得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出版政府优秀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国际音乐教育学会颁发的“吉普森国际音乐教育奖”以及若干大学的特聘教授。

汪海元: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安徽省研究生教学名师,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领军人才;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小学美育教指委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高校音乐联盟副主席。

席 恒: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曾担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员,获得过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特级教师称号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韩 瀚: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指挥家,音乐教育专家。中国合唱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柯达伊中心主任、原北京中心主任。曾为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特聘教师,北京市金帆团合唱组评委,北京市校内外合唱比赛指定曲目委约作曲,北京爱乐合唱团指导教师,中央音乐学院“新声代”合唱团、北京梦想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伦敦万象国际电影节音乐总监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国际培训专家,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音乐教师等级认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师资培训主讲教师等。“国家艺术基金”、“北京艺术基金”等多个合唱项目负责人。

胡 苹: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重庆市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多次参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音乐学科工具研制等工作,重庆市中小学生音乐质量监测和艺术素质测评领衔专家,西南大学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音乐》分册主编,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特骋校外硕士生导师。

杜宏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教育部高中音乐、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首届全国中小学美育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分会会长。

付裕坤:吉林省音乐教研员,副教授,音乐与舞蹈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东北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东北师范大学兼职硕士导师。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专家,现行人音版义务教育2022版艺术课程标准音乐教材编委,吉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库成员。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和课题,并在《人民音乐》《文艺争鸣》等cssci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刘晨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音乐教育学硕士,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福建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义务教育及高中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福建省音乐学科教学带头人,福建省学校美育专家库成员,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特聘副教授,泉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福建省政府第十四届特约督学。曾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音乐现场课评选中学组一等奖;曾参与编写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八年级音乐教材配套教师用书,《名优教师设计音乐课教案与评析》(中小学)副主编。

陈锦莹: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广东省美育教育督导评估专家、广东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西部“国培计划”音乐教育国培专家,广州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基础教育音乐学科教研基地项目主持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全国中小学音乐优秀课例评比一等奖指导老师。

名师送教展风采  携手赋能共成长

沈菡:上海市黄浦区中学音乐教研员,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女优青联谊会会员。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研究生。担任教研员期间,曾多次指导本区教师参与全国、上海市各类音乐教育教学类评比获一等奖;多次作为学科教研员代表进行市级公开课展示。参与编写新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上海音乐出版)、部编课标上海版全国高中《音乐》教材;参与编写《上海市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同时还参与《大学音乐鉴赏》、《20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程发展史》、《歌曲伴奏》等书的编写。

赵红艳:吴忠市第一中学音乐高级教师,自治区音乐骨干教师,吴忠市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多次获得全国、全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辅导学生参加合唱、舞蹈和朗诵比赛分别获得全区、全市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全国刊物上发表。

林秀芳: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学科教学带头人,省教指委成员,省培专家,省美育专家,闽江大学兼职教授,省基础教育研究院、德旺基础教育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教育部教研共同体林秀芳名师团队领衔名师;教学成果《“三韵”教学促升音乐素养的研究与实践》获评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暨国家二等奖;出版专著《“三韵”音乐教学》;现任闽侯县教育督导室主任、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金梦楠:杭州市骨干教师,西湖区教坛新秀,二层次学科带头人。杭州市音乐学科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研修小组成员。曾获浙江省小学音乐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多篇论文在区、市获奖并在核心刊物发表。

林绮敏:广东省基础教育小学音乐教研基地学校广州市黄埔区新港小学音乐教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双学位毕业,北京音乐家协会柯达伊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广州市音乐中心组成员,陈文娟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宋曼蕾名师工作室“青蕾计划”学员成员。曾录制三节广州市电视课堂课例;第四届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小学音乐组一等奖第二名。多次执教公开课并受好评,辅导学生获省、市、区比赛各级各类奖项。

吴焊:教育部首批凉山支教成员,渝中区骨干教师,中小学一级教师。市、区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巴蜀小学学术委员;重庆教育学会会员 重庆市艺术教学协会理事、重庆市少儿音乐学会会员;重庆市两江新区教育系统专家人才库成员;参研《小学音乐中低段唱歌教学实践研究》、《美育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等课题;第六届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音乐类团体一等奖、舞蹈单项小学组第一名;论文、案例多次在书籍、期刊发表;多次评为国家级、市、区级优秀指导教师。


本次活动为宁夏中小学音乐教师们搭建了高水平、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为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音乐教育教学答疑解惑、指明方向,引领宁夏广大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以朴素的情怀、务实的行动、笃定的信念积极推动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助推宁夏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携手共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新局面。



专家引领  知之愈明

人民音乐出版社前社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前理事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艺术学科首席专家吴斌教授的《美育与学校音乐教育》专题讲座为我们开启了研修之旅。

吴斌教授在讲座中讲述了美育与德育各自不同的教育目的,阐述了其中的差异与相辅相成的联系。同时还剖析了音乐教育的发展现状等内容。他还表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的的塑造、道德的教化的独特功能。美育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技能的提升,更重视通过美的体验促进个人的情感、道德和文化发展。此次学术讲座,不仅能够增进音乐学习的技巧丰富音乐知识,也使得大家对音乐教育有了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层的认识。

