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 子:鹿乳奉亲

居敬孝道
创建于06-19
阅读 3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老亲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叫,山中带箭归。

郯子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衣鹿皮入鹿群之中,以取鹿乳,猎者见,欲射之,告诉乃免①。

【注释】①乃免:才免得一死。

【译文】郯(tán)子父母年老,都患眼疾,想喝新鲜的鹿奶。郯子披鹿皮进深山,混入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鹿乳时,一位打猎的人看见了这只“肥鹿”,将要射杀,这时郯子急忙站起身来,将挤取鹿奶供双亲的原委告知了猎人,才得以幸免。

【孝行启示】

郯子,春秋时期郯国(今山郯城县)国君。郯子从小就十分孝顺他的父母。他念念想到父母生活的不便,时刻体恤父母的艰辛,是一个真正至孝之人。郯子的孝顺,给双亲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岁月一年年地度过,郯子逐渐长大成人。同时,父母也在渐渐变老,他们的两鬓慢慢地白了。俗话说,人生的四大苦差事,莫过于生老病死。虽然是苦事,可又有哪一个人能够逃避得了呢?郯子深谙人生的苦短,他越发感觉到父母一生的不易,从而倍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时刻。但不幸的是,两位老人都害了眼病,几乎到了失明的边缘。内心的苦闷,令双亲陷入了对生活的绝望之中。父母终日的忧叹,加深了他们脸上的皱纹。生活好像变成了一潭死水。孝顺的郯子看在眼里,痛在心上,难道生养了自己的父母注定要在黑暗中度过余生吗?能有什么办法让父母的眼睛好起来呢?郯子平日一边安慰父母,一边加紧寻医问药,他要想尽一切办法解除父母的痛苦,使家庭恢复到其乐融融的气氛中。

郯子已经成了双亲活下来的唯一希望。在郯子的精心的照顾下,双亲的心情恢复了不少,家里也出现了久违的欢笑声。一天,他们对郯子讲,常听别人说鹿乳可以治眼病,所以自己也很想试试到底能不能见效。郯子听后,记在心里。他一面让父母放心,一面盘算如何才能获得鹿乳。母鹿是不会轻易让别人采集奶汁的,郯子就决定乔装改扮,披上鹿皮,扮成一只小鹿,钻进深山寻找鹿乳。由于郯子的装扮非常逼真,还仿照小鹿的姿势和动作,所以当他进入到鹿群栖息的地方后,并没有惊动鹿群,也没有引起母鹿的怀疑。终于,他小心翼翼取到了鹿乳。

内心的喜悦令郯子忘记脱去身上的装束,他一心想着双亲能尽快吃到鹿乳,于是手捧鹿乳疾步返回。但是,途中恰遇猎户,郯子逼真的装扮迷惑了猎人的眼睛。看到“猎物”,猎人举箭就要射,这时郯子赶忙停下,站直身子,喊道:“请不要射我,我不是鹿。”猎人这才清楚地看到是一个人。他们很惊讶,上前问道:“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还扮成这个样子。”郯子解释说:“家中父母,双眼失明,听说鹿乳可以救治,我特意来这里找些回去。刚才的装束让你们误会了,这是我的错,让你们险些误伤了人,我以后不再这么做了。”猎户听后,不但没有责怪郯子,还都为郯子的孝行所感动。他们还异口称赞郯子是一个孝子,为了父母,可以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深山,其中的胆识和智慧的确令人佩服。

其实,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真正称得上孝子的人,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始终把孝养父母摆在人生目标的第一位。奉养双亲是每一个为人子的应尽之责。对父母的孝养不仅在于养父母的身体,更要养父母的心志,就如郯子鹿乳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是要满足父母的口体之需,更是要顺应双亲的心志,令父母宽心。《弟子规》上有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们为人子女,只有真正落实经典的教导,以反哺之道,切身力行,才是成就自己的孝子之德,令父母心安。

阅读 3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