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正小学家庭教育分享——做智慧家长 育未来英才

珠海市斗门区齐正小学
创建于06-25
阅读 90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规定了“父母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教育者,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将直接决定他们人生的高度。良好的教育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孩子的人生很长,想要告诉他们的话很多,关于孩子教育,我们来听听齐正小学六年级2班的家长们他们的经验分享。

刘皓轩家庭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重要的,但是作为将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的父母,我们才是孩子接触、拥抱世界的第一颗启明星。

     我们家的教育理念是教会孩子独立自主,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我们不奢求孩子未来有多大的成就,但希望他可以拥有应对或解决生活各方面问题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有一些教育思考。

      首先是陪伴与倾听。大家都知道孩子需要陪伴,但是做起来是很难的。我们家无论多忙,都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陪孩子进行家庭活动,比如带孩子去旅游、打球、阅读等,久而久之孩子们也会对我们家长敞开心扉,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起到了陪伴作用还能倾听孩子心声增进亲子间的相互了解。

      其次是对于爱好的兴趣培养。孩子喜欢运动,我们抽时间带孩子去打球也是对他爱好的支持;孩子还喜欢阅读,阅读有助于提升他的理解能力,增长知识,还能开阔眼界,涵养品格。所以除了带他去打球,我还会买许多适龄读物给他。我们对于他的爱好一直保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希望他可以坚持下去,将爱好变成习惯。

      再者是与孩子沟通。做家长的能做到与孩子有效沟通是很难的。我们以家长的身份与孩子相处,往往会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在这里“沟通”便起了很大的作用,与孩子沟通时,要以平和或者冷静的态度,转换视角,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

      教育是一个沉重又伟大的课题,家庭教育不仅是一个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家长成长和完善的过程,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的心中不单是父母的角色,也可以成为与他们成为朋友,平等的地位更有助于去理解孩子们的想法,和他们共同成长。

黄梓昕家庭

     在孩子的成长天空下,我们作为家长,如同引航的星辰,闪耀着光芒。光芒里折射着陪伴、培养、尊重、引导的亮光。

     与孩子共成长是我们家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家庭里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孩儿。她们一起玩耍、一起吵闹、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陪伴尤其重要。我们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参加活动,一起旅行……这些时光都将成为我们与孩子之间最珍贵的回忆。

      我们注重品德的培养。教育孩子要以诚实、善良、尊重等美好品质待人处事。我们以身作则,用言行举止去影响她们,教导她们。

       时,我们也注重良好习惯和独立能力的培养,让她们学好文明礼貌,学会整理归纳,学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她们尝试小事的计划和安排。相信孩子在以后面对挑战时,能更有自信和勇气。

      鼓励与支持其实是一种尊重。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都会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她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看见和认可的。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也会和她们一起分析原因,鼓励支持她们去勇敢面对解决问题。

      学舞蹈的小姐姐慢慢长大了,身体的柔韧性差了,做基础功的时候很痛。所以她不想继续学了。我们理解支持孩子的想法,也进行了交流探讨,小姐姐最终选择了继续学完舞蹈,坚持学完课程并取得舞蹈十级证书,给阶段性的舞蹈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在这件事情上,鼓励与支持是并行的,我们彼此尊重。

      引导,在小孩成长教育里是最讲究智慧的。当孩子困惑时,我们要避免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要抛出问题,激发她们去思考,与她们交流,进而引导她们从中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育孩子是一场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旅程,但也是充满爱与幸福的旅程。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作为家长的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调整步伐,与孩子共同前行。不断地学习,与孩子共同进步,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助力她们飞向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柯雨汐家庭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几个关键词:多沟通、常陪伴,多鼓励、不放弃。

      我们家有3个孩子,柯雨汐,排第二,上有个漂亮的姐姐,下有个比她小一岁的弟弟,按照“老二定律”,夹缝里求生存,是最不会受父母待见的。

      相反,雨汐是个比较文静、腼腆、懂事的小女生,必然引起我和孩子她妈更多的关爱。很多时候,我们和雨汐相处更像是“闺蜜”,她信任我,与我分享她的喜怒哀乐。我也会跟她讲发生在我身边的趣事和囧迫。因为相互信任,孩子也习惯不管碰到什么事情,第一时间就跟父母沟通。通过交流,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同时,传递正确的家庭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  

