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后 津 村 南 的 清 风 岭

___我的故乡回顾之七


辑稿人: 毛国福

毛国福。友谊
创建于06-20
阅读 239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站在故乡西后津村四周远望,看似平平坦坦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其 实不然,村南就是一座东西走向的丘岭。这道时隐时现的山陵的名字就叫清风岭。

        记得小时候,孟州境内的清风岭高高低低依稀可见,在武界坡村西南的清风岭高地上,建有一座高高的大铁塔,也叫望水塔,爬上去可以看到滚滚黄河东逝水。而现在,昔日的风景已经不再,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身边的清风岭是什么模样,也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北宋时期,孟州与河阳县治所一直在今日城南15里的旧孟州城。因濒临黄河,水患不断,孟州城多次被毁。史料记载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黄河泛滥,旧孟州城再次被毁。时任孟州防御使在旧治之北15里的盐坎村修筑新城,史称上孟州,老城称作下孟州。

      上孟州城北有一道东西岭岗,史书上称作清风岭,也有称作青峰岭。它高约5—10米,宽约2—3里,横卧于县境之上。清风岭是王屋山余脉北邙岭的支脉,西起孟州城北,向东蜿蜒百余里,经温县、武陟至黄河和沁河汇流处。

     乾隆【孟县志】绘制的〖孟县山图〗标明:清风岭和孟县西部的起凤岭、香炉山、紫阳山、雷家山、万子山、姚庄后山、韩庄后山、紫金山等相接,延伸至孟县城北的笔架山、北顶坡,经梁村岗、谪星庙坡、桑家坡等迤逦向东。

      古代皇室墓地,多选在地势高亢的风水宝地。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和他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的故里就在孟州东边数里的安乐寨,于是清风岭就成为司马氏家族的墓地。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孟县城东北8里的葛村出土了4块北魏时的 “司马墓志”。墓志出土地葛村即今日的东葛和西葛,地处清风岭坡,距安乐寨仅20余里。在过去某时间段,孟州东部曾隶属于温县管辖。

      在孟州的一些志书中,能找到关于清风岭的蛛丝蚂迹。【上段渠村志】记载:“上段渠古称陈家坡,建在清风岭的岭坡之上。”乾隆【孟县志】记载梁村岗至今还有一段长200余米、高8米多的清风岭遗址。梁村岗以东的武界坡、谪星庙坡、桑家坡,都是清风岭的组成部分。

      【孟县地名志】中记载:上作村,里村,庙底村,胡庄村,水运村,东葛村,西葛村,梁村,北刘庄村,西谢庄村,马付庄村,杜村,田寺村,桑坡村,下官村,上官村,上口村,下口村,沇河村,黄庄村,张庄村等等均建在清风岭岗上。

       由此可知与杜村,武界坡,驸马庄,桑坡等近在咫尺的西后津村就位于清风岭北麓的岭坡之下。

    今日新孟公路孟州段,就修筑在昔日的清风岭上;孟州城的清风大街,就因清风岭而得名。


       孟州境内的清风岭,南北宽约3华里。它从孟州市东半部经温县进入武陟县境内,长达100余里。孟州境内清风岭总面积约21.5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10.6—118.2米,

      黄河位于清风岭之南,孟州境内因有清风岭横亘东西,无疑于天然之堤;住在清风岭以南的黄河滩村庄的居民经常受到黄河洪水的威胁;而住在清风岭之巅和清风岭以北之民众,却不用担心受怕黄河的水患。

      在太行山与邙山不足百里的怀川平原间,古时流淌着黄河、济水、沁河三条大的河流。古人称谓的江、河、淮、济“四渎”,就有河、济两渎拥挤在这条平川。黄河从孟津出山口后,在邙山与清风岭的夹持下继续东行。今日的沁河与济水也在这里汇入黄河,此处就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部位。

       这道从古至今分隔黄河与济水、沁河的山岭,如今在地图和地名册上均找不到它的踪影,它究竟哪里去了呢?

