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科普

骨与关节康复一科报道员
创建于06-24
阅读 31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纤维肌痛(fibromyalgia, FM)是国内报道相对不多的一种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过程尚未完全阐明。其特征为广泛性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特定部位痛觉过敏和心身症状,如疲劳、睡眠障碍、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头痛和胃肠道功能障碍。

       纤维肌痛(FM)其实很常见,人群的平均发病率为2.7%,女性多发,女性患者人数为男性的3~10倍。新冠病毒感染后,很多人感到东痛西痛,化验又查不出什么异常,也可归类为纤维肌痛。病因尚不明确,许多躯体和/或情绪应激均可触发或加重症状。

      患者还可能有多种疼痛症状,包括腹部和胸壁疼痛,肠易激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盆腔痛、尿频、尿急等症状。

纤维肌痛的诊断标准:

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即可被诊断为纤维肌痛

● 全身性疼痛,5个区域中至少4个区域存在疼痛。

● 弥漫性疼痛指数(WPI) ≥7分且症状严重度评分(SSS) ≥5分,或弥漫性疼痛指数4-6分且症状严重度评分≥9分。

● 至少3个月内出现类似程度的症状。

● 纤维肌痛的诊断并不影响其他疾病的诊断,不排除存在其他重要的临床疾病。 


注释:

1. WPI是指过去1周内身体出现疼痛的部位数量,每个部位算1分,总分为0-19。

2. SSS是指过去1周内疲劳、睡醒后萎靡不振和认知障碍的分数以及患者过去6个月内出现头痛、下腹部疼痛和抑郁的总分,总分为0-12。

无=0分;

轻微、间断=1分;

中等、经常存在=2分;

重度、持续、影响生活=3分。

头痛:0-1分;

下腹部疼痛0-1分;

抑郁0-1分。

治疗:2016年EULAR修订的纤维肌痛管理建议明确中指出,纤维肌痛最初管理应集中在非药物治疗。如果非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可尝试个体化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多元康复计划等。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治疗纤维肌痛的药物相对较少,常用药物包括:阿米替林、环苯扎林、普瑞巴林、度洛西丁、米那普仑、哌替比索、加巴喷丁等,另外还有一些中药方剂。

       物理治疗分为两大种类,一种是以手法训练和功能治疗为主的运动疗法。另外一种是运用各不同的物理因子(光、声、热、冷、磁、电、水等)的理疗方法。其中运动疗法在纤维肌痛的治疗中备受推崇,研究表明,许多纤维肌痛患者通过锻炼和肌肉强化得到明显改善。

     还一些研究表明,饮食改变是有效的,对疼痛有积极的影响。一些纤维肌痛患者缺乏减少神经炎症和增强肌力的营养素。患者的疼痛和功能障碍随着低热量饮食、素食饮食或低发酵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FODMAPs)饮食等各种饮食的加入而改善。饮食改变对一些患者确实有积极的影响,如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和炎症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也显示了这些干预措施的效果。

阅读 31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