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取款诈骗案例涉及不法分子利用慈善捐款为诱饵,通过虚假慈善活动或伪造慈善组织名义,诱导受害人转账或捐款,从而达到诈骗的目的。这些案例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作案时间:通常发生在社会关注度高、需要社会援助的特殊时期,如疫情期间或自然灾害发生后。
作案对象:主要是有爱心且富有社会责任感但警惕性较低的人群。
作案手段:主要利用网络手段进行诈骗,包括发送事前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利用受害人的善心伪装为熟人骗取其信任等。
具体案例包括:
疫情期间的诈骗:不法分子打着募捐的旗号实施诈骗,通过社交媒体、短信、QQ群等渠道发布虚假募捐信息,诱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链接进行捐款,随后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信息或直接骗取资金。
旧物捐赠回收诈骗:不法分子伪造慈善组织APP或小程序,通过宣传可以做公益又能赚钱的方式,诱导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打款,最终发现无法提现而受骗。
“慈善”捐款诈骗集团:一个50 人的诈骗集团以“慈善”捐款为诱饵,通过电话和QQ诱导受害者汇款,最终发现款项已被转移并取空。
“公益慈善”理财诈骗:不法分子通过假冒的慈善网站进行理财诈骗,通过小额盈利的提现诱使受害人追加大额投资,最终导致资金损失。民警通过发现网站漏洞帮助。
防范此类诈骗的措施包括:
市民在进行慈善捐助时应认准正规捐赠途径,可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查询慈善组织及公开募捐备案信息。
不要轻信陌生人,遇到类似“爱心公益”的敏感词汇时要提高警惕,避免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
在进行任何形式的网络捐赠或投资前,应先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核实,确保活动的真实性。
通过这些案例和分析,可以看出慈善取款诈骗的手法多样且不断更新,公众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成为此类诈骗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