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学习新课标,践行新理念”真正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我们推出系列英语学习活动观实践研究教学课例展评活动。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来自复兴区第三中学的王建芳老师带来的冀教版七年级下册Lesson15: Making a Difference。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其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需要学习和运用活动中。“英语学习活动观”既是一种语言教育观,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践行的教育理念。
我在进行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Lesson15: Making a Difference 课例设计时,坚持学思结合、学创结合、学用结合,探索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活动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分享一下具体流程。
Chapter 1(研读与分析)
Chapter 2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g-in
设计意图:利用真实语境,通过“学校生活”导入主题,与学生产生共鸣,创设情境,又通过预测任务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与语篇之间知识与情境的关联,引起学生本课学习的好奇心。(学习与理解)
Step 2: Pre-reading
设计意图:通过本人主人公人物介绍,初步掌握本文重点词汇,初步感知故事情节,听力训练,引导学生概括梳理文章主要脉络,帮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准确获取、梳理和记录关键信息的能力。(学习与理解)
Step 3: While-reading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阅读,利用回答问题、填表、推测猜想等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对情境的核心内容梳理、学习和内化关键句型与重点语言,为语言主题的输出做好铺垫。(学习与理解)
Step 4:Post-reading
设计意图:通过复述课文,仿写作文,小组展示对学生进行超越语篇,联系实际生活的引导,用所学语言和知识脉络描述事情,表达自己的感情,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迁移创新。(应用与实践、迁移与创新)
Step 5: Homework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层次化,既巩固基础知识,又拓深了主题,采访父母环节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深化了主题意义的教育。
Chapter 3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设计中,我紧扣新课程理念,在对语篇多角度、深层次研读的基础上,对语篇的研读从What 、Why 、How三个方面展开。教学设计目标紧紧围绕主题探究展开,围绕Hao Tongxin's school life 这一话题进行一系列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问题链的设置使活动逐层深入:回答问题、填表、判断、猜测、总结、讨论、展示等引导学生分析推断深层次信息,从而树立珍惜学校生活、努力学习、Make a difference的信念,最终达到教育目的。但是,本课层次的设计流畅度不够,情境化语言的组织需要加强,写作环节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支架,以助力学生内化运用,同时,在板书的设计上还有待提高。
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提出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可操作的路径,但要真正发挥好它的作用,还需要教师深刻认识及把握教与学的关系,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出发,深入地研读教材和不同的语篇,以意义探究引领,以语篇为载体,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引,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丰富活动形式。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更要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