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邢台市信都区东户学区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家长成长课堂》丛书,按年级开展每月一课时的线上家长课堂,每学期四课时,每学年共计八课时,旨在为家长赋能,引领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第八课主题:培养孩子乐于助人品质
主题重要性:
乐于助人就是在他人有需要时能主动、热情地提供帮助。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有难之时,人们最希望得到帮助和关爱。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追求合作共赢的时代,每个个体之间的联系变得空前紧密。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让孩子体验到自己“被需要”的价值感,产生“我有能力帮助他人”的自我效能感,既对孩子形成乐观自信的性格、健康向上的人格大有裨益,又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适应社会。助人又利己,何乐而不为呢?如果您还在质疑要不要像个“傻子”一样去帮助别人,如果您还在告诉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给自己找麻烦”“哎呀,快别帮忙了,你真是越帮越忙”……那么,在这些潜意识的观念和不经意的言行暗示下,孩子距离乐于助人的品质只会越来越远。
案例及分析
为人父母,不仅要爱孩子,还要让孩子学会爱。一项面向小学生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你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一个不认识的人被自行车撞伤,却没人管,你会怎么办?学生的回答令人吃惊:不是“赶紧上学,只当没看见”,就是“我还要上学,没法帮他”,没有一位小学生的回答是“去帮助他”。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同情心,助人、利他的思想淡薄,就像案例中的豆豆一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
一、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只有单向的爱
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是家里得到关爱最多的人。家里所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归孩子所有。不仅如此,他们想要什么,家里人都会尽量满足。而在引导孩子关心他人方面,很多家长做得不够,甚至完全忽略。这种单向的爱使孩子只知道接受,不知道付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越来越强,好像别人都应该让着他们、哄着他们,而很少想到别人也会需要帮助。这必然导致孩子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好意,却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
二、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
个别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错误观念,例如,害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就教育孩子凡事要先想着自己,这对孩子助人观念和行为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比如,有的家长会这样教育孩子:“打扫教室的时候,不要傻乎乎地埋头苦干。反正大家都在打扫,你就偷偷懒,慢慢干,这样就省劲儿啦。”又如,小区组织募捐,孩子想把自己的玩具捐出去,家长却训斥道:“花不少钱买的,捐出去就没了,自己留着玩多好。有这么多人呢,用得着你捐啊?”这些不好的家庭教育,使孩子们原有的助人意识萌芽被扼杀,逐渐形成遇事只想如何让自己享受、舒服和方便的习惯,甚至连最亲密的家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也不愿帮忙。
有的时候,孩子的出发点是想帮助他人,但是由于缺乏助人的技巧,好心办了坏事。比如,帮同学拿东西,却不小心把东西弄丢了或者弄坏了。这时,家长本应该和孩子讲明助人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孩子做好事的想法是对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和自己的能力。可是,有些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一番,有的还挖苦孩子:“就你有能耐!看,闯祸了吧!多事!”这样,孩子的助人意识就被压制了,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孩子就会不敢、不愿帮助别人。
三、孩子缺少与同伴交往、换位思考的机会
有的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身体素质不好、年龄还小或太老实,担心孩子跟同伴一起玩会吃亏、受欺负,所以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群体活动。孩子很少与同伴一起游戏,只能自己玩或者和家长玩。这样的孩子缺少在游戏过程中和同伴建立平等关系的机会,体验不到协作和互助,自然无法形成谦让和助人的意识。
在群体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玩角色扮演游戏,如“过家家”等。在这些游戏中,孩子能够体验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需要,了解不同角色的观点和想法,从中逐渐学会尊重、理解和帮助他人。如果孩子很少参与这些活动,就难以理解不同角色的需要和想法,就不会意识到这些人会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帮助。
了解孩子
您的孩子是不是个热心人呢?请按下面的事项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符合孩子行为的选“是”,不符合孩子行为的选“否”。每题选“是”计1分,选“否”计0分。得分越高,说明孩子助人为乐的意识越强;得分越低,说明孩子助人为乐的意识越需要进一步培养。
给家长的建议
助人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泛指自觉自愿的、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家长培养孩子的助人行为,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十分有益的。要想培养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树立乐于助人的榜样
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首先应当克服自己的“利己”意识。有些家长存在一些错误想法,认为“帮助别人就是自己吃亏”“对自己没好处的事情不能干”等。如果家长抱有这样的想法,是很难让孩子乐于助人的。家长首先要明白:帮助别人是好事,是道德高尚的表现。
有了正确的观念,家长还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才可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助人教育。我们知道,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是经过长期而有效的教育以及各个方面的努力,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才有可能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引导和示范十分重要。讲故事和讲道理固然是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但更重要的是家长身体力行,树立乐于助人的榜样。
