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6)班20240615“悦”读活动,主题:人间有味是清欢。

悦读
创建于2024-06-19
阅读 12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这繁华喧嚣的俗世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所困扰,心灵难以得到真正的宁静。但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言:“人间有味是清欢。”在这句诗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于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更能体会到那份在平凡中找寻乐趣、在喧嚣中找寻宁静的心境。

今天,我们将以“人间有味是清欢”为主题,一同分享那些能触动我们心灵、带领我们走进宁静世界的文章。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能一起领略书中的智慧与美好,感受那份“清欢”所带来的心灵慰藉。

陈明锐同学为大家带来的文章是《寻美溯源》。“美”是词义包罗万象的形容词,蕴意丰富多彩。谈及美,人们的定向思维不觉想到美物,美景,美人之类的意象,但美绝不仅局限于此,它是由人的心境评定估价的,譬如庸俗的人群只能看见眼前之美景,高雅的贤者却能感悟景之内涵,心之底蕴,所以说美,是高志趣的人对完美外态感悟的评价。转念余想,美也并非如此的高深莫测,以致缥缈虚无。事实上,美是无处不在的,遵循自我姿态的美。品读书写顿悟的美,游览山河华光的美,真正的美,并不那么遥不可及。它寄存于世间万物,也藏于平和内心。你所体会的美,必有绝其美的理由,所以不必追逐太阳。即便在深邃的星空下,你内心的光芒也能璀璨四方。

沈紫怡同学的《一千张糖纸》讲述了两个本是充满哭闹的孩子,因“我”的表姑随口一句“一千张糖纸能换一只电动狗。”所以“我”和世香停止了“我们”的游戏,竭尽全力的去寻找糖纸。终于,一个暑假的时间,我们舍弃了玩乐的时间,找齐了2000张糖纸,但换来的却是“逗你们玩。”“我”初次体味到了那种心脏突然加重的累,现在“我”已长大成人,但这些记忆却永远的藏进了“我”的记忆里。“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所有的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

缪柏安同学分享的是《石榴花开》第九章,唱着唱着,我成为了歌唱家。故事讲述了“我”在塔城见到最漂亮的美女——阿依古丽。她不奉承他人,为社会服务,用自己的歌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民族大团结服务,为新疆和国家建设服务,让更多人体验到美好生活,为社会尽一份来自美的色彩。

徐子钦同学分享的《山茶文具店》节选在镰仓,有一家帮人代笔的文具店,雨宫鸠子是第11代传人。这年秋天,一位委托人因病手术,心生忧思,回首来时路,想起了当年的恋人,尽管双方都已有了各自的人生,但还是希望能将自己的思念和祝福传达给对方。书里的一封封书信,既是客人们的生活,也是人生的课堂,把他们的故事中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正是这种多样的情感,让生活不再乏味,感受到世间的美好,正于“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在世,我们应学会从微小的事中提取美,咀嚼其中滋味,才能认识到幸福常在,清欢常存。

余友胜同学分享的文章是《美于同情》。“万物的美是自我心情,前世的回应,用心去欣赏好的一面,多一份浪漫,少点执见”。鞋子放的不整齐,茶杯和茶壶的位置不对,这些我们不在意的小细节,却被一名儿童关注到并放正,使之自己的心意。由此,作者引出自己的话题——同情万物,让万物的安适同自己一样,这就是美的心境。但是“普通人的同情,只能及于同类的人,或至多及于动物,但艺术家的同情非常深广,与天地造化之心同样深广,能普及于有情,非有情的一切物类。”艺术家眼中的万物,不是有实际用处的物,他们的生命,心灵,感情都是一样的。因此,对于树,木匠看见它能做什么家具,而画家则能看见他们的感情,在高兴或者哭泣。但是光有同情心还不够,还有丰富而充实的精神力。这就是说,艺术家本人如果不能有英雄的气概,就很难表现真正的英雄。最后,作者指出,同情心其实是一般人具有的,因为大家都是从儿童过来的,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同情心慢慢就变少了,而能够把童心一直保存下去的,就是艺术家,一般人也因为艺术家的工作而重见那世界的美丽。

左容榕同学带来的是《留白之美》。绘画中的留白不是空,而是一份生命与灵气的流动。如老子所说:“恍兮忽兮,其中有象。”画面中看似虚无的空白处,其实是无限的遐想,共鸣的空间,同样,在生活中留白,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智慧。而现代人的心境,被名利,利益填的很高,忽视了亲情和快乐。人之初,没有见识过世界的繁华,想要获得很多,想要多姿多彩,是人之常情。可事实上,人生不必活的太满,只有去掉多余的繁杂,才能享受简单的美好。毕竟,花半开最美,情留白最浓。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生命的最美不过是懂得的距离,只是淡看得失,宠辱不惊,去意无留,揽一份诗意,留一份淡定,多一份睿智,在方寸之间领略天地两宽,在葱茏之中留白一处梦的轻柔。

朱元朗同学读的是《今天与我》。大地苍茫落寞,在太阳亘古不变的余晖下更是荒凉,在这古老而寂静的光芒下,影子被拉向之于自己现在的过往,时光看的分明,看见它从现在一直流向不息的来未来,一路高古之声渺淡于风中。终于,我在这过去与未来重叠的现在,所谓今天,眺望远方的地平线,远方皆无所有,只有寂寞将死的太阳,忽的,朦胧中我看见一个人的剪影,很渺小,却如太阳一般伟大,全无向死之悲凉,全然朝阳光,它是在追逐着生死之间的永恒,当然那不是我,但那不是我吗?过去往事纷乱,缀成将夜之时的星星,他们安恬的做着夜的美梦,听得身后,风声渐起,回首向来,四目相对。好的故事,美的梦想。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清欢”的真谛——它不仅仅是生活的态度,更是心灵的追求。愿我们都能将这份“清欢”融入生活的点滴,让心灵在忙碌中找到宁静的角落。

阅读 12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