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任务:《卫星运行时间》

Purple
创建于2024-06-23
阅读 3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主讲人:20221021201 黄姝林

指导教师:马奋芹

子虚拟教研室组员:黄姝林,叶梦婷,王思颖

小组研讨、撰写教案:

       首先我们根据教学需求和问题,确定本次研讨的主题,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其次小组成员独立进行资料查阅、案例分析、教案设计等工作,形成初步的教学设想。最后小组成员集中进行研讨,分享各自的教学设想,通过讨论、辩论、示范等方式,对教学设想进行深入剖析和改进。

       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积极参与,充分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在讨论开始前,我们首先明确了讨论的目标,即深入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卫星技术中的重要性。在讨论开始之前,我对于卫星运行时间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的概念。但在与小组成员的深入交流中,我逐渐明白了其背后的复杂性和精密性。例如,我之前从未想过卫星运行时间会受到地球自转和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这些细节的发现让我深感天文学的魅力和挑战。

       除了知识上的收获,这次讨论还让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我们相互补充、共同探讨,最终达成了一致的认识。帮助对方完成教案和说课稿、试讲稿,我们互补互助。这种合作的精神让我深受启发。我意识到,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只有与他人紧密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这次讨论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在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有时候,我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因为缺乏相关知识而无法参与到讨论中。这些不足让我感到有些沮丧,但同时也激发了我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动力。

教案

一、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二、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乘法算式中数据的特点,感知不同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之间的关系。

2、在解决“卫星运行时间”的简单实际问题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道理,体会并读懂多种算法,发现不同算法之间的联系,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在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分析推理能力;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4、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学习内部动机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难点:定为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发现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我主要运用情景创设法、讲授法、引导探究法、小组合作教学法。

学法上:主要使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及练习法,整节课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练习本、尺子

七、教学过程:

1、图片情境、问题情境:

设置预习单方式要求学生寻找有关人造卫星知识,通过出示卫星运行时间图片,询问学生预习结果从而引出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教师通过提问绕地球2圈、10圈的时间算式横式原理引出绕地球21圈时间算式横式的原理。

2、自主探索,集体交流:

(1)估算环节、独立思考:为了让学生对这道算式的积的大小有个感知,我首先让学生独立估一估,然后集体交流。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可能会用以下方法估算:①110×20=2200(分);②120×20=2400(分)。学生估算时思考估算结果应该比准确结果大还是小,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出:114×21 的积肯定比 2200多,比2400少。学生通过独立估算绕地球21圈的结果引出绕地球21圈的时间范围,确保后续计算的精确值。

(2)小组合作、掌握算法:请学生结合以前学习乘法的知识来试着解决。看谁的方法多!学生根据已有学习经验,有一定的类比迁移能力学习新知。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促进个性化思考,对一些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帮助。完成后小组交流、集体分享,经过回忆、讨论,大部分学生会用下列方法算出来:

①拆数法:将21分解成了20和1,利用以前学习的三位数乘整十数来计算,最后再相加。②转化法:将21转化成7乘以3,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来计算。③列表格:表格第1行把114分成100+10+4,第1列把21分成20+1,列表格后分别计算再相加。④列坚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思考如何计算绕21圈的精确结果,老师将学生所用方法(拆数法、表格法、转化法、列竖式)出示在屏幕上进行点评,并讲解三位数乘二位数的竖式算法,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提出来共同讨论,我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质疑,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有助于理解算理。对于竖式,进行补充提问:228的8为什么在十位数,左侧式子和右侧式子有什么不同。最后出示算理,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3)巩固练习:出示题目让学生巩固练习。

3、课堂小结、视频升华:通过出示关于我国发展视频,邀请学生分享感受,培养学生三观,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4、课后作业:练一练

八、板书设计:

说课ppt:

试讲ppt:

02:36
07:14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解方面表现得相对较好,语速、时间把握也很适度。在试讲的过程中,有些许的紧张导致有时无法注意到教师仪态、提问学生、过渡语的运用等方面。本次期末任务中,我的板书书写速度较慢,需要再加以练习,试讲过程中在与学生互动的方面还需要加强,课文内容还不够创新。我也过于专注于教学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这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参与感和兴趣。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的行为创设,鼓励他们提问和发表观点,同时我也会更加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通过这次期末任务,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我们应该在大学时期加强我们的专业技能,找到我们的教学风格,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自我评分 85

阅读 3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