      每个孩子的花期都是不一样的。

      有段时间,雨汐对数学很迷茫畏惧,她自己也很苦恼,于是我在网上买了小天秤、图形模具、体积积木等工具辅助学习,空闲时间我们一起快乐的玩起了“玩具”加深印象。遇到不懂的题,鼓励她不要怕,大胆的说出来,大胆的发问,我跟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自己不放弃,知识就不会放弃你。慢慢的她对数学不再像以前那样畏惧,虽然是以蜗牛的速度在进步,但是我已满心欢喜!

       在教育、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孩子开心,父母也是乐在其中的。为了让她对课本更感兴趣,预习课文《鸟的天堂》,我带她和弟弟一起去了巴金笔下的实地体验,意想不到的是被她发现景点门口石头上刻着整篇课文中有个错别字,竹竿的“竿”字刻成“杆‘,还陪她向景点的管理员登记报告,受到了表扬而开心了好久。因为常陪伴她,她就会主动告诉和分享她身边的所有事情,包括学校里的小事。有次因她在班里背了一首《木兰诗》而被吴老师起外号为”诗王“,回家按奈不住喜悦和我们分享,我也跟着兴奋、开心了好一段时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带孩子登上岳阳楼身临其境,走入洞庭湖游玩赏景,”冒充”范仲淹进好友滕子京饭店品尝美食。去年过年回老家,还特意带她去了四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挑战背诵王勃的千古名文《滕王阁序》,并成功获取了免费门票,特有成就感。

余子菲家庭

     我们家的家庭教育理念是:成人成才,德才兼备。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清楚地告知我们,教育的真谛是先成人,后成才;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先成人,是教育的本源。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让其成为一个有德之人。立业先立德,有德才能修身养性,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自强不息,把日后的人生路走得更远,更稳。

       有德无才属次品,有才无德为劣品,德才兼备方珍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善美的人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陶行知先生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由此可见,培养习惯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决定孩子未来的命运。帮孩子养成几个好习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爱学习的习惯。对待学习,要有积极和认真的态度。一笔一划,细心书写;一字一句,用心斟酌,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漏掉任何一个关键。积水成渊,聚沙成塔,长此以往学习就会稳步向前。

      爱阅读的习惯。开卷有益,孩子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课余时间多泡泡图书馆,外出时身边总是带上一两本书,忙里偷闲挤出阅读时光。无论人文科学,名人传记,还是唐诗宋词,历史文化均有涉猎。其中尤为喜欢历史。读史明智,从尧舜禹,到夏商周;从秦汉唐,到宋元明清每每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爱音乐的习惯。音乐可以陶冶心灵,我们选择它作为兴趣爱好。葫芦丝、小提琴、双排键、声乐——吹拉弹唱,样样皆能。音乐可以成为孩子的伙伴,得意时它可为你高歌一曲同喜,失意时它可为你低吟一首同忧,知音知心,不离不弃。为孩子至少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持之以恒并学有所成,将会受益终身。

      当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过于内卷或过于佛系,皆不可取。揠苗助长,会使日益紧张的亲子关系雪上加霜;静待花开,并非放任其自生自灭,而需悉心呵护。张弛有度,劳逸结合,方能收放自如,厚积而薄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最重要。

韩静轩家庭

     在我们看来,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作为父母,我坚信,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和全面的能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新性和合作精神。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新事物,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与他人合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孩子兴趣培养方面,我们曾经也跟很多家长一样,给孩子报了多种兴趣班,后面感觉到孩子的压力和抗拒,我们在思考这是否是孩子想要的,还是家长想要她成为我们理想中优秀的孩子来满足我们的虚荣心,最后,我们决定还她自由,因为她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有自我选择的权力,我们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是画画,我便为她报了画画班,每次他都会很积极的去上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虽然刚开始她的作品并不完美,但我能看到孩子的热情和进步。现在,她已经能够画出一些很有创意的作品,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坚持才是孩子最好的兴趣。

