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条例》戒尺,筑精神根基

Ranku
创建于2024-06-20
阅读 27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当前,全党上下正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对《条例》的学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其中的严肃性和全威性,同时也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

       党员干部是党冲锋陷阵的“主力军”,对于《条例》应当坚持逐章逐条学,一条一条读、逐字逐句悟,舍得下真功夫笨功夫、苦功夫,不仅要准确掌握主旨要义、规定要来,还要真正把《条例》刻在心上、烙在脑海,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六项纪律”的规定要来进一步明确言行的衡量标尺,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党员干部要在思想上划出红线筑牢底线,遵守党的纪律规矩,真正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常敲思想钟、常紧纪律弦、常存敬畏心。

       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防患未然,让初心不偏移。要对照《条例》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常问前进的方向是否偏离、入职的初心是否坚定、工作的热情是否依旧,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忽视当纪、违反条例问题危害性的认识,常掸“思想灰尘”、常除“精神杂草”,及时将苗头问题扼杀于未萌,筑牢理想信念这个精神支柱和正治灵魂。

       纪律是自我约束的尺度,是行为准则的体现。通过对《条例》的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纪律的双重作用——约束与保护,认识到强化个人素质建设的重要性及忽视或违反规则的严重后果。我们需牢固树立纪律意识,正确处理个人自律与外部监督、治理个人与内心得调整、信任与原则、义务与权利之间的关系,确保严格标准成为日常习惯。


岐岭 赖雯欣



阅读 27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