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推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遇见更好的自己
创建于2024-06-24
阅读 2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发表了《坚持以用为本 发挥人才效能》。文章指出,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破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因素制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坚持以用为本,精准高效配置,确保人才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大效能,积极搭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平台,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瞄准引才育才“切入点”。千秋基业 人才为本。要想打赢“人才争夺战”,就要视人才为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各级基层党委要以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为主体,采取刚性引进与柔性聘请“双轮并驱”的方式做好重点人才引进。要以回引优秀人才为目标,采取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专人定期联络等形式,积极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等活动,大力推介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以乡情为纽带吸引在外英才回乡投资、返乡兴业。

       培育用才成才“贯通线”。引进人才归根究底是为了用好人才,正所谓“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用好人才不能只用一把尺子衡量,应聚焦个体差异,寻找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个体优势的交叉点,提高岗位适配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人才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才九条”中多次提及人才保障工作,从组织关系调动、住宿起居以及物质报酬等多个方面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各级基层党委要树立人才意识,将不同技术能力、不同专业特长、不同岗位条件的人才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立足本地实际情况,依托产业项目“蓄水池”,形成“以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人才聚集”的良性循环,加快“产业+人才”融合发展、双向促进,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拓宽聚才留才“覆盖面”。 人才工作不但要“引得进”,更要“用得出”“用得好”“留得住’。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丰厚待遇留人,做到人才工作的“引用留”相结合。基层要想“拴心留人”,就要提升体制机制的“硬实力”,突破论资排辈,消除隐形台阶,畅通人才晋升机制,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时适当向基层倾斜,善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福利待遇,从落户安家、人才津贴、子女教育以及大病医疗等多个方面做好贴心服务,为他们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机会,做好典型选树、事迹宣传,提升基层人才的政治荣誉感和工作获得感,推动人才在基层“落地生根”。

 

阅读 2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