       在性格教育方面,注重培养孩子的耐心和毅力。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孩子在学习骑自行车时摔倒了,他当时有些气馁,主要怕疼。没有责怪而是引导孩子学会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不会立即帮她解决问题而是鼓励她不要放弃,告诉她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继续努力。最终,她反复练克服了心理困难,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次经历让他明白要有坚定的意志力和持久耐心的重要性。

      在习惯养成方面,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性。我家孩子在时间管理方面比较弱,跟她商量后制定了时间计划,每天晚上九点半前必须上床休息,意味着她要在这个时间内完成生活、作业和阅读任务。刚开始孩子虽然会抱怨,但习惯就是慢慢养成的,她习惯了这种规律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自律和有条理。

       在矛盾处理方面,我始终坚持与孩子平等沟通。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会耐心倾听他的想法和感受,来判断这个事情孩子处在一个什么立场,然后再给予建议和指导。持续关注事件的走向直至结果,这样不会让孩子内心迷茫和害怕给孩子树立信心。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变化,及时进行沟通,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通过这些家庭成长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教育的力量。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改变,都离不开家长的用心沟通和陪伴。我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爱和智慧中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与孩子一起成长。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未来努力奋斗吧!

周泽辰家庭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课,承载着无形却深远的影响。我们家庭的教育理念核心在于“引导而非控制,理解而非强加”,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兴趣和梦想。我们的角色是引导者,更是他们的坚强后盾,通过倾听、支持与适当的引导,让孩子在探索自我与世界的过程中,成为他自己。 

      在家庭成长的分享中,我们愿讲述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以及在兴趣培养、性格教育、习惯养成及矛盾处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兴趣培养,我们并没有刻意为之,只是在生活中观察,发现了孩子的某一兴趣点,再适时引导。比如篮球,孩子大概在九岁时无意间展现出对篮球的兴趣。作为家长,我们没有急于将他送入篮球训练班,而是首先通过一起玩球、观看篮球比赛的方式,激发他对篮球的热情。随着他的兴趣逐渐增长,他自己开始去了解篮球的规则、技巧,我们则鼓励他与朋友们组成球队,参与小规模的比赛。篮球不仅强壮了孩子体魄,它更教会了孩子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在竞技中保持公正和优雅的风度。 

      在性格教育方面,我们更注重于榜样的力量。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与孩子一同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他“应该怎样”。我们尊重孩子的意见,鼓励他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不仅帮助他建立自信,也促进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 

      习惯的养成,我们坚持“以身作则”的原则。无论是日常生活的规律性,还是学习工作的计划性,我们都尽力做到身体力行,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与生活。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说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不是太好又难以纠正,可以换个角度,从我们自身找找原因,可能需要改变的是大人。家庭中的小矛盾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我们鼓励开放的沟通,任何问题都可以讨论。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先不要分对错,在讨论出结果之后,我们再一起为这件有争议的事做个定论,谁错谁认。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想法都被尊重,都被倾听,都被理解。 

       我们一起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孩子能敞开心扉地和我们探讨,更培养了孩子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和精心的照料才能茁壮成长。家庭教育,就在于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爱、自由与理解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家庭教育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更是一次家长自我成长的旅程。孩子和我们,共同在成长的路上前行。 

       说了那么多大道理,最后来一个小贴士吧:你当初想让你的父母如何对待你,你就如何对待孩子吧,因为每一个父母都曾经是孩子。

李皆成家庭

      我是六年级(2)班李皆成小朋友的家长,很荣幸和大家分享孩子教育心得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以下是我们家庭和孩子相处的几点体会和看法。

       明确教育方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从小就必须接受教育、接受智力的培养。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读书不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的任务,而是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为了自己未来有更多的选择而努力。在教育的道路上不要指望孩子自觉,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监督和引导,因为孩子都是缺乏自我约束力的。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家长要保持耐心,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指望说了两次没效果,就放弃或是自己直接上手。要知道好习惯一旦养成后,不只是家长少操心,孩子也能受益一辈子。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家校共育,家庭作为孩子学习的第二课堂:孩子做作业时我不会看手机、电视和玩电脑。陪着坐下看看书,给孩子做出适当的指导。早上起床的闹钟可以是英语会本和古诗词,睡觉前放下手机陪伴孩子阅读半小时。孩子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我认为我们家长在重视孩子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同时不要忘记孩子潜力的开发。闲暇之余要让孩子多看课外书,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让孩子到书中去找到自己的快乐,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把孩子当作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尤其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有收获。

