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它饱含了历史的厚重感,也经历了灿烂的辉煌与落寞,它记载着古丝绸之路的变迁,也正在描绘新丝绸之路的蓝图。
人届70,终于实现了走进敦煌的多年愿望。这一天,我站在敦煌车站的台阶上,真想高喊一声:敦煌、我来了!
敦煌市,甘肃省辖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点,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 ,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总面积3.12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8.5万人。
敦煌近日气温:高温摄氏32度,低温摄氏21度。
敦煌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主要景点有: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莫高窟、敦煌古城、阳关遗址、雅丹地质公园等。
互联网时代的网上交易确实方便,昨天刚在网上订购了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专车游项目,今天专车已经把我们带到了景区 ------
鸣沙山以沙动成响而得名。东汉称沙角山 ,俗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该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峰峦危峭,山脊如刃,经缩复初;人乘沙流,有鼓角之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此即“沙岭晴鸣”。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
在中国,被称为"鸣沙山"的旅游景点有多处,敦煌鸣沙山因其历史文化的久远和景区特色,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也最为人所熟知。
鸣沙山曾被称为"沙角山"。处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与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和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境内的巴里坤镇同为我国四大鸣沙山之一。
鸣沙山位于甘肃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鸣沙山北麓,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鸣沙山有两个奇特之处: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白天人们爬沙山留下的脚印,第二天竟会痕迹全无。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
鸣沙山,一处集荒漠与奇迹于一体的自然奇观。在阳光的映照下,金色的沙丘如波涛般翻滚,延绵不绝,宛如一幅宏伟壮丽的沙漠风景画。
这里,爱美的姑娘会穿上敦煌飞天的西域古装,装扮成观音、仙女、仕女,摆拍起各种妩媚的造型,让专业摄影师为她们留下青春的留影。
月牙泉是环抱在鸣沙山中的一湾清泉,形如玄月,故名“月牙泉”。
月牙泉是在具备松散的地质结构, 低洼的地形条件和区域性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形成的,而构造运动、流水及风力地质作用是月牙泉形成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条件。
尽管星转斗移,风啸沙鸣,月牙泉依然碧水粼粼,宛若明镜。沙水共生,山泉相依,成就了“沙漠第一泉”这一世界奇观。
月牙泉旁有一处楼阁,名叫明月阁。现存的建筑是1991年到1999年间陆续修建的,明月阁的核心建筑是一座外观为八角形的四层仿唐木塔,木塔四周都悬挂着匾额,其中最高的一座是月泉阁。木塔、月牙泉、在大漠中交相辉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鸣沙山之美,如诗如画,我只能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 ------
人要离开,沙粒却在风中跳跃,时而拍打人的脸庞;车要启动,沙粒还在发出细微声响,正在奏出独特的乐章。
鸣沙山,她带给你的是,无尽的灵感。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
敦煌石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第96窟窟外木构建筑之俗称。唐代称北大像。俗称大佛殿。代表窟之一。敦煌石窟之第一大窟,建于初唐。洞窟直通崖顶,高40米,窟外有九层木构建筑,高45米。窟内徒壁无画,依崖塑敦煌石窟中最大塑像(高33米)的弥勒佛像。高度仅次于四川乐山石刻大佛(71米)和四川荣县石刻大佛(36米余)。在泥塑造像中,其高度则为全国之冠。
敦煌石窟一名通常用以指莫高窟,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有时也包括安西的榆林窟。
敦煌石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
敦煌石窟珍藏的雕塑精美细致,凝聚着中华民族古代匠人的聪明才智及高超技艺,细看雕塑,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雕塑是石窟的主体。由于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所以除了高达二三十米的南大像、北大像为石胎泥塑外,余多为木架结构。其制作过程是:在自然长成的与佛像姿势相近的树枝上,或人工制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苇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细泥,压紧抹光塑像成形,再上白粉,最后彩绘,故名彩塑。
壁画指在石窟甬道、四壁及窟顶上所绘的佛画。敦煌石窟崖质属酒泉系砾石岩层,由积沙与卵石沉淀粘结而成。卵石坚硬、金石难琢,沙层疏松、稍碰即落,不适于雕刻。故古人于凿窟之后,在壁顶及墙面抹泥灰涂白粉,令其平整再绘画于上。从数量上讲,敦煌石窟现存壁画约五万多平方米,最大画幅40余平方米。从时代上讲,自十六国晚期的北凉,到蒙元时代,代代相因,凿窟彩绘,千年不衰。
敦煌旅游分东线和西线,西线游览的景点涵盖:西千佛洞、敦煌古城、阳关故址、玉门关遗址、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魔鬼城观日落、无人区夜观星空,全程18个小时。
西千佛洞是西线游的首个景点。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
经过河水的长期冲刷、侵蚀、坍塌,所以保留下来只有22个洞窟。现存22个洞窟里面,保留下来最早的就是北魏,然后有西魏的洞窟,还有隋代、唐代、五代、宋代的洞窟。
西千佛洞留存的石窟雕塑及壁画破损严重且严禁照相,故只能留两张外景照。
敦煌古城位于敦煌市西16公里处,是一座仿唐宋建筑的完整城池,被誉为“中国西北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敦煌古城集观光、娱乐于一体,是西北最完整的影视拍摄基地。
