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镇第四小学“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系列活动——幼小衔接初体验 合力共筑成长梦

创建于2024-06-21
阅读 154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幼小衔接,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既是幼儿园教育的结束,又是小学教育的开始,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不仅仅是知识的衔接,更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

      为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促进园校科学幼小衔接的成效。帮助幼儿园毕业生熟悉小学环境,了解小学生活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6月24日,大雁镇第四小学同大雁镇第二幼儿园联合开展了“幼小衔接初体验 合力共筑成长梦”活动。孩子们怀着期盼、喜悦、好奇的心情,开启了参观小学校园之旅。

快乐启程!

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们行走在美丽的四小校园里,高大的教学楼、绿树成荫的生态园、丰富的图书馆、神奇的实验室……处处美丽而新奇。迫不及待想去看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参观了操场、综合楼以及教学楼,到处呈现的景色与幼儿园大不一样,准新生们异常兴奋。

参观教学楼

      六年二班小讲解员们分楼层介绍了班级走廊文化,11个教学班11种文化呈现:传统文化、编制技艺、剪纸艺术、民族文化传承……走廊墙面的布置是每位班主任和学生及部分家长的共同的智慧结晶和创造,是学校“双减”政策下的成果,学生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体现,是家校共育的体现。给参观的老师家长及小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书法教室,张老师告诉小朋友们书法室是同学们上书法课和书法课后服务活动的地方,希望小朋友们能够热爱书法,积极参加书法社团并写出更多更好的书法作品。

      小朋友们参观学校展厅,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十分喜爱。

      小朋友们来到美术教室,李老师告诉孩子们每周一学生们都会在这里进行国画课后服务活动,如果小朋友们喜欢国画,就来画室学习绘画,她将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感受国画的快乐!

      风雨场馆是学生在恶劣天气上体育课和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地方,我校的特色体育项目是足球、冰球和软式曲棍球。聂世军老师为同学们科普了冰球和曲棍球的操作方法,小朋友们也有模有样的操练起来了。

00:06
00:06

      孩子们通过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近距离了解了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减少了对小学的陌生感和神秘感,感受到了小学校园生活的美好。 他们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并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而努力奋斗。

      在科学实验室里,柳青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实验器材,小朋友们都成为了爱科学的好少年。

      来到音乐教室,小朋友们坐在小凳子上和老师进行互动,听着优美的音乐十分开心。

      小朋友们参观了我校的微机室,我校是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应用试点、教育部网络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计算机课后服务为同学们开设编程课程期待小朋友们踊跃参加。

     小朋友们参观图书室和图书阅览室。大刘颖老师为大家进行讲解,并欢迎小朋友们来到小学后常来图书室看书。

      科技实验室赵老师热情而耐心的给小朋友们科普着科技社团的内容,并展示了无人机表演。小朋友们流连忘返,很久都舍不得离开。

     小朋友们来到了心理室看到了喜欢的沙盘。

      小朋友们参观了学校卫生室和饮水系统,卫生室贾老师告诉小朋友们学校卫生室备有简单急救措施,小朋友们遇到轻伤可以来到卫生室。饮水机旁边,王校长跟小朋友们讲述学校饮用水是经过过滤的纯净水,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学校荣誉墙旁,王彦丽校长给小朋友们做总结讲话。

00:55

      成长就是相遇,对孩子而言,小学是一个陌生又充满期待的地方,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幼儿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离别时小朋友们向我们挥手告别,期待我们再相会。

离别时刻

      初入小学校门孩子们纷纷发出感慨。孩子们第一次和小学相遇,零距离接触,对于这充满多样性的校园环境以及小学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发现,小学的环境与幼儿园相比较,有着显著的差异。

01:12
00:43

      此次参观小学活动,为孩子们顺利进入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雁镇第四小学和大雁镇第二幼儿园也将继续加强合作,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01:20

       助力始于心,衔接始于行。此次活动为幼儿园、小学的双向衔接架起了交流的桥梁。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度。希望九月的你们,满怀热情,步态从容加入我们的队伍,孩子们,加油❤️

       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大雁镇第四小学将继续强化衔接意识,将入学适应教育纳入一年级教育教学计划,更新教育教学模式,努力为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孩子搭建成长适应的阶梯,帮助他们逐步适应转变。

阅读 154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