      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心理。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这个1,后面有再多的0也没有用,这个真的说的很正确,我只要有时间都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一下。运动可以大幅增强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思考认知能力。有了健康的身体同时心理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保持交流,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时疏导不良情绪。记得有一次接孩子放学的时候,我发现孩子情绪有点低落,问他原因才知道原来是跟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后来我及时跟班主任沟通,并开导孩子才没有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心理。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我们还经常教导孩子要尊敬老师、认真听从老师的教诲,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杨艾琳家庭

     我是杨艾琳妈妈,非常荣幸能在这和大家一起分享家庭教育经验。

      我是一名幼师,也是教育工作者,怀孕小艾时是独生子女政策,所以自打胎教开始,就倾注了所有心血在小艾身上。

      但说也奇怪,在幼儿园我能教育好学生,却总感觉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磨蹭、拖拉问题非常严重。上小学时,我和孩子他爸齐上阵辅导作业,用尽各种方法,孩子的作业还是经常熬到很晚才能完成。为此,我们头上“焦”出了很多白发,孩子也“吞”了我们很多怒气。

      今天仔细想想,我们那时应该是“病”了,患了一种可怕的“病”——焦躁症。因为孩子拖拉,焦躁;因为辅导孩子作业困难,焦躁;因为孩子这样那样的坏习惯,焦躁。总之,因为孩子,各种焦躁。但针对这种病,后来我发现最有效的一剂处方就是"沟通"。

      第一,夫妻间的良好沟通。孩子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起初,我们夫妻彼此分工,比如辅导作业归她爸,生活习惯归我。但渐渐发现我们谁都不能很好独立完成任务,不过随着每次问题发生,我们经过互过沟通相互配合后(比如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制定一些奖励措施;以及检讨我们自己辅导的方式等),事情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与孩子平等沟通。尤其发完火以后(当然最好就是永远保持耐心和一颗平常心,不要发火),还得帮孩子们泄火。我们不能让孩子作为我们的受气桶,无论如何向孩子发脾气都是不对的,冷静下来以后首先要和孩子道歉,然后再和她进一步交流,随时能放下架子,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尽量少用命令的口气,少跟孩子们谈成人才能懂的大道理。总之,尽量控制自己不要轻易发脾气,多换位思考,创造一个开放的氛围,经常鼓励孩子分享内心的困惑和喜悦,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都不相同,或许有些方法适合这个家庭,对这个家庭有用,但未必适合另外一个家庭。所以,我的分享仅代表个人,供大家参考、交流。但无论如何,以下两点建议,我想我们应该是一致的:

       一、绝对监管孩子玩手机。以前为了鼓励孩子,完成某项任务后奖励孩子使用手机但限定时间,后来渐渐发现【限定时间】完全失控,不仅破坏了奖励协议,也破坏了亲子关系。孩子玩手机有多大的危害,我们永远无法想象。

       二、控制情绪、杜绝吼式管教。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感觉孩子总爱与我反着干,学习成绩也不如意,为此动不动就和孩子大发雷霆,那段时间家里火药味特别浓,基本上一点就炸。结果就是,越发脾气,孩子状况越糟糕。还好,我丈夫很好克制了自己,努力帮助和引导孩子,协调了我们之间关系,我也逐步调控自我,慢慢回归了正常家庭,孩子也重拾阳光自信。

      家庭不仅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更是孩子心灵的港湾。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努力,持之以恒,与孩子一同成长,一同进步。请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用心去陪伴,孩子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情感、有责任感的人。

撰稿、图片:六(2)班家长

编    辑:吴争

一    审:林志聪

终    审:印治娇

签    发:梁春笑

阅读 90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