      最早讲述清风岭的,莫过于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了。武松发配孟州府,过黄河后,沿清风岭上的一条官道,一路向西抵达孟州。

      清雍正九年(1731年)《覃怀志》载:“清风岭,在武陟(老城)南十里,西连温、孟,南望广武,蜿蟺而东,抵于黄、沁之汇流,中多名刹。”这是最早见于史志对清风岭的描述。


      传说古时的清风岭高出平地许多,南临滔滔黄河,远眺广武巍峨,岭上树木繁茂,官道大路更是连通东西的交通。相传当年武松发配孟州,途经一寺院,其寺被一群恶僧所据,奸淫掳掠,祸害一方。武松闻听,义愤填膺,闯入寺内,将众恶僧一一降伏,为百姓除了一害。该寺于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吉祥寺。

      由吉祥寺沿黄河大堤西行,抵达太极圣地陈家沟。陈家沟位于温县城东5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着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为陈家沟。这是清风岭保存较为完好的地段,高出地面六七米,东西长百余米,南北宽数十米,从温县城向西数公里内,仍有不少村庄沿清风岭坐落,迤逦至孟州的新蟒河入黄口。

      孟州境内著名的锁水阁(又名文峻阁),位于孟州黄河大堤桩号4+800米处的临河堤脚,因镇守黄河而得名。清《孟县志》载:“锁水阁在城东5里海头村,文峻阁在城东南4里开仪村。”相传二阁均系明崇祯年间建造。位于海头村南的“锁水阁”高16.2米,长宽各6.2米。修建“锁水阁”意为锁住黄河水不使为患,却事与愿违,黄河水仍泛滥不断。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黄河又在孟州泛滥,冲毁大量良田房屋,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原本用来镇守黄河水的“锁水阁”也被咆哮的黄河水吞没。

      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孟县知县在北开仪村再建“锁水阁”,高31.6米,将“锁水阁”和“文峻阁”合二为一,上题“锁水阁”,下题“文峻阁”。但是,仅仅过去7年,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自南开仪村决口,夺蟒河北侵,流经海头、北开仪……桑坡等村,冲塌民屋上百间。这次决口,“锁水阁”成为最先被冲毁的对象,今天,当地仍流传着“两河并一河,先打锁水阁,撤了化工村,桑坡走黄河”的民谣。

       现存锁水阁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为正方体砖石结构,高九丈余,今尚保存完好。


      位于清风岭中段的温县城附近,百姓中流传着“南山到北山,只有三里干”的民谣。意喻着一旦发生大洪水,南至邙山,北至太行之间,唯有清风岭高出水面,岭上百姓可得安然。同时,也喻示着清风岭的宽度可达3里。

      黄河左岸千里堤防,起于孟州清风岭上的中曹坡村,始修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孟州黄河堤防长15公里,以下便是新蟒河的入黄口。

      新蟒河入黄口以下至温县城东,为无堤防河段,防洪就靠断断续续的清风岭。温县仅有黄河堤防长度1.1公里,与武陟黄河堤防相接,直至武陟方陵与沁河防护堤交会。这些堤防均为清代在清风岭的基础上整修而成。


      由此便说明,古清风岭的尾端就是今黄沁河堤防交界处,现在武陟、温县、孟州的黄河大堤就在古清风岭上了。

 

      上图是位于清风岭北麓的蟒改河西后津大桥。

作者简介:

       毛国福,1952年出生于河南省孟州市西后津村,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在校期间,曾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70年离开家乡投笔从戎,他在祖国大西北的新疆边防一线服役,一干就是近廿年。他在部队从事多年的航空安全保卫工作,肩负民航客机上的航空特警任务。在国际机场和航班上,他多次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近距离接触。在部队期间年圆满完成许多重大任务,多次荣获各级的表彰及嘉奖。1989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退休后,热心当地毛氏族谱的编撰整理,是孟州部分“毛氏族谱”的主编和“河南毛姓志”副主编。现担任孟州市毛氏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上图是位于清风岭下的乡村  西后津村的一角。

阅读 2398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