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有效推进我园大班数学小课题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自制数学玩教具的能力,丰富我园数学区域有关于自然测量的操作材料,培养幼儿数学逻辑思维,提升大班幼儿自然测量能力,2024年6月24日,我园开展了大班自然测量数学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
评比活动前,各位老师参考文献、书籍,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数学核心目标,并观察、分析大班幼儿数学经验发展现状,根据幼儿需要,遵循“科学性、趣味性、层次性、操作性、创新性”的原则,利用废旧材料发挥创意,制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寓教于乐和操作性强的自然测量玩教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创意分享
在王小妙副园长的主持下,评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王东琼园长、王小妙副园长、秦琪副园长担任评委。
评比现场,老师们用清晰简练的语言逐一对自己制作的玩教具名称、教育目标、制作材料、具体玩法等内容做了详细介绍和现场演示。
《动物停车场》
名称:《动物停车场》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学会用连续排列测量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体验测量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具体玩法:根据车子的大小为小汽车用积木制作一个停车场。积木的搭建高度必须与小汽车的高度一样高且宽度与小汽车一样宽。搭建完毕后请幼儿用记录卡登记不同小汽车的高度和比较停车场的宽窄。
玩法延伸:根据孩子们的需要,后续可以把玩具换成给小动物盖房子系列游戏。
《我会测量》
名称:《我会测量》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用连续排列、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测量物体。
2.能够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体验测量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制作材料:记录表、测量工具(吸管、彩笔、雪糕棒)、测量物图片、可擦笔。
具体玩法:
第一部分:根据教师提供的测量物,幼儿自行选择一种把其贴在记录表上,选择教师提供的其中一种测量工具,用学过的连续排列、首尾相接的测量法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用符号和数字进行记录。
第二部分:幼儿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测量物进行测量,自由选择测量工具,用连续排列、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并用符号和数字进行记录。
玩法延伸:在幼儿掌握以上两种测量方法后,再延伸到测量的反向关系。(同一测量物,选择的测量工具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不同的测量物,选择的测量工具相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动物测量师》
名称:《动物测量师》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学会用目测法、连续排列测量法、首尾相接测量法测量目标物。
2.能用适宜的工具进行曲线测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测量结果。
3.乐于参与测量游戏,体验测量游戏带来的成就感。
具体玩法:
1.操作卡1,用目测法判断出动物尾巴谁长谁短,按照尾巴从长到短的顺序将动物们粘贴排列出来,并用数字注明尾巴有几片叶子长。
2.在不同的动物降落伞下线条处用连续排列的方法一个接着一个排列好回形针,将回形针的数量用数字注明在相对应的括号里,按照降落伞从高到矮的顺序将动物们粘贴排列出来,并用数字注明降落伞有几个回形针长。
3.用方格作为测量工具,运用首尾相接测量法一边测量一边做标记,量出不同动物去学校的路线有几个方格长,将方格的数量用数字注明在相对应的括号里,按照路线从近到远的顺序将动物们粘贴排列出来,并用数字注明不同路线有几个方格长。
4.用毛线作为测量工具,量出不同动物去学校的路线有多长,将量好的两条毛线起点对齐后拉直,判断出哪条毛线代表的路线最远,将路线最远的小动物贴在操作卡指定位置。
玩法延伸:
操作卡5,选择教室里的任意材料做为测量工具,去测量任意物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好自己的测量结果。
《动物量身高》
名称:《动物量身高》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学会用连续排列测量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并根据测量结果把物体进行排序。
3.体验测量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具体玩法:
1.先用彩色积木用连续排列法量出在每个小动物的身高。
2.在操作卡上记录彩色积木量出的动物身高,并记录结果。(可12个动物记录一次结果,也可以按照相同动物记录结果)
3.记录结果后把动物按照高到矮或者矮到高的顺序排列出来。(可12个动物排一次高矮,也可以按照相同动物排列高矮)
玩法延伸:根据孩子们的经验和能力提升后,可让幼儿找相同属性的物体进行比较高矮和记录结果。
《我会测量》
名称:《我会测量》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能够通过测量比较物体之间的长短。
