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区

贝倍优
创建于06-24
阅读 3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习收获

在今天的积木区活动指导培训中,我们学到了积木区的幼儿关键经验分为:搭建技能(堆叠,平铺,垒高,围封)和积木形状(长方体,拱门,大Y形,圆柱体)

活动开展:

确定建构主题☞制定建构计划(搭什么?和谁搭?用什么搭?)☞进行建构☞分享交流

材料的投放:小班幼儿以软积木为主

环境创设:示范

                  提示

                 分享

积木区

积木区现状:

        老师投放了各种形状的积木和插塑积木,还有生活中最常见的日常用品——纸杯,建构区的典型材料是积木,积木是由一个个标准的几何形构成的。

积木搭建常常需要幼儿之间相互协商、分工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如主动寻求对方在材料上的帮助和支持,共同商定搭建主题,实现分工合作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如何处理个体与同伴的关系,培养幼儿交往技能,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培养了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在区域游戏时,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的选择积木区进行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大部分幼儿没有搭建计划目标,只是在搭建的过程中边搭边自言自语说到我这是搭的什么,搭的什么,在游戏前脑海中并没有建构图,在建构的过程中孩子们也玩的非常快乐,但是等区域时间到了孩子们在收积木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满地的积木收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有的小朋友只是把自己玩的积木收完就离开区域了,有的小朋友收积木总是那么的慢。看到这种现象,老师给孩子想出了办法。先引导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的积木形状,然后让孩子们认识收纳箱上的标志,让孩子们学会图形分类,同伴分工,这样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活动开展

师幼一起确定搭建主题:

老师熟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内容,了解小班幼儿的建构发展目标,明确小班幼儿积木建构是以单元建构为主要建构形式。幼儿年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及了解经验不足,我们只能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单元式的建构游戏,如:单一的建构房子、火车、轮船、花园、动物园等,幼儿从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经过一学期的搭建,幼儿已有经验,并且搭建水平有所提高,可以尝试开展主题式的建构,主体建筑物建构好了后再建构辅助物体。如“我们的幼儿园”建构游戏,让幼儿用垒高、架空等方法搭建不同的高楼、滑梯,幼儿用围合的方法搭出幼儿园的围墙,再搭建假山、花园等。

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分析及调整

第一阶段游戏:

在搭建《我的幼儿园》之前,老师请小朋友们先画了画你心目中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里有什么?孩子们已有经验画出了自己的幼儿园。有大门,有教学楼,滑梯,沙池,大树…………孩子们想象力丰富,带着自己心中的幼儿园就开始走进积木区,开启了搭建之旅

启启说:我们一起来搭建教学楼吧,教学楼大厅那里有粗粗的柱子,我先用积木把他建起来。

孩子们尝试用圆柱体进行搭建,但是在搭建过程中,圆柱体比较细,四个圆柱体不能够架起教学楼。孩子们利用架空的搭建技巧反复尝试。最终以失败而结束。这时孩子们并没有放弃,随后孩子们一起商量,换个积木来试一试,于是启启小朋友拿来了“七字形”积木,积木架起教学楼地面的时候,孩子们惊呆了,哇,这次没有倒塌,太棒了。

佑佑:教学楼里有楼梯,有教室,很高很高。

华华:教学楼里还有楼梯呢。那我们的楼梯怎么搭建呢?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佑佑说:老师之前给我们讲过用厚长方形积木,台那样阶搭建就变成楼梯了呢。

妮珂:教学楼是建在围栏里面的,我们要用积木把它围起来。

初步发现问题:

在一个信任与被信任的游戏环境下,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搭建过程中,由提出问题“为什么搭出来的教学楼容易倒”开始,到四处检查自己的建筑,再到发现原因:柱子太细,摇摇晃晃支撑不住,再寻找积木继续搭建,这些恰恰印证了幼儿本身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建筑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设计,更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手,给予幼儿一个有准备的、被信任的环境,鼓励幼儿讲出来,做好倾听者。

第二阶段游戏:

通过上次游戏 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在搭建教学楼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倒塌?我们怎样解决?随后教师带幼儿看了示范作品图,教师又给孩子们讲解了更多的搭建技巧(如:架空,垒高,台阶…………)丰富孩子们的经验。

00:09

在搭建作品的过程中小宇和佑佑的合作意识非常强,他们动脑筋增加了楼房底部的支撑积木,利用架空的搭建技巧让教学楼建起来更牢固,运用了围合,垒高的搭建方法搭建了二楼平台,积累了游戏中的经验,遇到问题时能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他们的搭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在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模仿,相互沟通。

00:59
00:35

在搭建教学楼封顶的时候,佑佑小朋友发现长方形积木不够了,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后来他就向老师寻求帮助,一开始我并没有直接去给他解决问题,我说你自己想一想可以用其他积木代替吗?这时站在一旁的妮可小朋友走过来帮助他,妮可一边说一边做,你看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长方形,最后佑佑听去了妮珂的好办法搭建好了教学楼。

在科学领域形状与空间关系中,妮珂小朋友达到了台阶三: 认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识别常见图形的变式;探索图形之间的空间关系,能对图形进行组合。

小雨他一开始用三角形,平铺在地上搭建出了大山的形状,这是我问小雨你这是搭的什么呀?他告诉老师,我这是搭建的大山。然后我就追问了一句,平铺在地上的大山能爬上去吗?这时小雨就把所有积木从平面变成了立体。善于动脑筋的小雨很快就把大山搭好了。

在科学领域,科学情感与态度中,对自然界的态度从被动吸引到主动关注,随之产生的求知欲、探究态度从询问答案向自己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发展。小雨已经达到了台阶三喜欢接触新事物;提出各种科学问题;动手动脑探索物体和材料。

01:09

经过多次搭建活动后,小宇不满足于范例图搭建,他对生活中的事物更感兴趣,对见过、体验过的事物印象深刻,喜欢用搭建方式反映周围生活,虽然年龄小但很有想法和创造力,他把见过的小山也搭建出来,一开始小山由于搭建积木不紧凑,导致小山倒塌,他并没有放弃,然后利用长木板进行底面稳固,解决困难,能专注一件事情反复尝试到获得成功,说明她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坚持性。

在搭建滑梯的时候,小宇运用之前学过的搭建技巧台阶式搭建,搭建了滑梯上的楼梯还采取了递减的方式。

在科学领域,数学认知方面,小宇已经达到了台阶二关注并发现生活中的数量和
形状关系。

对于搭建长廊幼儿有明确的目的性,自由组合形成小团体之后,他们有分工、有合作,有的幼儿负责挑选合适的积木、有的幼儿进行“长廊”建构,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共同想办法。孩子们用圆柱体积木竖立做支撑,这样用桥式塔的方法很快就搭好了长廊。

教师支持策略:

1、给幼儿明确搭建的主题,激发幼儿搭建兴趣;搭建游戏前,鼓励幼儿制定计划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记录下来,先绘图,再搭建,让分工更明确、具体,避免重复搭建。 

2、重视游戏的分享,延长分享的时间,增加幼儿的经验;在建构的游戏体验中,幼儿共同制订和执行计划,引导幼儿与同伴进行协商、交流,并发展规则意识,促进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3、对幼儿搭建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4、引导幼儿多关注生活中的建构,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不同建筑和物体的特点;

5、注重游戏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成为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参与者。平行示范策略: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并用与幼儿相同的材料从事同样的活动,但是不与幼儿直接发生言行交往,不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而是利用自身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暗示的方式对幼儿的搭建活动进行指导。

阅读 3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