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基幼儿园科学教研活动
——顶技

美友68050000
创建于2024-06-23
阅读 34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起源

       自从我们班开展了《我们身边的科学》主题,里面有一节课叫《有趣的陀螺》,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就开始疯狂炫陀螺,他们用各种材料来代替陀螺。甚至为了抢一筐可以变陀螺的玩具,开始争吵。不管老师怎么制止,不让再转玩具,他们还是控制不住去转动手中陀螺……

活动开展叙述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前期准备、探索操作、集体研讨、总结反思。

一、前期准备

现象分析

      对于幼儿这样的行为,我发现制止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老师嗓子喊破了,他们照样是自动过滤老师的话。所以,帮助他们拓展更多的知识满足好奇心才是核心。于是,我开始考虑如何去帮助幼儿更深入地探索与陀螺相关联的科学活动。

活动题材原定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决定将陀螺转动的相关原理进行拓展转移,首先陀螺之所以能旋转而不倒,是因为它快速旋转产生的角动量帮助它抵抗了重力造成的倾倒趋势,通过进动保持了动态的平衡。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滑冰时,通过快速旋转可以更容易地保持平衡,不易摔倒。所以我划出了新活动的重点词——平衡,设计了一节关于重心和平衡的活动课——《顶技》。

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我制订了本次的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在探索的过程中,观察发现、大胆质疑,发现并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在顶技游戏中感知不同形状的纸板都有平衡点,能用铅笔顶起纸板并保持平衡。

情感目标:培养坚持探索、愿意表达,安静倾听的学习品质。

二、操作探索

      本次活动一共请了三个班的小朋友上课,每次活动会有两次探索游戏的机会。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与体会。

      在第一次游戏探索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大部分孩子能够准确找到平衡点,做好标记。个别幼儿有困难,老师给予了帮助,他们也很快完成了任务。

      在第二次游戏探索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很多孩子出现了困难,并且开始着急了。 

      最后一次活动,我对前两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正,并且用手机直接记录幼儿操作实况,放到一体机上,更深入地帮助幼儿总结寻找纸板平衡点的要领。

      简单小结:

      在分享交流环节,幼儿回顾过程,分享经验,这也是发展探究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的过程。此环节的探究体验给幼儿带来乐趣,开来挑战,带来专注,带来经验。

三、集体研讨

      每次活动结束,我们都会进行集体研讨,总结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反思

本次科学教研中,所有听课的老师给出很多宝贵的建议,我也学到了很多。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明确我们要以幼儿为主体,老师适当引导,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孩子,同时一节好的教研课必须一次次的磨合与改进。

心得体会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在幼儿遇到困难时候,老师要做一个旁观者和支持者,而不是说教者。我试着鼓励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幼儿的课程源于兴趣,基于生活,始于问题,学科学是为了更好的运用于生活。通过适当的帮助幼儿学会了探索及调整,他们迁移运用新建立的经验,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方法,在打破认知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巩固经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阅读 34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