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阅读

路过蜻蜓
创建于05-02
阅读 15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这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介绍林徽因一生的传记,也是我所阅读的近代人物传记中写的最好的一本书。虽然以前也读过一些关于林先生的书籍,对她的经历也有所了解,但是这本书的材料更充实,内容更丰富,描写更细腻(80多页的“注释”,105部参考文献),详细讲述了林徽因的成长轨迹、情感轨迹、学术轨迹、思想轨迹,同时也比较详细地描绘了她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那些人和事。

书中有部分内容与《南渡北归》基本相同,但这些确实是林先生这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经历。他们既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接受西方文明的浸润,他们怀着一颗拳拳的爱国心,用他们的才华、德行、文字,来实现自身的梦想,追求真善美。真如北宋思想家张载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有志学者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只是身处那个动荡的时代,注定了他们这代人命运的多舛,孤独、痛苦、困惑常伴左右。他们是时代的宠儿,但时代辜负了他们,这是他们个人的命运,也是时代的悲剧。

读完这本书才发现,林先生于1955年4月1日去世,我差不多在她去世69周年之际读完这本书,内心充满了对这位“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奇女子”的无限赞美,还有对时代剧变的无限感叹。(五星)

这是一本让我咬牙坚持读完的散文集。

我喜欢鼎公的回忆录四部曲,读起来流畅真实。但我实在不喜欢他的这本散文集,文字艰涩、难读,有好几篇实在读不下去,只能囫囵吞枣浏览一遍,也许是我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不够吧。

看来不是所有的散文适合我,以后还是多看些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书籍,少读一些散文吧。(三星)

二战临近尾声,苏军发动大反攻,德国当局责令民众向西边撤退。作者的父亲当年只有9岁,跟着家人们离开故乡,开始了苦难、无助的逃亡之路。当时的他们不知道,这一趟逃亡之路,他们再也不会回来。

70多年后,作者用徒步的方式重走父亲当年的逃亡之路,来了解那段历史,回忆与亲人相处时感受到的战争在他们身上留下的阴影。这些既是战争发起国又是战败国的德国民众,他们对那段历史满怀内疚和忏悔,但同时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他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在时代浪潮中随波逐流。二战结束后,他们故乡所在地的归属由当时的德国变成了后来的波兰,也就是德国人被驱逐出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波兰人被要求接受陌生的他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人们逐渐选择了宽容与和解,就如作者写道:“人们从惨痛的经验中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如何在相互残杀后继续生活在一起。人们明白了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制止仇恨卷土重来,让和解成为可能,让彼此嗜血鏖战的人们再度和平共处。”作者的重走经历让她感觉到“仿佛我重走这条父辈之路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父亲,为了我们的家族,也同样是为了许许多多的其他人。”同样这一段重走之路,作者似乎也更明白父亲为何在患病后拒绝救治,虽然这不是她所期待的:“我明白,你做这个决定是为了绝不再次陷入无助,绝不再次陷入依赖,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你不想再为活下去而奋斗了。”

阅读这本书,心情是沉重的,虽然它没有直接描述历史残忍的一面,但我仍然可以从作者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凝重与不安,以及战争对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

此外,读完这本书,让我对雅尔塔会议、二战后欧洲领土的重新划分以及波兰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四星)

【重读】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可以说这是一本无关政治,但涉及人性的书籍。我一直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之初、性本恶”,这个“恶”深藏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会冒出来伤害人,因此我们必须控制好这个“恶”,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都应该保持清醒和克制,不能让这个人性之恶显现出来,这也是生而为人的底线。

小说短小精悍,构思完美,令人回味无穷。(五星)

在战争开始前,帝国青年领袖多年来不断地向希特勒时代的儿童灌输爱国、做好战斗准备、服从命令以及自我牺牲的思想。在一个日常生活“一体化”,步伐一致,个性完全被埋没的纳粹统治的国家里,“参与就是一切”这句话比在任何一个其他社会制度里更加适用于青年人。因此,在“民族振兴”欢欣鼓舞的狂热中,几百万德国青年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希特勒青年团……

那一代的年轻人从小所受的教育、训练甚至生活、接受的思想都是围绕着他们“象神一样的元首”,为了建设一个“全新的、强大的德国”,为了成为“人民的英雄”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在狂热着、兴奋着,都在为了他们的这一理想而努力着,从来不会去想是否为人所利用、成为别人的工具,从来没有认为这会是错误,甚至都不怀疑,直到战争的最后,德国的年轻人死了几百万,被仓促候补上去的大部分是只有14、5岁的孩子,还是会想要像英雄一样拿着炸药和坦克同归于尽。数十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结论是:“我们是真心诚意的,但我们被别人在一桩可怕的事情中滥用了。”

他们既是战争的牺牲品,同时也是战争中的帮凶。

看过这本书的人会对书中的很多描述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独裁者都是同样的无耻,而被独裁者总是同样的可怜可悲。(四星)

作者写她的家乡——呼兰河城,从一个小孩的视角来观察社会环境和周围人物:荒凉的土地上充满了愚昧和无知,弥漫着痛苦和绝望;祖孙之间温馨和谐的场面……

第一次读萧红的作品,出乎我的意料,她的文笔有鲁迅的犀利、老舍的鲜活、还有林海音的朴实自然,一切都似在不经意间娓娓道来。(四星)

作者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讲解,令人耳目一新,增长了见识。

实际上,古代的皇帝也不是我们现在教科书上所说的只有专制、独裁,特别是在宋代以前的中央政府组织,皇权和相权是有划分的,只是比重不同而已,宰相等一些官职可以推翻甚至监察皇帝的言行。但是到了明清就完全不同了,自明朝宰相胡维庸造反后,明太祖吸取了教训,从此就废止了宰相,不再设立,并告知子孙后代永远不准再立宰相。清代也没有宰相,所有的权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并且清朝的统治又是凌驾于读书人之上的“部族政权”,出现了以皇帝为代表的部族专制的统治形式。

所有的制度都是为了治国而建立的,但是皇权的专制、制度的落后、文化的愚昧导致了中国从明朝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历史上的政治得失,可以作为后世的借鉴和观照,了解历史,反思当下,才能趋利避害,建立和完善适合时代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和考试等制度。这本书值得好好阅读,反复阅读。(四星)

花了一天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

记得当时购买这本书的时候,是冲着那部著名的同名电影去的,没想到这本书一共讲述了12个故事,《控方证人》只是其中一个。

也许是电影实在太经典了,导致这12个故事中,我认为《控方证人》写的最好,不管是故事结构,还是情节描写,都很自然贴切,而其他的故事感觉讲的都是超自然的内容,充斥着玄学、灵异的色彩。但不管怎样,阿加莎的小说还是值得一读的。

关于《控方证人》,我认为电影比小说更精彩,人物刻画生动、故事情节紧凑,可以说全程都扣人心弦,而且电影的结尾更加令人愉悦。(四星)

阅读 15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