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阳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来自北京学习的思想碰撞—-田家炳基金会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初中校长第二期培训总结

创建于06-20 阅读1939


        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11-22号,我有幸和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老师聚集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田家炳基金会中西部初中校长第二期培训班”,第一周主要聆听了陈文涛处长、陈如平副院长、刘璇璇书记、高政研究员、刘月霞副所长五位领导的讲座,开展了一场结构化研讨和党性国情教育,第二周主要聆听了肖方明主任、季明明副院长、邱成国书记、李希贵校长、石鑫校长、刘秀祥校长、从春侠主任七位名师名校长名局长的讲座,有6位学员开展了课前分享,有6位学员进行了学员论坛,有6位学员进行了大会交流,一场现场教学。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思想风起云涌,金句名篇出口成章。12天的学习收获满满。

        我们遵嘱陈丽萍同志的提高政治站位,带着教育使命学;提高办学水平,带着提升能力学;提倡遵规守纪,带着校长素质学。在学习中,我特别喜欢高政老师一针见血的分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传奇、神话、童话和张力。通过允许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和教育的不可能三角来反思这些年的教育改革。“学校没有分数,短时间内可能会淘汰,但学校只注重分数也一定走不远。”“有些事可以说也可以做”“有些事可以做不可以说”“有些事可以说,但不可以做”这里蕴含了深刻的育人哲理,我们绝不能将立德树人当成一个口号,因为这是一项伟大的教育事业,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专业,也是专业性很强的政治。带着盼望和激动,我零距离享受了教育名家李希贵校长的讲座,李校长一开始以学校制度的构建和改进,从鼓励性、限制性、禁止性、补偿性的横轴和纵轴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大道至简,因人而异。一定能成就一所好学校。二十大代表,20号上午我们的授课的“背母上学”老师刘秀祥讲:“向上的成长需要向下的扎根”教育需要“教育家”精神,校长不需要“某时某刻的高光,而是每时每刻的坚守”,石鑫校长讲:“学校管理到了深度就是制度,到了高度就是文化。”华山学校肖书记讲:“20岁有人愿意带你,30岁有人愿意帮你,40岁有人愿意捧你,50岁有人愿意跟你,60岁有人愿意请教你。”这应该是优秀校长该有的魅力。

        我很欣赏西艾力的胡杨精神,为维护国家稳定的付出;我也很欣赏徐晓轩校长提到的“四娘”精神,特别是以丈母娘的眼光欣赏自己的学生;我还欣赏朱光义校长的一个字“干”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来自一个学员分享重庆韦虹羽小姑娘的肺府之言。这就是当前教育的困境。回首我的教育路,从九十年代的中师生到新时代的奔五中年男,只有情怀而无建树。只能遵循已有的游戏规则,而无法创造新的游戏规则。这次培训,对我触动很大。“先开枪,后瞄准”何尝不是一种好的培训反思。我想回去后先做三件事。一是围绕学校文化做好学校的三年规划;二是重新审视学校的制度,让鼓励性的制度更多一些;三是商讨学校的岗位职责,发挥每个人的最大作用。不要埋怨太多,不要造作太多。常怀敬畏之心,常做良心之事,常渡有缘之人。这就是我们这些基层校长的社会使命!

04:09
阅读 19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