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方式和能力,从而成为构建全球气候治理话语的客观基础。气候变化属于典型的全球公共问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和置身事外。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国际合作是人类必须做出的唯一正确选择。
加强气候科技能力建设首先要面向国家紧迫需求和国际最新前沿。中国在加强气候科技能力建设过程中,要从科学层面获得全球气候治理和环境外交的主动权,避免被别有用心的科学数据误导。加强气候科技能力建设还需要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气候科研合作,构建气候科研合作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建立和深化与其他国家的双边气候科研合作,根据各自国情和比较优势,对特定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展有效合作,实现成果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多边气候合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与宝贵的经验借鉴。
科学无国界,要积极引导全球科技合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保障任何国家都有权利和机会参与到科技创新合作进程中来。全球气候科技合作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生态脆弱性更突出的最不发达国家的迫切需求,优先考虑他们对于适应气候变化和能力建设的相关科学技术需要,合理设置气候科技合作研发项目,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水平,为全球共同参与气候科技国际合作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