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一忠
在会同城南三十里的龙坡村,有一个叫白社的自然山寨,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白社是李白流放夜郎结社的地方
据白社村民介绍,在盛唐时期,李白因政治风波被流放至夜郎,来到会同,在龙坡村的白社结社,与当地的文人雅士交流诗词,畅谈天下之事。人们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敬仰有加,为了纪念他的到来,自此以后,他们便把这地方叫白社,这个村寨也因而得名白社村。
在这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李白真的遭遇过流放夜郎之劫吗?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他的诗篇如同他的人生一样,充满了豪放与不羁,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又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然而,李白的人生并未因此而一帆风顺,李白也曾遭遇过流放。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帝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李白,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此时正在庐山一带隐居。面对国家的动荡,他心中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白做出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决定——他接受了永王李璘的邀请,加入了其幕府。
李白本以为可以通过永王李璘的力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他并未料到,这一决定会将他卷入皇权之争的漩涡之中。李璘虽有雄心壮志,但最终却因谋反失败而被杀。而李白,作为他的幕僚,也因此被牵连,被下浔阳狱,不久后被流放夜郎。这一年,李白已经五十八岁。
在流放途中,他饱尝了人生的艰辛与苦涩。然而,这位不屈的诗人并未向命运低头。李白的《春滞沅湘有怀山中》“沅湘春色还,风暖烟草绿。古之伤心人,于此肠断续。予非怀沙客,但美采菱曲。所愿归东山,寸心于此足”。这是他流放途中写下的诗篇,此诗所写“伤心”“断肠”的表达他流放时心情,但他不会学屈原投江而尽,而要享受大自然的美,所愿归隐“东山”。在流放夜郎的一年零三个月中,李白经历了许多磨难。然而,当他得知自己被朝廷赦免的消息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欣喜与激动。他即刻找到一只前往江陵的小船,顺流穿行于三峡之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充满了李白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诗人气质。
“然礼失而求之于野”,白社的来由真如村民说的源于李白?明朝会同知县郭丕显(山东曹县人)著的《修理城隍祠记》提供了史料依据:“会同,古三江地也。在唐为夜郎境,李谪仙太白曾结社于此”。《会同县志》建置志也有载:“夜郎古巷,文庙前”。清康熙己未进士、湖南辰沅道副使赵作舟《会同县》诗云:“巫山潭接九溪通,溪水沿洄路不穷。白社青陂知近远,钟声鸟语半山中”。这些记载将我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夜郎时代,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文化氛围和历史气息。会同在唐朝时期称朗溪县,于贞观八年(634)析龙标县置,朗溪县县治在渠水河东岸的东城,包括今洪江区和靖州、会同、通道县地、又错入贵州境。由此看来,会同古为夜郎境,位于当时龙标的西南方,属于夜郎东方边沿地带。
李白在会同白社结社的经历无疑是他的流放夜郎时的一个不起眼的点。查阅清乾隆本《会同县志》,的确有“白社”的来历记载:“白社,唐李白流放夜郎时于此结社,其地因以为名”。乾隆本《会同县志》又载:“梁山,治北上三十里,唐李白游其巅,手引一泉吸之,清凉甘美,久而不竭。俗名凉山”。可见李白首先就到了夜郎东边的会同,在会同的足迹并不止白社,还到了相距白社七十里的今堡子镇雷坡的凉山,几乎跨越了会同南北全境。这不仅展现了李白滞留会同行踪足迹,又为会同的山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
白社是历代文人墨客凭吊李白的胜地
白社,因其李白流放夜郎结社,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这里不仅是自然风光的胜地,更是文人墨客追寻先贤、寄托情怀的精神家园。《会同旧志汇编》记载,曾经有众多文人雅士便纷纷来到白社,凭吊唐代诗仙李白,他们缅怀先贤、抒发情感,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清朝会同教谕张华烘在《重修金龙山宝顶记》中曾深情地写道:“南望白社、华峰,穆然想李青莲之流风,魏了翁之遗韵焉。”他站在金龙山之巅,远眺白社,仿佛能够感受到李白那飘逸的诗风和魏了翁的遗韵。这段话不仅展现了会同的自然美景,这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更将读者带入了对李白等历史人物的深深怀念之中。
清朝庠生唐舜的《白社山赋》更是将白社作为文人墨客凭吊李白之地的特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写道:“胜地时有,文人不凡。天生慧业,秀绝尘寰。每临水而登高,辄酒社而诗坛。惊八叉以成咏,逞四座之雄谈。稽锦心与绣口,怀李白之奇男。”“结盟会以飞觞,校诗文于好友;白社因此名山,盛事传于不朽。嗟夜郎之贬窜,远流谪于天南。”在这篇赋中,唐舜不仅展现了白社的自然风光秀丽,更展现是文人墨客交流思想、切磋诗艺的热闹场景,更将李白作为文人墨客心中的楷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清朝林基岳的《白社山怀古》则表达了对李白流放夜郎的深切同情和对白社美景的赞美。他写道:“斗酒曾闻诗百篇,夜郎流徙忆当年。文章到处逢知已,潇洒由来号谪仙。”林基岳通过对李白的追忆,表达了对白社这片土地的敬仰之情。
