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剪随手动 纸上生花》

彭彭
创建于2024-06-19
阅读 2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指出,引导幼儿“喜欢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纸是幼儿平时接触最多,最为熟悉的材料之一,它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创造形式也格外多。纸与剪刀的融合便涌现出剪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剪刀的一张一合,纸的多样变化,便是孩子们对剪纸艺术最好的尝试。剪纸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的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理应成为孩子们主题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剪纸也成为我们本次探究活动的主角,成为孩子们积攒乐趣,诱发探究的重要媒介,跟随我们的步伐,走进剪纸世界,与孩子一同感受剪纸的魅力。

课程缘起

阅读是美好的、温馨的,也是很多小朋友喜爱的,下午的阅读时光在指尖悄然而至。一本《地上和地下的秘密》的绘本,引起了孩子们对图画风格的议论......

“咦,这本书里的画怎么和我平时看的不一样呢?”

这好像是过年时窗户上贴的窗花啊!

“我小姨结婚的时候房间里也贴了这样的画。”

孩子们纷纷感叹,这么好看的图案是怎么做出来的?带着对剪纸的好奇,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剪纸,探索剪纸的小秘密......

课程目标

1.幼儿学会使用剪刀,发展幼儿精细动作。

2.幼儿学会剪纸、折纸方法,并进行创作。

3.幼儿能迁移已有经验,在相互讨论、学习中加工、改造构建新的剪纸技能。

4.幼儿能整合多种技能,大胆表现剪纸作品,突出作品的个性美。

5.幼儿能够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叙述自己对剪纸作品的理解,并进行互评。

6.喜欢非遗剪纸文化,在剪纸活动中幼儿愿意自己探索、实践,不怕失败,勇于不断尝试,用特有的剪纸技巧表现丰富多样的民间剪纸作品的风格。

7.初步了解剪纸的由来、发展,欣赏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有一定的了解。

第一章、知.剪纸

剪纸是什么

剪纸既能培养幼儿动作及小肌肉的发展,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的协调能力,又能促进幼儿多种智慧潜能的开发,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老师与孩子们一起了解剪纸。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形象丰富,造型百变,既有趣又美观,深受大家喜爱。

剪纸的由来

剪纸以墙花、大窗花为主。在艺术表现上,轮廓简练概括,内部装饰朴实,整体夸张变形幅度大,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赏剪纸作品

在语言、艺术领域主题活动中,我们以视频、PPT等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帮助孩子欣赏、了解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认识其特点。

故事欣赏《老鼠嫁女》

画面采取剪纸动画的方式,生动诙谐地讲述了老鼠爸爸嫁女儿的故事。而当他把女儿嫁给最优秀的人时,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

语言《我和银宝剪窗花》

小剪刀,手中拿,我和银宝剪窗花。

剪梅花,剪雪花,剪对喜鹊叫喳喳。

剪只鸡,剪只鸭,剪条鲤鱼摇尾巴。

大红鲤鱼谁来抱?

艺术欣赏《各种各样剪纸》

本次活动以欣赏各种有趣的剪纸作品做铺垫,让幼儿对剪纸的多元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获得新知。

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剪纸式样,让孩子们赞叹不已。孩子们对剪纸这一传统艺术充满了憧憬,《纲要》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形式的作品,丰富幼儿对作品的感受和欣赏。剪纸是富有民族特色的物品,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开拓了眼界,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和美轮美奂,对剪纸这一传统非遗文化也有了更深的印象。

第二章、趣·剪纸

剪纸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剪纸的步骤是什么呢?

活动开始前,利用周末亲子时光请大朋友小朋友完成有关于剪纸文化的深入调查。通过亲子调查,小朋友们知道了剪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但具体的一些剪纸方法了解的不多。

剪纸工具

老师,我们用什么剪纸呢?

我知道,用剪刀!

为什么我剪不动呀?

那是因为你使用方法不对哦~

那我们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呢?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好多小朋友不会正确使用剪刀,于是我们通过语言活动《小剪刀》及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

儿歌《小剪刀》

小剪刀

剪刀手柄两山洞,

拇指钻进上山洞,

食指中指下山洞,

两个山洞动一动,

张开嘴巴向前冲。


安全教育《使用剪刀不伤手》

科学《纸花朵朵开》

实验步骤 : 1.用彩色笔在图画纸上画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2.用剪刀把小花剪下来;

3.把花瓣合上;

4.盆中装水,把小花放入水中,耐心等待小花盛开。

第三章、折·剪纸折法

通过开展折纸、数学、艺术欣赏等系列主题活动,向孩子们详细地介绍了不同折纸方法,主要包括常用的对称折剪法、三角形折剪法、四角形折剪法等。

剪纸折法

老师,什么是对称啊?

我知道,对称就是两边一模一样的。

没错,左右一样的剪纸图案就叫对称剪。

数学《对称图形》

通过数学活动《对称图形》,带幼儿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数学情感。

我们身边有哪些是对称物体呢?

