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走进童话,品悟探究——记宝龙科技城实验学校小学语文科组教研活动

创建于06-20 阅读384

六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在这充满活力的季节,我们再次相聚,探讨教研,实现完整课堂。6月17日,小学语文科组开展了教研课活动。本次活动由肖金玉老师执教《巨人的花园》,孙宗良教授进行评课与指导。

《巨人的花园》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走近奇妙的童话”的一课。其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基于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学生的学情以及知识学习需循序渐进的特点,肖老师教学中,创设情境、表格梳理、多形式朗读等方法突破重难点,通过“对比”,感受花园的神奇。

在评课环节,贺全平老师和陈敬容老师对该课堂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教学中做到了循序渐进,肖老师积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童话中巨人、孩子、花园三者之间变化的内在关系,再探讨花园的变化及原因,进而深层次感受巨人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这篇童话所蕴含的道理。

随后,孙教授进行了评课和指导。孙教授指出: 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在于引导学生超越知识的表层,实现自我认知与情感世界的深化。从文本的表层走向深层,从已知走向未知,更好的建立学生意识,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以《巨人的花园》为例,通过深入分析,学生不仅能学会共情与分享的价值,更能激发自我超越的动力,认识到个体成长与社会责任的紧密联系。

       提升圈画能力: 这不仅仅是孤立地圈定关键词或句子,更重要的是懂得哪些是值得圈画,然后再根据文本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解读和理解。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相关句子串联起来,形成对整篇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

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言语表达:一种是有助于整体理解的文章结构部分,它基于全文,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另一种是具体描绘细节的语言,它们虽然重要但并不影响整体结构。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如何有效地捕捉和利用这两种类型的语言,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且有逻辑的学习过程,避免零散破碎的理解方式,促进深层次学习与成长。

此次教研活动,是一场关于语文教学的深度对话,让我们携手并进,在语文教学的新征程上,不断探索、不断超越,共同点亮智慧的灯塔,照亮学生通往未来的道路,实现完整成长。

图文:黄燕平

所属部门:小学语文科组

审核:刘晓莹

阅读 3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