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午餐过后,孩子们在悄悄讨论今天吃的杏鲍菇炒肉,葡萄说:“我最爱吃的就是蘑菇了,有一种香香的味道!”乐乐说:“妈妈还给我做过金针菇呢”,我听到后问他们:“你们还知道什么种类的菌菇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了起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们在班级开始了菌菇种植活动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8d4ae000c1f1420a99c4944df58621fe.gif)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f5c6a634d4e24146a6da3770b8fa3729.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989657abfe7434681017da3a9659b99.png)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地利用自然环境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索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同时也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不同种类的蘑菇,帮助不爱吃蘑菇的孩子们爱上它的味道,找到蘑菇更多的“秘密”,我们开启了探“菇”之旅,解锁《小一班的那些“菇”事》。
一、蘑菇大调查
我想种?
有那么多的蘑菇,我们种什么品种呢?孩子们在回家查找资料以后,围着蘑菇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
“那么多那么多,我们也养不过来呀,那我们养哪些好呢?”
菌菇从哪里来?这一天,教室里来了一个“小可爱”。关于菌菇,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大家围着植物角的菌菇包问个不停,想知道菌菇的所有“秘密”。“这里面也没有蘑菇啊?蘑菇在哪里呢?”“不知道蘑菇长出来是什么样子的?”“蘑菇过几天就会长出来了吧!要几天呢?”“我妈妈上次买的蘑菇不长这个样子的呢?它是黄色的?”
教师策略
幼儿有了养殖的欲望,那么我们就进行了调查与投票,基于幼儿的喜爱,着手准备。对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蘑菇的认识不够深入,于是我们就投放了菌菇包,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同时,以图片、视频形式,展开了认识各种菌菇的活动。
在教师引导下,孩子们尝试用三种方式方法放在阳台上浇水养殖。
1.侧身切开十字口
2.摘掉上面盖子
3.摘掉盖子并去掉纸盒。
孩子们开始期待,等长出蘑菇来的时候,会是从哪里钻出来呢?教师策略除了幼儿的自主,还介入了教师的敏锐引导,我们试着通过三种不同的开口方式,让幼儿来探索和发现蘑菇长出来的秘密。这一步,教师是有提前预设的。
收获
采摘日
美味的蘑菇日
周一的惊喜,孩子们每天来园第一件事就是给蘑菇🍄浇水,这天早上,发现蘑菇长出来了。
一过双休,周一的早上,就意外收获了我们的第一批蘑菇。这个采摘日,我们自己动手,将小蘑菇采摘下来,一起观察、比较它们的形态各异。
蘑菇怎么吃好呢?蘑菇到底有没有毒呢?考虑到蘑菇的丰收数量还没有达到很多,那就带上小蘑菇,我们一起回家吧。
为此,我们展开了一系列亲子“美味蘑菇日”,宝贝们从下菜场挑选开始,再到清洗,撕切,烹饪……
“做”蘑菇
小朋友们对于香喷喷的蘑菇不抗拒,从采摘选取到最后的烹饪品尝,皆是幸福的味道。于是,他们开始探索,怎样表现这甜美的蘑菇呢?有用鸡蛋盒做的、有用鸡蛋托展示的、有画的、有捏的,形态各异,各有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