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是民生问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垃圾分类虽是小事,操作起来却并非易事。推广垃圾分类,要优化流程、强化激励。比如,上海于细节处改善体验,推进小区加装洗手池、自动除臭机、感应门;开发回收小程序,提供灵活、快捷的可回收物再利用渠道;推行绿色账户,市民可将分类行为转化为积分兑换礼品。如今,上海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率已稳定在95%以上。不弃微末、精准施策,瞄准分类操作痛点,多一分服务、减一些负担,有利于促进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
进行垃圾分类,其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填埋或焚烧的处理方式,其中难以降解的有害物质会导致土地、水源和空气污染,进而随着地球的循环而进入到整个生态圈中。实行垃圾分类可以有效减少垃圾产生量,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和焚烧量,从而减少废弃物污染,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有效节约资源。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垃圾不可避免,垃圾分类则可以在源头处将垃圾分类投放,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这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垃圾处理成本,还能使可回收物品创造新的使用价值。而且,在部分垃圾“变废为宝”之后,还可以极大减少垃圾填埋的占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还可以促进社会文明。垃圾分类可以让民众意识到资源的珍贵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其节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全社会推行垃圾分类,可以让更多人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人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进一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氛围。
目前,许多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式方法认识了解都不足,主观自觉性较弱;而且,部分地区的垃圾分类设施也并未能及时跟进,无法满足现实需求;而在分类之后,进行回收再利用的环节,资源利用率也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分类意识较薄弱。虽然目前各地都在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但由于覆盖面不广、持续性不够,导致仍然有一些民众未能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更不会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加之由于相关垃圾分类知识的缺乏,部分群众无法准确地界定垃圾的类别,导致其对于垃圾分类工作有心无力,索性“不分彼此”,混装丢弃。其次,设施保障待提升。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分类收集设施与居民分类投放需求不匹配,特别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设施仍不够完善,只能简单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而且,不少城市还只能做到在投放环节配备分类收集设施,分类运输系统尚未形成,不能做到有效分类转运,普遍存在混收混运现象。再次,资源利用不充分。垃圾分类主要是为了末端处置,将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但由于现有垃圾处置手段较为滞后,导致垃圾回收利用处置成本高、盈利点不清晰、经济效益差,未能形成应有规模的产业,各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仍然很低,使垃圾分类陷入“重形式、轻效果”的实践窘境。
面对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建立激励机制,提升群众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硬件保障;最后,还要加强技术研发,壮大产业发展,大力提升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高主动意识。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传播方式,从娃娃抓起,推出更多亲子活动,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带动更多家庭成员了解、参与垃圾分类。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例如探索建立“绿色账户”,以积分兑换物品或购物优惠券,激发人们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补齐设施短板。各地要科学合理布局不同场所垃圾分类收集容器、箱房、站点等设施,使收集能力与收集范围内人口数量、垃圾产生量相协调。同时,设置规范的垃圾分类投放标志,提升垃圾分类投放效果。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系统,合理确定收运站点、频次、时间和线路,配足分类运输车辆,防止“先分后混”“混装混运”。促进产业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快研究完善各种垃圾的相关处理规范,并及时建立政策保障机制,研究出台优惠补贴政策,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强技术攻关,提升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能力。推动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向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