名师送教    行之愈笃

《放马山歌》——赵红艳

第一节课由赵红艳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吴忠市第一中学的赵红艳老师讲授的《放马山歌》。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泥土的歌》(一)的第一课时,是一节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学生通过学习《放马山歌》,欣赏民歌片段,归纳、了解民歌相关知识,从而感受民歌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本节课的学习价值在于,感受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充分开发民族音乐的魅力。其内容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学唱表演活动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延续民族音乐的发展。

工作室成员依据工作室主持人赵红艳老师上的《放马山歌》感触颇深,从教学测评的背景、设计的原则、教学测评的方式及教学测评的反思几个方面,老师在课堂教学将核心素养落实在本节课里面。以山歌体裁为切入点,以旋律入手通过具体的谱例示范让在座的教师感受中西方音乐审美差异,让我们深入思考音乐的本质和方法。因为我们是音乐学科的老师教的是音乐课,我们不能忘本,要不忘初心,“守土有责”。

《夜斗》—— 沈菡

第二节课由黄浦区初中音乐教研员沈菡为大家带来一节场景音乐《夜斗》。沈老师以精湛的教学技术、良好的音乐素养机智灵活驾驭课堂,紧扣内容重点,结合模仿、演奏“夜斗”中不同表现特点的鼓点打击乐,感受“场景音乐”在影片中起到的营造戏剧高潮、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将《夜斗》的音乐要素特点与电影画面、情节相结合创设教学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感知场景音乐在影片中的独特作用。

《滚核桃》——林秀芳

第三节课是福建省闽侯县实验小学林秀芳老师讲授的一节欣赏课《滚核桃》,本节课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林老师立足真情境,以层层进阶的体验活动贯穿学习全过程,学生在不断解决真问题中了解扁鼓的不同演奏技法与音色特点,体验作品的典型节奏,激发学习民族打击乐的兴趣与愿望。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也让学生更加喜欢上我国民间器乐作品,充分感受到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

《快乐的Do Mi Sol》——金梦楠

下午的第一节课由杭州市学军教育集团九莲小学的金梦楠老师执教《快乐的Do Mi Sol》。这堂课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音乐、学习音乐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歌曲的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金老师在课堂中步步落实教学任务,扎实实现学习目标在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思维可视化,高效实现目标。

《小小鲤鱼粉红鳃》——林绮敏

紧接着来自广州市黄埔新港小学的林绮敏老师执教了一节《小小鲤鱼粉红鳃》歌唱课。本节课,林老师将江苏方言的教学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体验江苏民歌,借助江苏方言、传统工笔画和中国古老的鲤鱼文化等,运用口传心授的方法为学生们创设了一堂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民族音乐教唱课,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在课程的结尾还带领学生们运用五声音阶创编了专属的“中国味道”的小作品,灵动的课堂充满美感和活力。

《走进川渝民歌》——吴焊

最后一节课是重庆市巴蜀小学的吴焊老师执教的一节唱歌课《走进川渝民歌》。这首歌曲以号子、山歌的音乐风格特点为教学内容。吴老师设计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结合民族打击乐器,通过语言、图文、动作、声势、游戏等参与,将学生带入到了“听唱动创”四位一体的融合性音乐课堂。围绕作品所展现的知识、文化、生活等属性,凸显川渝民歌的地域性特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了川渝地区劳动人民吃苦耐劳、乐观豁达的精神。

名家点评  如饮醍醐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席恒,重庆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胡苹,浙江省教学研究室杜宏斌,吉林省音乐教研员付裕坤,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音乐教研员刘晨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陈锦莹,6位专家针对六节课例进行了课例评析主题式微讲座。为在场的老师作了高位的提炼,引发在场老师们深度的思考。

艺术实践工作坊观摩

最后宁夏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汪芳老师对本次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关注音乐”“关注学生”是教学始终要坚持的思想。关注音乐强调对音乐的整体感知、音乐的要素体验、音乐的行为方式、音乐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内涵。关注学生强调关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审美心理发展特征和学生的心灵。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  需要教师关注四个方面:①教学内容的整合。课堂更具开放性,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整合、补充、延伸。②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③接受途径的整合。强调“多感官参与”,“听觉、视觉、动觉、感觉、知觉”这是一个由“感性→知性→理性”的审美历程,任何理性认识上的提高,都不能脱离对音乐本身的感性认识,只有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提高,才是真正深入内里的本质认识。④教学手段的整合。强调教学手段的综合性。在音乐教学实践中,体验式音乐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参与了”这一层面,而是学生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用参与体验的方式去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场景、情感及音乐所包含的内涵同时,将自身体验与音乐相结合,形成对音乐、对人生的感悟。

本次活动,工作室成员收获满满,我们需要从传统的“强控制、低指导”转为“弱控制,强指导”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多点自主的空间,在自主的空间中多一些强有力的指导,把握教学控制和教学指导的合适度,借助恰当的“学习支架”,稳定课堂的平衡感,上好每一堂课。以实际行动全面贯彻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素质拓展课程,紧紧把握住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人格健全、个性突出的阳光学子,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次活动,通过音乐教学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播撒了美育的种子,促进了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让美的力量在师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让美育之花绚丽开放。

撰稿人:郭文婷 田小乔 

审核人:赵红艳 

阅读 3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