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育游戏化实施效果分析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愿、交流感情的重要工具。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培养幼儿语言的关键在于能否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氛围。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以生动活泼的游戏化的方式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对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陈鹤琴提出了将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观点。他认为幼儿园教学应当秉承教学游戏化的理念,教师应当作幼儿“做”的内驱力去引导展开游戏教学。有研究者提出,教学游戏化指的是“把保留独立的游戏活动作为前提,把游戏引入教学,运用教学游戏化这种方式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因而,幼儿教师应明确教学游戏化中体现的幼儿发展的主体性需要,将游戏的精神元素融入其中,不可将其视作单纯的教学工具。
内容:小班语言教育游戏化实践效果分析
预期目标:
1.更新教师观念。恰当的运用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将游戏理念融入教育活动中,提升幼儿学习品质。
2.对游戏环节出现的时机准确把握。既不能太失控,也不能不尽兴,要达到应有的目标。
精准干预。巧设情境,合理干预,进行生成性教育。
宋淑超:部分幼儿教师对于教学游戏化的概念模糊。认识到了将游戏元素融入教育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只是作为调动幼儿积极性的工具,会出现迎合这种教育理念而滥用游戏情节的情况,会违背运用游戏化的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学习品质提升的初衷。
华佳:
部分幼儿教师对游戏环节的出现时机把握不准确。尤其是新手教师,对何时开展游戏把握不到位,导致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失控”的局面,尤其是幼儿活跃性极强的游戏环节,虽然只是简单的游戏互动,但是幼儿会沉浸于游戏中无法自拔,不再理会后续环节中教师的语言引导。
尚晓丽:部分教师可能对于游戏环节中教师对干预的方法与时机把握不到位。幼儿教师在游戏环节中的干预通常会存在两类问题。一类是过度干预。幼儿教师会经常性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活动,迫不及待地要求幼儿按照设计好的方案展开活动,且干预方法粗暴,一般采用命令式口吻,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一类是放任自由。幼儿参与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但是却不管不顾是否偏离目标等等。
张镝:更新观念,精心设计。幼儿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将游戏融于生活化的教育情境中。教师需要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善于选择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片段,通过游戏的方式对语言材料进行“精包装”,将生活场景与活动具体内容结合起来,改变机械的教学方法,巧妙灵活地运用游戏提高幼儿教学活动的效果。
刘爽:仔细观察,找好切入点。教师要学会关注幼儿兴趣,寻找恰当融入游戏环节的时机,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互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幼儿融入情境,尤其是当教师发现幼儿注意力不集中或对游戏逐渐失去兴趣时,可以不断重复所设情境状态,从而重新对游戏产生兴趣。
王淑琪:巧设情境,学会干预。教师要学会巧设情境,善于捕捉教育干预时机。游戏化教学活动不只是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乐于挑战游戏中设置的难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最大化教学效果。
王瑞:教师要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引导幼儿接受挑战,并适时地给予帮助,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接受教学游戏化理念的同时,幼儿教师要更多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省:教育教学观念是否准确,游戏内容是不是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观察幼儿的情绪情感表达,教师干预时机与手段是否合理;等等。幼儿教师还要善于体味生活、观察幼儿,体现幼儿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寻找游戏元素与教育元素融合的契机;巧用游戏,发展幼儿语言,最终促使幼儿在充满游戏元素的教育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