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生物学理解 及其它

妙妙
创建于06-21
阅读 2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情绪的生物学理解及其它
我们的语词库中,有很多描写情绪的词,比如快乐、喜悦,悲伤、愤怒,以及处理情绪的词比如压抑、控制、接纳、升华等等。情绪是我们的存在状态,犹如光以波的形态呈现,而我们心理世界的起伏,被体验为各种情绪。情绪也是人类的资源库,它使我们的生活五颜六色,带给我们激情和奋斗的动力,它也是人类彼此了解、交流的工具和手段。
情绪有三个特征:内在体验、外部表现、生理唤起。“喜怒哀乐”是内在体验、“喜笑颜开”是外部表现、“心跳加快”是生理唤起。情绪带给我们的作用非常复杂,它在心理空间中就好比空气在地球大气层一样,无处不在,弥漫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
从人类文明起始阶段到现在,关于情绪的探索从未曾停止。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助推心理学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发现,心理活动可以激活相应的脑区;反过来,激活相应的脑区,可以带来某些相应的体验。比如将电极植入老鼠大脑,对边缘系统的隔区和下丘脑施以弱电击能引起愉快的情绪,导致老鼠自动反复寻求放电剌激直到衰竭而死。
由此,我们得以假设,情绪可以还原为一个电化学过程。
继而就有第二个问题,人是如何获得这个过程,并使之在身体内部运行得天衣无缝,仿佛生而有之呢?
人工智能AI是人类对自己的模仿。在模仿过程中,除了使AI能够完成一些简单机械动作或者一些肉体无法完成的动作之外,人类还把自己脑子出现的各种超级梦想赋予了AI,所以AI在逐步成为了人类另一个自己的同时,有了人类所无法拥有的技能,成为人类的一个超级自我。
但是有很多人认为,人类有一片独有的天空,或者秘密花园,那就是情绪、情感,以及与此相关的直觉,这些与灵性相关的部分。这些是AI所无法拥有的,原因是AI终究是一堆没有血肉的零件组合。
如果回顾一下人类的出现过程,也许对秘密花园入口的独有性,产生一点有趣的想象。
进化论认为,生物是沿着某种秩序,依次递进地发展的。进化论从一开始,就被追随、被质疑、也不断被证实。生物起源于地球,还是来自地外星系?据相关资料数据,现在相信生命起源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总数,已经超过了相信生命来自地球外其它星系的科学家的总数。
但是,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开始端,生物在地球出现后的发展途径却是同一条----进化。这是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和科学发现所得以描画、重现和证实的。这些发现也不断地验证或者丰富了进化论的最初构想。
35亿年前的原始海洋中诞生了原核单细胞生物,到5亿年前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再到2.5亿年前二叠纪的生命大灭绝,再到后期的生命繁荣、生命灭绝、再繁荣,在一串的跌宕起伏中,生命的发展实际上从未有中止,这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其中有一些生物,在发展过程中走到死胡同。比如奥陶纪海洋霸主鹦鹉螺,恒久不变般地游荡在从古到今的海洋中,被称为活化石,而它进化出的一个构造更为复杂精密的傍支---菊石,却在白垩纪灭绝。有的却是一路绝尘,直到了进化树的顶梢。鱼就是进化大道上的重要角色。自从有了鱼类出现,生物史上出现了“脊椎”这样的生物结构,这条脊椎是中枢神经通道,跟我们后背上的这一条,具有类似的功能。所以科学家们说,鱼是我们的祖先。我们很难接受鱼是我们的祖先,因为鱼长得跟我们太不像,但是如果剥离了外形,神经系统却是一脉相承。
上面说的,无非是想要表明,生物是物质以物理、化学过程不断组装、试错、优化的过程。试错的过程,就是进化。这个过程,也像是AI的研发过程。
到了人类这里,我们的身体进化出了一个最为复杂的神经体系,让我们自认为是万物之灵。骨骼、皮肉的大部分除了起到支架、保护作用以外,还有着神经系统通道的作用,好比马路下的管道系统。
人的神经系统非常庞大,其中脑部约有200亿个神经细胞及约1000亿个胶质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通过两端的树突和轴突,与一万多个神经细胞产生连接。神经活动表现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比如当我们被抚摸,皮肤触觉神经细胞发生了电失衡,也叫神经兴奋,这个失衡就以化学传递的方式,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大脑经过判断后,再将指令以电化学传递的方式返回到行动器管,我们就产生了回应抚摸、微笑或者其它方式的回应,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有一个问题是很难跨越的,就是生物的电化学冲动,如何被感知为“喜、怒、哀、乐”
这是一个黑洞似的问题,正是它的存在,使我们认为,人类与AI终究不同,人类自有一个灵性的部分。
也许我们可以借助“概念生成”的过程,来理解我们的情绪感受。
情绪发生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冲动,我想,这些冲动在我们的体验层面上,被感受为“喜、怒、哀、乐”,则是在进化过程中被定义而来的。
变形虫,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动物,它是一团形态不固定的单细胞。它虽然简单,却能对外界剌激产生反应,当它饱食后,对食物不再反应。“不再反应”,让我们联想起“日久生厌”这种状态。对过度剌激的反馈,我们清楚知道那是一种叫做“厌恶”的情绪反应。
生物的进化,效能是很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生存机会,必须减少能量消耗、缩短反应时间。为此,神经系统会对各种情景进行分析分类,编码整理,归纳综合和抽像,形成记忆。某种合适、安全的情景定义为喜欢,不合适或者有危险的定义为恶,诸如此类。久而久之,神经系统训练出一种叫做情绪的反应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反馈。我们因此可以假设,情绪是神经系统训练而成的,就像认知系统中的概念形成。
那么,AI在不久,大概率也会有自己的情绪。
情绪通过生物机制被记忆,这些记忆改变着神经细胞联系的方式,并通过遗传把情绪传承到下一代。孩子一生下来,就有了情绪体验和表达的基础能力。表面看起来,我们的情绪像是属于个体的,是从无到有的,但实际上,是人类肌体所拥有的神经系统的结构性反应。
进化不断发生,情绪也是不断地被训练,被传递和交流。有很多例子可以直观地看到情绪是如何转移、训练的。曾经有位姑娘说自己穿上塑料鞋后眼睛会看不见,说者很肯定表示这是确切的,她引出另一个实证是,她的母亲比她更早有这种情况。穿塑料鞋与眼睛看不见这样一种无法被现实检验的关联,是如何被确信并作为一种认知被传递呢?其机理我们可以称为暗示。实际上由于母子关系的特殊性,母亲的关于塑料鞋的情绪就植入到了孩子的神经系统中,孩子也习得了穿塑料鞋立马眼睛就看不见了的反应。暗示的内容在实际中产生了直接、具体、现实的作用,并被牢固地植入神经记忆中,支配着主体的行为。当某种认知与情绪交织在一起,它就成为一个坚信的事实,很难从一个人的概念系统中剥离。
所以,在很多情形下,情绪有盲目性和自动化特点。因为它发生的基础实在是太久远,太庞杂,是理性所难以梳理的控制的。
反过来,知道了情绪的发生原因,知道它是可以被训练、被传递、交流的,那么,调节情绪就成为可能。
情绪是一个进化中习得的现象。如果把进化作为一个现象或者事件,那么它的起源,或者说进化之所以发生的真正原因,则与生命起源的原因一样,是一个目前还遥不可及的命题,无法用物理、化学就能描述。
至于AI,它的将来,可以视作我们的将来吧。或者我们本身,就是被设定的AI。如此想来,永生反倒成为可能。
阅读 2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