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出发
2024年6月下旬,红旗飘扬,迎着朝阳,于都县罗坳镇步前,三门,三门圩小学学生在操场上整装待发,开展“感悟革命初心传承长征精神 铸就美好灵魂开启新的远征”研学实践之旅。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站在走好新长征的历史起点上, 从雩都到于都,从西汉到今天,有着2220多年建县历史的古县,长征出发地、长征精神发源地、客家文化重要发祥地、堪舆鼻祖杨筠松归宿地……历史赋予了于都太多值得宣扬的名片。
今天我们要认真学习好于都的文化精神,把学习的革命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于都对中国革命史的巨大贡献。
为保证活动的安全有序,本次由赣州市行阅研学旅行社全程安排,并对安全负全部责任。
说道研学活动当前已经成为学校、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德育课,让孩子以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启智明德、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中国梦。孩子们可以走出课堂,在世界这块大黑板上学习到各式各样的东西。
在操场上,刘校长组织同学们分团队,授队旗,取队名,想队号。同时,强调研学旅行的纪律。瞧,同学们喊口号的模样,精气神多到位啊!
6月的天空,夏日的天气炎热,学生们的热情不减,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透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喜悦之情。这也是告别他们童年最好的仪式,面对将来新的学习旅程,红色的文化思想将深埋心底。
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纪念园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一、三、 五、八、九军团和中央机关直属部队先后从反“围剿”战场和驻地到达于都河北岸集结,并分别进行了一个星期左右的休整和粮食物资、武器弹药及人员的补充。
10月17日至20日,8.6万名红军将士分别从于都三门滩至渔翁埠长达50 余公里的贡江北岸南渡贡水,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而名闻天下。
巍然屹立的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革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开始长征。
讲解员老师对大家说“举世闻名的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从于都迈出第一步的,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总的最后的出发地,勤劳勇敢、乐于奉献、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主力安全集结、顺利出发长征做出了重要贡献。90年前,一支红色大军从这里出发,历经两万五千里艰难跋涉,冲破重重险 阻到达陕北,揭开了中国革命崭新一页。他们的壮举,谱写了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立起了一座穿越时空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红色传人,要把红色精神学习好,红色故事讲好,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于都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
在纪念碑前,师生们触摸历史的温度,感知信仰的力量,缅怀先烈的英灵!
敬献花篮
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杨志诚主任整理缎带。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长征八大渡口之一:东门渡口
1934年10月7日开始,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 军团和中央第一、第二纵队分别从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瑞金等地陆续 撤离转移到于都地域的段屋、车溪、罗坳和县城地域进行集结、休整和补充。 10 月17日至20日傍晚, 中央红军8.6万余人分别从于都县内的八个主要渡口先后渡过于都河,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渡口的时候讲解员告诉我们,在红军西行远征的那些日子里,深秋星夜,月圆月缺,送别的情景非常感人。
至今,那个场面久久萦绕脑际:于都河畔火把明,风萧萧兮江水寒;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在战马的嘶鸣中,送别的父老乡亲,凝望着远去的队伍,企盼着亲人一路平安。 歌声在于都河上空阵阵回荡: 九送红军上高山,一阵北风一阵寒。问一声啊红军哥,几时人马再回还? ———这歌声,既让离别故乡的男儿心碎,也激励西征将士杀开一条血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这于都河不是易水,胜过易水;这送别歌声不是渐离击筑,胜过渐离击筑。 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悲壮别曲。
在了解了中央红军从于都集结出发的上述具体情况后,他曾经思考:为什么当年中央的领导要选择于都作为红军战略大转移的集结出发地?经过到长征出发渡口等地实际观察,结合赣州市党史办的研究成果,又翻阅一些红军长征史著作,他对这个问题开始获得初步答案。
