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成长记

刘洋
创建于06-19
阅读 3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气温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被雷惊醒。

活动缘起:

   春天到了,我们班的饲养区即将迎来新的成员,针对于 饲养区饲养什么小动物我们展开了讨论,通过投票决定,孩子们选择了饲养蚕宝宝,刘曼杉说,我家里养了蚕宝宝,那老师,我们可不可以在班级里养蚕宝宝呢?”我说:“当然可以呀!”其他孩子听到以后都非常好奇地问:“蚕宝宝是什么?长什么样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基于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我抓住这一教育锲机,及时捕抓兴趣点,将蚕宝宝养在班级供孩子们观察和探索并开展了“蚕宝宝变形记”主题探究活动。

初遇蚕卵:

  在孩子们的期待下,500个小小黑黑的卵来到了班级,小朋友们兴奋地围了上来,展开了一次激烈地讨论。

尧尧:这是什么?一颗一颗、黑黑的、小小的。

小果冻:这些黑点点小小的,像面包上的芝麻一样。

老师:这个又小又圆又黑的“小芝麻”叫做蚕卵哦。

关于蚕卵孵化的讨论:

曼杉:要把它放到盒子里面才会孵化出来。

劼淋:太冷了也不会吧。

阳阳:要用衣服包起来。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我们一起上网去寻找答案吧!

哇,蚕宝宝出来了

经过我们的实验,蚕宝宝终于孵出来了。

雨舒:这个盒子里的好像毛毛虫,软软的还会扭来扭去。

梓妍:还有点像小蚂蚁,黑黑小小的,我们要小心点。

曼杉:这个是蚕,我见过。它会动,它是真的。

吕毅:你看蚕在吃东西,它吃了一个大大的洞。

老师:“小蚂蚁”则是刚刚从蚕卵里孵化出来的蚕宝宝,让我们一起照顾蚕宝宝吧!

揭秘蚕宝宝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宝贝们每天来园都会驻足在蚕宝宝跟前,他们有了更多新的发现以及新的问题。

诗怡:蚕有大有小,有哥哥、姐姐、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

曼杉:蚕冬眠一段时间,就会生成蚁蚕。

圣哲:它头上还长刺了。

果欣:蚕宝宝喜欢吃什么呢?

嘉嘉:蚕宝宝吃不吃米饭?我们每天都要吃米饭。

劼淋:它不喜欢吃肉,它喜欢吃树叶,所以它不咬我。

紫秀:蚕宝宝的眼睛和嘴巴在哪里呢?

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孩子们对蚕宝宝了解的不多,那就从了解蚕宝宝开始吧!

认养蚕宝宝喽

蚕宝宝来到班级好多天了,等孩子们做好认养的准备后,我们开启了认养蚕宝宝的活动

蚕宝宝只吃桑叶吗?

在试吃过程中,蚕宝宝死了,孩子们很伤心。孩子们就“什么原因导致蚕宝宝死亡”这个问题,开始了新的探究之旅

孩子们带来各种树叶。基于上次的经验,蚕宝宝可能不饿,时间上做了调整。但是发现蚕宝宝不吃别的树叶。

 蚕宝宝不吃青菜叶,不吃白菜叶。但是它吃莴笋叶。那它还吃别的吗?孩子们观看科探百科全书,寻找答案!

发现只有吃了桑叶的蚕宝宝,才能健康成长!

准备蚕宝宝的食物

00:21
00:16

观察蚕宝宝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每天都会拿着放大镜去观察蚕宝宝,还会拿着小手指和小木棍去测量蚕宝宝的长度,测量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结果跟小伙伴一起分享。

圣哲:用放大镜看蚕宝宝就会变大哦。

曼杉:这个蚕宝宝好大哦,在长长我的小手就放不下了。

蚕宝宝蜕皮了

在一天早上,易茹果给蚕宝宝换桑叶的时候发现有一只蚕不动了,她把蚕拿在手上对我说:“老师,你看这只蚕为什么变成了这样?”“那我们把这只蚕单独放在一个盒子里面,等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变化。”

到了中午我们再去看的时候发现桑叶上有黑黑的东西,蚕宝宝也变长变白了。哦,原来是蚕宝宝蜕皮了!

我抓住契机,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蚕的蜕皮现象:蚕宝宝的一生中一共要蜕四次皮,每蜕一次皮需要1-2天的时间,蜕皮之后,蚕宝宝的身体更大一些,颜色更白一些,也更柔软了。

蚕宝宝换新家

尹梓妍:蚕宝宝长大了,教室里的盒子快要放不下了,怎么办呀?

阳阳:我们可以给他换个新盒子。

蚕砂妙用

在一次清理蚕砂的场景中,我发现易茹果小朋友正要把蚕砂倒进垃圾桶,我马上叫住她“果果,你知道你要倒掉的这个是蚕的什么吗?”“是蚕的粑粑呀。”“这叫蚕砂,它还有很多的用处呢。”忱忱听了我说的问道“这个蚕的粑粑有什么用途啊?”“我们可以回家以后查一查资料。”

通过小朋友的调查与分享,原来蚕砂不仅是一种药材,还可以制作枕头、制成茶饮、充当肥料呢。

吐丝结茧

果欣:咦,那蚕宝宝去哪里了呀?

梓妍:它被包在里面了吧!

曼杉:它在这个茧里面呀!

悦悦:老师,蚕茧会变成蚕蛹,然后会变蚕蛾吗?

带着孩子们的疑问,我们继续探索。

我们将蚕茧剪了一个小洞,透过小洞,孩子们惊奇地发现,里面还有一个黄黄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是不是蚕蛹啊,我们一起看看吧!

经过观察与猜想,再上网查询视频资料,我们了解到蚕在结茧后会经历蛹化,在最后一次蜕皮后就会破茧,破茧时会吐一种液体溶解蚕茧,再用头和足把部分丝拨开个孔钻出。蚕蛾宝宝能破茧而出真是太不容易了!

破茧成蝶

孩子们每天都会去看看蚕茧有没有变化,这一天,早早入园的孩子同往常般去观察

蚕茧,突然发现:蚕茧被里而的小东西咬开了一个洞,蚕茧宝宝变成蚕蛾出来了!

看到脱壳而出的蚕娥,孩子们兴奋不已,一有闲暇时间就赶紧围上来参观。

哇!这两只蚕蛾粘在一起了。

老师告诉孩子们蚕宝宝也分男、女,蚕蛾爸爸和蚕蛾妈妈黏在一起的时候,说明快要生出小蚕卵了。

收获与感悟     

通过这次饲养蚕宝宝,孩子们学习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教师给予孩子大量探索验证的机会,支持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表达对蚕宝宝的认识和感受。孩子们在自主探究中能够观察探索、思考猜测、实验验证、收集信息、记录结论、合作交流等,发展探究能力和表征水平。同时,激发参与饲养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饲养的乐趣

 孩子们在照料和喂养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蚕宝宝生命的存在与变化,体现出对生命成长的爱护,培养了坚持性和责任心。

                   

生命的延续

蚕宝宝饲养活动已经结束,但我们的观察和学习还在继续,期待孩子们更多的发现与收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班级的饲养区就是一片小小的大自然,里面的生命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在整个发现探究过程中,孩子们专注、热情,主动探索、乐于发现,让我们不断感受到兴趣的力量,他们愿意动手动脑为蚕宝宝结茧所需的环境做准备;自主记录和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耐心细致的照顾蚕宝宝,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成长与死亡,这都是基于兴趣而引发的主动学习的过程。

阅读 3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