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日般若6组第二次分享会

如是道
创建于06-23
阅读 3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于燕娜

我来分享一下我对第21章的理解:第一章当中f对须p提说。须菩提:你呀千万不要有这样一个观念,什么观念呢?你不要认为f在这个世界上说了法,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我说因为现在这个人虽然学了f法,听了f法,但是他不能理解我所说的f法,他没有懂,所以说我说法这是错误的呀。

比如我问一个人,你吃饭了吗?他会说你这么关心我,连吃饭这件小事都在关心我,我对另一个人说,你吃饭了吗?这个人会生气的说你是不是在嘲笑我?明知道我没钱,还问我有没有吃饭。我在跟另一个人说呢,同样的话,他会说你这个人真是假惺惺。我们虽然说的是同一句话,但是每个人的理解却是不同的。f说他所说法的本意是让众生听了不要去着相,不要抓住他说的不放,法如茷喻者法上应舍。

尹丽老师分享:

       我来谈谈我对须菩提这三个字的理解:他是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长者鸠留之子,出生于婆罗门教家庭,后因受f教影响而出家成为f陀的弟子。须菩提的智慧和修行深得f陀赞赏,他在f陀的说法会中经常担任主要角色,尤其在《金刚j》中,须菩提提出问题,显示了金刚般若法门的重点在于讲空。

须菩提被视为善解空理的典范,他的修行和实践体现了佛教中“空”的概念,即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不应执着于任何事物。他的生活和心境体现了恬淡自在,即使在面对毁谤和讥嘲时,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容。

此外,须菩提在乞食时总是选择去富有的人家,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f教教义的实践和对生活的态度。

销金老师分享:

       看到群里发的视频,说的是笔的故事。拿出一支笔来,让我们人观察它就是一支笔,是一种能够书写传递信息的笔,那么如果给一只狗看,狗会觉得它就是一个玩具。从这个故事当中让我看到我们对事情产生的看法,并不取决于笔的本身,而取决于我们自己。就像这个世界并没有改变。而是我们的心改变了。如果我们想看到的,感受到的,听到的都是美好的。那么就要先改变我们自己,我们要有一个正向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朱莉老师分享:

我谈谈我对一合相的理解:一合相就是意味着众尘和合而为一的世界。这个概念强调世界的本质是空的,微尘并不真实存在,但众生因为不了解这个真相,错误地认为它们是实在的。一合相的概念旨在揭示,无论是执着于世界的实在性还是虚无性,都是不合理的。在f教中,一合相也被解释为同一的元素合成世界,或者与“大一”(绝对真实的理性、本原)合一,如同道教所言的“与道合一”,以及f学所说的与真如相契合。

丽萍老师分享:

  每当我们念到回向文的时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我的脑子里都会冒出一些念头:“光凭我们早上共读了一下《金刚经》这么一点点行为,既没有理解全文的要义,又有没有在生活中实践其智慧和真理,能够真正产生出多大的功德呢?我认为读一读这《金刚经》是不够的。接下来,我就希望能够吸收到大家的能量和智慧,能够深入的理解金刚经的要义,并把其中的智慧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2.我们每个人看待同一件事物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角度,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联想到了我在线下共读《大学》的一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听到了不同的小伙伴们对我说的不同的话,让我明白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说法,想法,原来是由于我们本身这面镜子所折射出来的。

为此,我又想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位老师,他讲过一句话。——“人在说话,话在说人。”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人好像是在说话,但其实,这个话反过来,印证了我们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我们的境界,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的意念,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感受,甚至我们的背景成长经历等。我们看似在说话,但其实“话”折射出我们是怎样的一个自己,折射出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折射出我们是一个怎样的镜子。

我又想到一句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处惹尘埃呢?是我们本身这面镜子惹了尘埃,我们只有勤擦拭我们自身的这面镜子,减少积累的灰尘,才会渐渐映照出事物本来的样子。好,今天我的分享到比完毕,谢谢大家聆听!

阅读 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