于都在地理位置上正处在借道粤军防线的要冲。红军要从西南方向突围,不能不将红军各军团集中于此。 因此,于都被中革军委选择为长征的集结出发地。
红军各部在渡过于都河后,歼灭驻守信丰古陂、新田、安息和安远版石等地 的敌军,至10月24日,全部突破以流经安远、信丰、赣县等的桃江(即信丰河) 为天然屏障,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的第一道封锁线。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而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始建于1986年,并于2004年新建搬迁至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东侧。
纪念馆占地面积5.75亩,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展厅二层。纪念馆以长征前夕中央红军在于都主要活动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为主线,陈列采用文字、图表、照片、沙盘、油画、实物、模型及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实事求是地展现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集结于都,开始长征的历史,再现中国革命大转折及苏区人民支援红军的历史场景。
走进博物馆,一双双草鞋,一顶顶斗笠,架设浮桥,调集民船,这一张张图片深刻感受到了于都人民为了红军顺利渡河,大力支援红军。
敏而好学、博学好记的同学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记录下当时为红军送行时的悲壮场面和动人情景。
午餐-补充能量
餐前做个小游戏。
各学校分别合影留念
在餐前,教官组织大家进行了餐前训导,并且对用餐事项,强调了几点要求。
刚刚学习完同学们吃的格外鲜甜。
追忆红色文化——山峰坝渡口
山峰坝渡口是中央红军第一军团长征渡河旧址,位于于都县梓山镇山峰村,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19800余人在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的率领下就是从这里渡过于都河,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
2021年被列为国家长征文化建设项目后,就建设了这个纪念园,现在整体得到了改造升级。在通往渡口的红色小道,陈列了很多英雄事迹。
在渡口广场上更是展陈了一座座生动的雕塑,每一座雕塑背后都代表着一份份珍贵的史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有杨成武同志当年借住的房东大娘给他送红薯的故事。房东大娘手握杨成武的手,殷切的说道:“好好打,大娘等你们回来。小孩手握红薯送给杨成武。老大爷挑着自家的蔬菜粮食也来为红军送行,妇女提着篮子也赶来送给杨成武,军民情深,百姓们热情相送。
有张浩激昂的为红军宣传、解说共产党的政策方针。由于青年劳力都参军上前线,听讲的人主要以妇女老人为主,妇女们有的还在做着针线活,有的刚从菜地里来,老人放下水桶,都在认真的听着张浩的讲说。
有田心四兄弟挖灶台的情景。残垣断壁的厨房,四兄弟撸袖子把自家的灶台挖掉,破釜沉舟参军,跟随红军长征。四兄弟的齐心、决心,也反映了于都百姓和红军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还有还原于都东门渡口架桥工地的情景。于都河边,有人在水里打桩固定船只,有人在船上铺设板子,陆地上的人们抗着门板、床板、棺材板等木材往河边送,齐心协力搭设浮桥,为红军队伍的顺利渡江做好准备工作。百姓们积极参与,奉献自家的材料,帮红军铺上这伟大的渡江“桥梁”
潭头社区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梓山——潭头社区!一个习主席亲临的地方,在这里参观了老兵孙观发的家,听取了红军后代讲红军故事。那些勇敢而奋斗的青春,那些无私而果敢的奉献,无不激荡着学子们的心灵!
学生们和孙观发爷爷互动式提问。
讲解员肖老师组织同学分享一天的收获,并对学习认真的同学给予了嘉奖。
杨志诚主任也做了一天研学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的总结!他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此次研学活动,不但增进了同学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了同学们坚持不懈、互帮互助的品质,还通过集体活动,提高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亲近自然,体验生活。
不仅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团结协作,促进了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更是增强了同学们对长征精神的领悟,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学生出来学习也是一次互帮互助的成长历程,有同学晕车了,同桌帮他递水,上车前及时提醒系好安全带;学生出来学习也增进了规矩意识,小组的比赛,拓展活动让他们明白团队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自理能力……
研学旅行不是旅游,研学旅行是一种实践,一种创新,是一次梦想的根植!
返程的时候,教官及老师们再次强调回校纪律,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陆续上车返回学校。
到校后班级老师及时在班级微信群互动学校陆续接送回家情况!
编辑:邱鑫
摄影:肖镇福
活动指挥与安全督导:邱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