二、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孩子的行为习惯,除从家长、老师身上学习外,还有一部分是从身边的小伙伴身上学来的。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和争论中,会获得一些不同的观点,通过分析和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慢慢地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考虑他人的需要、感受,从而克服自我中心意识,形成谦让、合作、互助、共享等品质,与人平等交往、和谐共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尽量多地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例如,家长可以多带孩子串门,让孩子多与同龄的小伙伴相处,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看、一起玩,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和合作、协商等良好品质。当孩子与同伴发生争吵时,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学会考虑对方的需要,通过协商来解决问题。
三、引导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让孩子学会乐于助人,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因为“尊重”是“真诚地帮助”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经常引导孩子关注一些助人为乐、以诚待人的行为和事迹,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这些事迹中的主人公会受到那么多人的夸奖,让他们从中认识到:尊重他人等于尊重自己;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主动给予帮助。家长要增强孩子的助人意识和分享意识,使孩子对帮助他人产生兴趣,并通过帮助他人得到一种满足感,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可以影响他们今后人生的良好品质。
四、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
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孩子会暂时充当特定的社会角色,如家长、病人、医生、警察等。这样,孩子就有机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和做事。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感受,就会明白不同的人都有可能需要帮助,并有机会了解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从而知道该怎么帮助别人。
角色扮演游戏的具体操作如下:孩子与家长(或其他小伙伴)商定,分别扮演需要帮助的角色和提供帮助的角色。例如:一人扮演盲人,另一人扮演帮助盲人的人;助人者帮助受助者走过一段设有障碍的路程(如楼梯);然后,两人互换角色,再次游戏。
五、及时表扬孩子的助人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孩子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可以增强孩子勇于承担的意识。当孩子逐渐习惯帮助家人以后,可以鼓励孩子帮助身边的朋友,再逐渐推广到帮助陌生人。
当孩子有了助人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孩子,让孩子的助人行为得到强化。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肯定和赞扬的,知道“帮助他人是好事,帮助人的孩子是好孩子”,就会更愿意帮助他人。当孩子准备帮助他人时,家长不要因为心疼而阻止孩子的善行,反而应该肯定、鼓励、欣赏、赞扬孩子的做法。家长还可以设立“好事本”,及时记录孩子在助人方面的闪光点,让孩子充分体会到:帮助他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六、教给孩子必要的助人技巧和注意事项
对孩子来说,有了同情心,并不一定能产生良好的助人行为。由于缺乏必要的助人技巧,他们也许会“好心办错事”。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必要的助人技巧,如怎样安慰他人等,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最好的办法是家长本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时时处处向孩子“示范”良好的帮助他人的方法。
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在帮助他人时,一定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提供帮助,以及是否有潜在的危险。看见小朋友跌倒了,可以把他扶起来;遇到老奶奶要过马路,可以搀扶着她过马路。但是,如果看见有人落水,或者遇到有人抢劫,应该怎么办呢?在这两种情况下,孩子的能力是不足以帮助他人的,如果贸然上前,不仅达不到助人的目的,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家长应该教育孩子:看见有人落水时应当尽快找大人来帮忙,看到有人抢劫时可以悄悄报警。如果孩子走在路上,突然有陌生的大人向自己求助,又该怎么办呢?对此,家长也可以结合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闻,告诉孩子:可以请他去找周围的其他大人帮忙。也就是说,要教育孩子在乐于助人的同时也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大作业
第一阶段:模拟场景,教给孩子正确的助人方法(5天)
每一天,家长可以选择一个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和孩子一起进行模拟练习。先看看孩子会怎么处理,然后对孩子的表现进行分析,和孩子一起总结,让孩子知道哪些做得对,哪些做得不对。
例如:第一天
场景:教室里。
家长饰演:孩子的同学。
事件:练习写生字的时候,同学发现自己忘带铅笔了。
第二天
场景:上学的路上。
家长饰演:一个孩子不认识的小朋友。事件:这个小朋友跌倒了。
第三天场景:小区里。
家长饰演:腿脚不灵便的老爷爷或老奶奶。
事件:老爷爷或老奶奶的东西掉到地上了,捡不着。
第四天
场景:放学的路上。
家长饰演:骑自行车的人。
事件:骑自行车的人被一辆汽车撞倒,但司机开车逃逸了。
第五天
场景:放学的路上。
家长饰演: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事件:这个孩子不小心掉到河里了。
除此以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模拟场景来和孩子进行练习。
我们以上面的五个场景为例,分析如何教给孩子正确的助人方法。
在前三个场景中,把自己多余的铅笔借给同学、把跌倒的小朋友扶起来、帮老爷爷或老奶奶把东西捡起来,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应该鼓励孩子主动提供帮助。当孩子在模拟场景中帮助了他人时,家长应该给予肯定和赞扬。
在后两个场景中,孩子是没有足够的能力直接提供帮助的,应该想办法,帮助处于困境的人寻求他人的帮助。比如,在第四天的场景中,不应该鼓励孩子去追逃逸的汽车,也不提倡让孩子去救被撞的人,因为孩子没有能力处置受伤的人。这时,孩子需要做的是记下逃逸车辆的车牌号,然后拨打急救电话“120”。而在第五天的场景中,即使孩子会游泳,其力气也不足以将落水的人救上岸来,因此,不能贸然下水去施救。这时,孩子需要做的是大声呼喊,请周围的成人来救助落水者。家长应当给孩子讲明:在这两个场景中,如果孩子不去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自己直接提供帮助,比如去追汽车、救助伤员或者下水救人,是非常危险的,不但救不了人,还有可能延误救人的时机,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报警或寻求附近的人帮助。
第二阶段:建立“好事本”,让孩子从小事做起,形成助人习惯(25天)
助人为乐品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可以给孩子制作一个“好事本”,当孩子做了帮助他人的事情,可以请孩子记录在本子上,并鼓励和赞扬孩子。当孩子做的好事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给孩子一定的奖励,比如带孩子去郊游、参观动物园等。
“好事本”的形式类似于日记本,孩子在上面做记录的过程,也是强化助人意识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