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tw的简篇

创建于2024-06-20 阅读383

立足幼儿视角

优化整理收纳

在孩子的世界里

没有哪一件事是微不足道的

在孩子的教育中

没有哪个环节是可以省略的

在孩子的生活中

每一项能力都值得认真对待

习惯养成

我们一直在路上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

      幼儿园的游戏材料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老师们在观察中发现,游戏后幼儿要用很长时间整理,容易对活动失去兴趣。特别是在材料丰富的区域活动中,更需要科学有序的收纳。为此,我园开展以“从儿童视角,优化整理收纳"的教研活动。 

现状分析  聚焦问题

      教研开始,老师们针对室内和户外出现的整理与收纳相关问题进行现场研讨。

       张老师:游戏结束后整理需要长时间整理,造成幼儿接下来的衔接活动混乱。

       王老师:幼儿扎堆整理,有的幼儿虽然主动上前帮忙但是越收越乱,容易产生玩闹现象。

       胡老师:材料不能准确归位。在整理环节,有的幼儿为了赶时间直接把材料和材料框随意摆放或乱塞。

       薛老师:材料不能分类摆放。我们发现有时教师刚刚把各个区域的材料框和橱柜分门别类地整理好,经过幼儿的一次游戏,原本整齐的橱柜又变得凌乱了。

互动研讨  思维碰撞

     刘老师抛出问题,大家浅谈“根据各班特点,如何从幼儿视角进行有效的优化整理”老师们各抒己见,纷纷发言,集聚智慧,开启了思维的碰撞。

     黄老师:发现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后,我们要将问题抛给孩子,聆听她们的想法,让孩子们来做管理材料的小主人。

     李老师:在分享交流中,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收纳心得,根据各自的经验,尝试给这些大小、长短、种类不同的材料进行分类,把主动权还给孩子。

     胡老师:幼儿也可以通过表征绘画的方式阐述自己想法和方法,并且实践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

     老师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真思考,一起梳理出整理和收纳的方法,同时也强调了收纳整理是一个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需要适当地放手、科学地支持。

总结促提升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大部分在幼年养成,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 因此,在幼儿期,我们不仅要教育幼儿爱护玩具,而且要让幼儿学会自己收拾整理玩具。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 3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