清朝雍正年间山西偏关令梁嘉瑜在《岩屋山赋》中也对白社进行了赞美:“白社浮苍,青萝叠翠,既飞山兮巧若画图。”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白社的自然风光,将其比作一幅美丽的画卷。
清嘉庆三江讲席张华琳在《游白社怀古》中则表达了对李白才华的敬仰和对白社变迁的感慨:“我从白社游,晓踏青茵路。白也无敌才,当时几人遇。”他通过游览白社,感受到了李白那种无人能及的才华和魅力,同时也对历史的变迁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会同县廪生梁嘉玖的《白社山望晴岚》则进一步描绘了白社的美丽景色和文人墨客的凭吊之情。他写道:“迁客传遗迹,晴岚一望赊。渐迷樵子路,旋抹野人家。酒舍空啼鸟,诗坛遍落花。满怀凭吊意,惆怅夕阳斜。”这首诗通过描绘白社的山川景色和文人墨客的凭吊之情,展现了白社作为文人墨客精神家园的独特魅力。
这些历代诗文,他们用笔墨记录下了白社的美丽景色和深厚文化底蕴。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白社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白社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感和记忆,成为了一个连接历史与现实、文化与自然的桥梁,成为了文人墨客和游客心中的圣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出自会同
翻开《会同县志》康熙十二年本卷七,令人惊奇的是,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竟然也是出自会同。县志艺文志中的《白社传》记载:“会城南三十里许,有白社。旧志载,李白谪夜郎经此结社。按少伯王昌龄谪黔阳尉,白寄诗云,‘闻道龙标过五溪’,夫龙标距白社仅百里,因社相联,故闻而邮之,此诗之可据者。故白社名区,人传而事亦传也。但稽之史不书。史不书而会之乘书之,不惟社以白名,而白以社存。第未识当日赋百篇携斗酒而同社饮者,伊何人与?大要皆隐君子也。敬业乐群,曾肄习于斯。故至今有习家村”。《白社传》作者为明朝林定栋,县志《宦业门》载“林定栋,崇祯间岁贡,官四川屏山令。抚院称其才优守洁,政简刑清”。林定栋是在四川屏山任县令的会同人,他查阅了旧志,也进行考证。“闻道龙标过五溪”的诗出自会同,他担心家乡县志“不书”,才特为白社立传。
依据林定栋的《白社传》和李白、王昌龄的相关资料,重新解读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经过会同县时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以及这些诗篇背后的情感与故事,却令人豁然开朗。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他的七绝与李白齐名,被后世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但他一生官场不顺,命运多舛,多次被贬谪。好在他有许多至真的好友,李白、孟浩然、王维、王之涣、高适、常建等与他交情极深,都在他的诗中出现过。天宝七年(748),他再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在这里留下了“一片冰心在玉湖”千古名句。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比王昌龄小三岁,友谊深厚。744年,王昌龄由岭南北归,途径巴陵,认识了李白,二人一见如故,王昌龄写了《巴陵送李十二》“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一诗送李白。
天宝十五载(756),王昌龄离开龙标,还乡路经亳州,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害。恰巧第二年(757年)李白因加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事件,受牵连被捕,被流放夜郎。在流放夜郎的途中,听说是经过了他的好友王昌龄曾谪居的龙标,想到不久前王昌龄又突遭变故,不幸被杀,他深感悲痛。他如今流放经过的龙标,已是自己与好友生死两重天,他触景生情,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他以杨花落尽、子规啼血的凄凉景象,寄托了自己流放夜郎遭遇和对好友的不幸和无限哀思: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已经过了您生前被贬地龙标和五溪。我只能把我忧愁的心思遥寄给空中的月亮,希望明月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我流放的夜郎西面来。这首诗,这几乎是痛到骨髓的人与灵魂的告白,不仅表达了李白对好友王昌龄的深深怀念,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全诗:
扬州花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个版本将首句的“杨花落尽”改为“扬州花落”。是有人特意对这首诗动了手脚,意图很明显,就是指明这首诗是李白在扬州发出的。殊不知王昌龄谪居的龙标近,在沅水江畔,李白流放地夜郎西远,已经进入沅水支流,“随风直到夜郎西”去了,不是吹过头了吗。
可见,四川屏山令林定栋作《白社传》是经过严谨的考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