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乐乐
创建于06-24
阅读 2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永远都不能割舍也割不断的文化血脉。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正是始终秉持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与其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才能绵延不断、历久弥新、影响深远。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继续秉持开放包容,融通中外、贯通古今,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的文化精华,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不忘本来,才能更好开辟未来。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和思想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促进外来文化融合转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龙岩市武平县城厢镇熊欣海)

阅读 2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