敦煌古城影视基地是1987年为中日合拍大型历史故事片《敦煌》建造而成,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城内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高昌、甘州、汴梁、兴庆五条街道以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修建。每条街道的建筑艺术风格都代表着一个地区,生动展示了古代敦煌及其他丝路重镇的勃勃雄姿和苍凉悠远。
这座影视城已为《敦煌》、《大敦煌》、《神探狄仁杰》等一百多部中外影视片提供过拍摄场景。
敦煌古城不仅是一座影视拍摄基地,还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如参与影视剧拍摄、跑马、跑车、射箭、古装摄影、篝火晚会等。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70公里的古董滩。西汉时设置,与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的门户,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因其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走进阳关故址景区,能看到一尊“张骞出使西域”的塑像矗立在中央。
阳关是由汉唐历史遗迹、大漠自然风光、生态农业观光以及阳关博物馆等景观构成的具有文化价值型、旅游观光型、休闲体验型等多元素的特色景区。 现存有汉唐时期的古关、古城、古烽燧、古水源、古道、古塞墙、古墓葬、古陶窑等众多文物遗址。
2006年,阳关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阳关景区现存有古阳关遗址、阳关烽燧、阳关古道、寿昌城遗址、汉长城塞墙遗址、汉代渥洼池遗址、西土沟(唐无卤涧)遗址、古墓葬群、古陶窑等汉代时期的众多文物遗迹。
唐代诗人王维的塑像,不免让人联想起他的著名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玉门关是古汉长城的关隘之一,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元鼎或元封中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之设立,并且是汉之后多个王朝的边关,许多描写边关的诗都会提到玉门关。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
古玉门关地处边陲,人迹稀少,故唐代诗人王之涣留下名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景区保留着汉长城遗址,这里的汉长城没有砖石,2000多年前,人们就地取材,是以红柳、芦苇、罗布麻、胡杨等植物枝条为地基,上面铺土、砂、砾石再夹芦苇,层层夯筑起来的。
大方盘城遗址是玉门关景区的又一处历史遗迹。大方盘城遗址是汉代“昌安仓”遗址,在敦煌市城西北约90公里的戈壁滩上。位于小方盘城(汉玉门关)北约10公里处, 因比小方盘城大,故名大方盘城。
据考证,此城建于汉代,是一座储备粮秣的仓库,在甘肃仅发现此一处。大方盘城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玉门关游览,让游客见识了大好山河、增长了历史知识,对于了解中华文化、尤其是了解汉文化也多有裨益。特别是“出关”时办理一张“通关文牒”,更是趣味无穷!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距敦煌市区168公里的玉门关西北边。景区分南北两区,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面积398k㎡ 。主要是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质遗迹。
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敦煌雅丹魔鬼城”,是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敦煌雅丹地貌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 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三大雅丹之一”。
景区主要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雅丹和碱土平原等。地势总体为自东向西倾斜,北区为雅丹地貌集中连片,总体走向近南北;南区以风蚀谷、风蚀残丘、风蚀柱、风蚀蘑菇、摇摆石、风蚀洼地、风棱石等为主,分布相对分散,总体走向呈近乎东西。景区雅丹地貌造型丰富多姿,土质坚硬,呈浅红色,号称“魔鬼城”,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
由于公园及周边地区大尺度的“盆山构造”地貌格局和典型的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决定了封闭性的盆地内本身不产生径流,绝大部分地表水来自周围山地的降水和冰川融水。
公园内的雅丹体按形态分为垄岗状雅丹、墙状雅丹、塔状雅丹、柱状雅丹和雅丹残丘五类。其中, 根据雅丹体的具体形态,墙状雅丹又可分为长堤状、犬牙状和鲸背状;塔状雅丹又可分为圆丘状、棱锥状和印章状;柱状雅丹又可以分为蘑菇状和圆柱状。
雅丹体的各种形态勾起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如:“狮身人面像”;
如:“孔雀玉立”;
如:“伟人像”;
开阔的戈壁滩上,竖立着【西海舰队】四个大字,分明告诉你:后面是一支庞大的海军舰队。
走近一看,一排排条状雅丹体的组合,果然像一支在海面上行进的舰队。
置身于【雅丹魔鬼城】,就像是进入一个古老、奇幻的世界,一切都让人感到神秘莫测、奇妙万千。
敦煌的黄昏来得特别迟,晚上九点半,天色才渐渐地发暗。
可遥望天空,丝毫看不到日落的迹象?
天空还是浮云笼罩,游客还在期待奇迹,此刻,导游解释说,云层偏厚的天相,一般是看不到落日景象的。 果然,当天的运气欠佳,没能欣赏到魔鬼城日落的美景。
客车开始向下一站【无人区看星星】缓缓行驶,途中,偶尔能看到一点透过云层的晚霞 。
车程一个多小时,游客的亢奋逐渐消退,朦朦胧胧打起瞌睡,直到导游一声到了,那种旅行途中独有的热情,才又被重新喚起。
车门徐徐打开,举头仰望,夜空已是云开雾散、群星闪烁。
静静地享受无人区夜幕的寂静,静静地体会戈壁滩与世隔绝的情怀,难道不是一种奇妙、别样的享受吗!
敦煌之夜,为我大西北的旅行画上了句号,也为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客机在返程的途中飞行,有时间静思大西北旅行走过的历程 ------
细数本次西北游,前后历时十三天。走过了三省四地,游览了二十几个景区景点,品尝了西北的美食美味,见识了大西北的独特风景,也到过“人一生要去的地方”,可谓,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结语:
西北之行,拓展了个人旅行的空间,延长了祖国大地留下的足迹;
西北之行,拍摄一些风景照片,只为记录实时的景象;
西北之行,已然走过阳关大道,未来的路一定更加好走!
感谢你分享我的旅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