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师徒结对展示课
时间:2024年4月23日
地点:海口市琼山中学101教室
参与者:高一全体教师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加快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引领和 “传、帮、带”作用,2024年4月23日上午,海口市琼山中学高一语文组开展了师徒结对阶段性汇报课活动。本次汇报课采用同课异构形式,两位教师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载体,积极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提前研课、精心备课、编写教案,最终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课堂。
陈英燕老师课堂展示
教学反思:我的课题是“如切如磋”品形象,如琢如磨学方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习目标是概括林冲的形象特点,学习施耐庵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两点学习目标,都有实现。教学思路是想通过带领学生浅谈自己对林冲的印象,引导学生对林冲前期后期性格特点的变化来推进林冲性格“忍”(熬得住)与“狠”(做得彻)的变化,接下来辅以情节推动、环境烘托、物象隐喻等方法,塑造了一个“全面”的林冲。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人物塑造方法:“圆形”人物塑造方法。
没有时间试课,更遑论磨课,这是第一次课。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就有疑惑和困扰,总觉得量大但又不想或者说不知道删除哪些,总想着面面俱到。结果就是容量太大了,学生学得很吃力,吸收肯定不那么高效。虽然同行前辈没给什么肯定的评价,但我自己今天的表现,我觉得也是尚可的。至少思路清晰,条理清晰,知识点清晰,至于容量大的问题,还要再大胆取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关璟老师课堂展示
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
一、回忆上节课林冲刺配沧州的相关情节。
二、思考林冲对于自己不幸遭遇的态度。
三、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可以体现林冲之忍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
四、思考林冲一忍再忍的深层原因。
五、引导学生思考林冲性格转变的原因,怎么从一忍再忍到奋起反抗。
六、师生共同总结林冲的人物形象。
优点:1.整堂课下来整体较好,过程流畅,准备充分。
2. 在分析林冲性格转变的原因时所设置的以日记体的形式体会人物内心独白的课堂活动较新颖,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缺点:1.教学目标设置的太宽泛,应该落实到具体的课堂内容上。
2.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欠缺方法指导。
3. 所设置的课堂活动应该先给出具体的事例才能更好的分小组让学生独立完成。
4. 教学内容有些脱离文本,对字词句的解读还不够。
教师评价
赵琨: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体现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即:突出了学生的真学习,突出了课堂的真对话,突出了语文的真教学。学生的真学习,就是学生能够做到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情境中有目的,有态度、有过程、有成果的学习。陈英燕老师的逻辑推理、关璟老师的情感驱动,使学生的学习探究内驱力得到了极大的唤醒和调动,最后能够自然地理解林冲由“忍”到“不可忍”的性格发展脉络。
蔡怡:今天两堂课的特点:依据学情和单元任务,聚焦文本核心问题,体现语文课程本真特色。即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教师抛开芜杂纷繁的教学内容,比如小说的三要素,小说起承转合闭合结构等问题,第一节课定位在理解“在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这一作品特点,教学重点是师生分析在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中,通过步步被“逼“,理解林冲这个人物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的性格发展过程,这是教材“学习提示”中明确的教学任务,也是这篇课文作为小说这一问题最鲜明的特点。第二节课定位在分析揭示人物困境与突破这一主题。这既是这一篇小说鲜明的个性,也是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课文“林冲杀人”这一情节,从杀人顺序到杀人场地设计,深层次分析人物性格发展的原因。这是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深度开掘和思维提升。两位老师没有纠结单篇还是群文,而是实实在在着眼学情,聚焦语文真问题,把握教学新方向,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旨归。这样的教学定位,显示了两位老师对文本的尊重,对语文学科教学特点的尊重,对学情的尊重,也是对课程标准中“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任务群教学定位的可贵探索。教学的内容确定之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整堂课如何研,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关键。
通过本次师徒结对活动,为新教师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研究的平台,不仅积累了经验,更提升了教学技能。相信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们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再创辉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