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黄河视界
舆图也叫舆地图,是古人对地图的称谓。舆的原意是车的底座,是用来承载物品的,就像大地能够承载万物一样,所以古人形象地将地图称作舆图,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清代。一张张泛黄的地图,深刻反映了黄河对中国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历史上黄河河道经改道、泛滥与治理而不断变迁,收藏整理研究好黄河古舆图,就是追寻黄河治理历程、记住那段历史;就是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就是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历史沿革中,黄河经改道、泛滥与治理而不断变迁,关于黄河治理的典籍、图册亦数量众多。而在这其中,绘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彩绘本《山东黄河全图》则是对山东境内黄河全图的呈现,尺幅大,也尤为珍贵。全图长275.2cm,高27.6cm,经折装,描绘了光绪末年山东段黄河河势及沿岸堤防埽坝情形。图首列河图表,标识图例,并注堤埝里数。图中黄河、防营、河汊、积水、大堤、界限、残堤、废埝、临黄埝、合龙处、干河、村庄、城、山等均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标识,反映了黄河南北两岸共长1450余里的地理情况,其中南岸堤埝共长545里,北岸堤埝共长674里,图注清晰,在清代水利史和地图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文章来源:黄河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