我们的电视还是桌子!

还有我们的绘本故事书~

对称美

对称美,指的是物体或形象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向上的形式、颜色、纹理等方面呈现出均衡、一致、和谐的美感,给人以愉悦、平衡、安稳的感觉。在人类的创造中,对称美也是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眼中国的建筑,无论是宫殿、庙宇、亭台、楼阁、园林无不有着对称之美。

园林间,亭台间四处对称,楼阁如对称的棋子分布,楹联相对,无论走到何处,总有一份秩序之美。

紫禁城,沿着一条中轴线,均衡有致地分布着殿堂、牌坊等建筑。放眼望去,上是苍天白云,眼前是一叠叠的宫殿屋檐,成形结对般地伫立着,庄重大气。

有一种美,叫做中国美

有一种美,叫做美得刚刚好。

动手操作

在深入了解了对称的特性后,孩子们开始学着把对称原理运用到剪纸图案中来,他们一边折一边探讨着。

长边和长边对齐,短边和短边对齐。

折的时候还要压压平整。

深入探究

对折不同的次数,但是画同样的图案,剪开来会有什么不一样呢?一起来试试吧!

对折一次

对折两次

对折三次

对折次数越多,图案越复杂呢!

对称图形也变多了。

第四章、画·剪纸纹样

为了帮助孩子们掌握画剪纸图案的技巧,以临摹和自主创作两种方法来探索剪纸画法。在自主创作剪纸纹样时,我们引导孩子找到“中心点”,在中心点两边的直线上画上花纹。以“入口、出口”、“进去、出来”等简单的小口诀帮助孩子操作,以“三角形、月牙形、木棒形、树叶形”等简单的图案带孩子入门。

第五章、剪·掌握技巧

孩子们根据自己画的图案进行剪纸,了解到所画的线条就是小剪刀走过的路程。

第一次尝试

老师,为什么我剪出来的纸展开来有好几张?

剪纸断了是因为折纸的时候方向弄反了,就会导致图案断裂,不连在一起了。

老师,为什么我剪出来的图案和我要的不一样?

采用对称折纸法,画的时候只需要画图案的一半就可以喽~不用画完整的图案。

原来如此,那我再去试试!

第二次尝试

有了第一次的亲身体验,小朋友们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再一次对剪纸活动进行了尝试。

老师快看,我成功了!

我也成功啦!

第六章、创·自主创作

剪纸乐

当孩子们掌握了折、画、剪等三个剪纸基本步骤,就开始了他们独立创作剪纸作品的阶段了。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用哪一种折法、画什么样的花纹,怎么剪能够让作品清爽干净。

设置活动区域“剪纸乐”,创设个性化的空间,结合本班近阶段教育目标和活动内容,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剪纸镂空画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

孩子们在卡纸上进行镂空剪纸到大自然中为自己的镂空剪纸寻找底色。简单又有创意的剪纸小手工,锻炼孩子们剪纸水平的同时,还能带动他们主动去观察周围事物,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活动体验。

剪纸里的故事

孩子们共同商讨,自定主题,一致通过了《草地上的小蝴蝶》、《魔法城堡》、《神奇的海底世界》三个主题,并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合力完成作品,比如神奇的海底世界中,除了剪出各种形态的小鱼外,海底的水草也是由幼儿独立完成,我们为孩子们提供展览空间,满足他们表现美的需求。

教师小结

《指南》中指出,幼儿喜欢用多种工具、材料或者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教师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力。在一次次的体验式剪纸探究活动中,孩子们的审美经验和创造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让幼儿的表达更加自由、自主和开放。

第七章、合·亲子共创

孩子们利用周末时间,与爸爸妈妈们进行了剪窗花创作。

教师小结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亲子剪纸活动首先让幼儿感受欣赏到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美。其次培养了幼儿动手能力,促进手部小肌肉运动。更增进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八章、展·作品展览

经过《剪随手动,纸上生花》班本课程的实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技能,一部分孩子和老师们剪出了十分精妙的剪纸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小结

《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随着剪纸课程的逐步推进,我们也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除了在美工区内投放了各种的剪纸操作材料,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剪纸的乐趣。当在剪纸过程中,孩子们有困惑的时候可以寻求老师帮助,也可以通过美工区的墙面上我们设置的剪纸步骤、剪纸技巧等图片指引,让环境来与幼儿对话。使孩子们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剪纸的魅力。

课程总结

“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和动手操作,兴趣是最好的推进器。”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剪纸过程中表现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剪纸水平向更高的剪纸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

孩子们在剪纸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积极探索,感受到了剪纸的美,享受着剪纸的乐趣。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到了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到了艺术创作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我们也将不断摸索,带孩子们在剪纸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剪纸的故事,我们未完待续......

阅读 2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