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高中时购买的一本书,无意中翻开来阅读,感人而又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了我。花了两天时间读完了这个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的故事。
真实的历史背景——印第安人的历史、爱尔兰移民、孤儿列车、经济大萧条、太平洋战争……互联网时代;独特的叙事方式——交叉叙述两个不同年代的 “孤儿”在收养家庭中的成长历程。两个“孤儿”的相遇最终改变了对方,她们学会敞开心扉,改变对一些人和事的看法,相互成就。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和温暖的。(四星)
以前曾听说过“史铁生”这个名字,但一直没怎么关注他到底是做什么的。直到去年9月份读徐晓写的《半生为人》时,书中多次提到“史铁生”,谈他们在地坛公园的相遇、相识,谈他们之间的友谊和喜怒哀乐,还有他们那一代人的理想信念,才知道史铁生是位作家,并对他的人生经历有了一些了解。
这本书包括了《我与地坛》、《合欢树》、《秋天的怀念》、《我二十一岁那年》等文章,是作者历经了苦难和病痛后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在他的文章中我读不出对命运的抱怨,更多的是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乐观和豁达。就如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曾经负责编辑发表《我与地坛》的姚育明(作家、资深编辑)时隔多年后颇多感慨地提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与地坛》的影响仍经久不息,直到现在仍有人说,到北京可以不去长城,可以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坛。”
也正好是在去年9月份我去北京出差,工作地点距离地坛公园步行大概100米左右。有一天午饭后,我和同事们散步到过地坛公园,过了牌楼,穿过200多米长的行道树,就来到了公园西门,记不得当时是因为午休时间还是公园在内部整修,大门关着,也就没有进入公园内部进行参观。因此地坛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
看来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地坛公园走一走。(四星)
这是一本普通的日记,但由于它记录的是二战中一群躲藏在隐秘屋里的犹太人的日常生活,因此这本日记又显得很不普通。它记录了战争所带来的痛苦,记录了在提心吊胆的两年多时间里的“囚禁生活”,记录了青春期女孩成长过程中的敏感、困惑以及梦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形势的变化,安妮的日记所记载的内容也逐渐由“柴米油盐”、“家长里短”,进而记录对人与人生的思考,对和平与自由的渴望,对自我的剖析和检讨……
阅读过程中,我不断被安妮的好学、坚强、乐观和自省所感染。我想,如果没有那场战争她一定能够写出更多好的作品,成为她梦想的一名好记者、好作家。(四星)
这是一本“老三届”的回忆录,书里记录了那个荒唐年代发生他们身边的故事。
“北京四中”是全国一流的重点中学,能够考上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人中龙凤,每个人都身怀绝技,其中也有很多高干子弟,当然有些高干子弟也是凭成绩考进去的。这些青春期的天之骄子在那个泯灭人性、失去理智的年代里,有的人引领“潮流”、有的人随遇而安、有的人奋起争辩、有的人冷眼旁观,但不管怎样,他们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牺牲品,时代的悲剧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四十多年后,他们回首往事,有忏悔、愧疚,也有狡辩、推责……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是边读边上百度,输入每一个书中出现的名字,搜索他们的详细介绍,了解他们的生平。书中多次提到关于“血统论”的大辩论,其实在当下现实中这种情况依然存在,而且有大行其道的趋势,譬如祖孙三代烟草人、税务人、电力人、石油人……只是现在有了新的名词——“阶层固化”。(四星)
这本小说包括了四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对自由和希望的追求(《肖申克的救赎》);人性善恶的演变(《纳粹高徒》);青春的冲动和冒险(《尸体》);坚毅和意志的力量(《呼-吸-呼-吸》)。读完这本小说,让我领会到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讲故事的能力。另外,翻译的水平也很高,文笔流畅,读来意犹未尽。
不过我还是想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比小说更有味道。(四星)
这部小说发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展现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改革开放前后发生在胶东小村落的故事,涵盖了苦难、人性、变革、复仇、残暴等情节。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不知道该怎样评价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对那个狂热、荒诞年代所发生的事情的描写,也许在那个刚刚拨乱反正的年代能够这样比较全面描述那些历史事件,以及由此给小村落所带来的苦难,是这部小说能够引起轰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书中也多次提到变革,这也正契合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另外,书中的人物描写也个性鲜明、各具特色。(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