2.能够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体验测量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
具体玩法:
1.通过操作卡上的格子数量记录物品的长度有几个格子长。
2.将结果写在操作卡后面的格子里。
玩法延伸:自行制作一个测量工具,测量现实中这些物品的具体长度。
《有趣的测量》
名称:《有趣的测量》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学会用连续排列测量法测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3.体验测量带来的快乐与成就。
具体玩法:
1.每张页面都有不同蚂蚁和蜘蛛的爬行轨迹,请小朋友用彩色积木沿着蚂蚁和蜘蛛爬行的起点用连续排列法摆放彩色积木。(注:一个跟着一个,沿着直线排列、不重叠排列。)
2.在最后的格子里填写上彩色积木的数量。
玩法延伸:可让幼儿自行绘制爬行路线,请幼儿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和记录。
《我会量一量》
名称:《我会量一量》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能用自然物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初步了解直尺的使用方法。
2.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认识长度的基本单位。
3.萌发对测量的兴趣。
具体玩法:
1.在纸面教具中用连续排列测量法测量被测量物,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2.也可拿一个回形针用首尾相接测量法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拿出纸面教玩具我会用尺量。观察测量物对应尺子上的数字,把教具上提供的正确答案圈出来。
玩法延伸:根据幼儿能力的提升玩法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少个操作或者圈出多少个正确答案。
《有趣的测量》
名称:《有趣的测量》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了解测量,知道测量的基本方法。
2.通过实际测量操作,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仔细测量、准确记录的好习惯。
具体玩法:
1.直接记录测量的结果。比如铅笔多长呢?数一数并记录下来,然后找对应的序号验证卡进行自主验证。
2.首先看测量工具的初始非零读数,接着进行测量操作,得到测量结束时的读数。然后用测量结束时的读数减去初始的非零读数,所得差值即为物体的实际测量值。例如,使用尺子测量一段长度,尺子初始刻度在 2 厘米处,测量结束时尺子刻度在 8 厘米处,那么物体的实际长度就是 8 - 2 = 6 厘米,最后找对应的序号验证卡进行自主验证。
3.操作前先找出对应操作纸、操作单,整条摆放或依次摆放测量工具,例如先用绿色的测量工具测量小女孩到停车场的距离,然后把结果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把所有的测量结果记录完后,最后找对应的序号验证卡进行自主验证。
玩法延伸:
可以测量教室里任意物品或测量出的物品可以进行比较长短。
《我会测量物品》
名称:《我会测量物品》
适宜年龄:5—6岁
教育目标:
1.对测量活动感兴趣,体验测量在生活中的有趣和有用。
2.能运用不同自然物进行测量并记录,感知量具长短气测量结果的关系。
3.知道测量的作用,,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
具体玩法:
1.看图测量、例如图中的铅笔多长那么小朋友们自己找出相应的数字,填字在格子里。
2.学会怎么去看图得知测量的数字后,小朋友可自行拿软尺找物体测量并把得出的结果写在测量表上。
总结交流 以研促教
讲解环节结束后,老师们纷纷上台进行试玩,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借鉴经验,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接着,评委们针对每位老师的作品进行详细地点评。评委们对各类作品中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还从教育目标、数学操作材料的适宜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改进的方法,使得本次评比活动更有温度、更有意义。
最后,王东琼园长对本次数学自然测量为主题的自制玩教具活动进行总结,她点赞了老师们用巧手制作出的一个个形象美观、色彩鲜艳、造型新颖,构思巧妙、玩法多样的玩教具。但是,检验玩教具的实用性和体现教育价值主要在于幼儿,评比结束后,这些玩教具要全部投放到大班数学区域中,让幼儿充分地去操作、去探索,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幼儿操作材料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让材料与幼儿的数学自然测量能力发展紧密联系。
进班观察 走进儿童
课题教研小组成员进班实地观察孩子们操作教自然测量玩具材料情况。
结语
此次自然测量数学自制玩教具评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一个彼此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拓展了教师自制自然测量数学玩教具的思路,提升了专业水平,同时也为幼儿获得自然测量数学核心概念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更多有趣、有用的操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