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成林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趣读动物儿歌 探索文字王国——和美实验学校开展一年级教研组第二次展示活动

创建于2024-06-19 阅读244

  春光作序,万物和鸣。为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聚焦有效教学,4月25日,一年级教研组开展第二次展示活动。

       前期一年级组在语文组长张栗莲老师的带领下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讨,组内老师围绕统编版语文一下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紧扣单元目标、立足单元整体,依据学生真实的学情对低年级随文识字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探。随后张栗莲老师执教《动物儿歌(第一课时)》,刘美老师执教《动物儿歌(第二课时)》,一年级组老师认真观摩学习,课后结合本次课例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动物儿歌(第一课时)》

  上课伊始,张栗莲老师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基于本单元课文内容设计游览路线,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就被带入了学习情景。在识字教学中,张老师采用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分类教学,逐个突破。先将虫字旁的生字进行归类识记,形象地展示虫字的字源,并且联系之前学习过的内容,构建知识脉络。同时,张老师将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先给予学生课文中熟悉的形声字,再发现规律,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类似结构的字能够尝试独立识字。一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张老师细致耐心的习惯养成指导,读书的姿势、听讲的习惯、书写的态度,每一点都有提醒、有方法、有检查。

《动物儿歌(第二课时)》

  刘美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识字游戏与朗读活动,利用多媒体图片,创设情境,运用“什么动物干什么”的句式,激发学生表达欲望,锻炼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同时,刘美老师还在正确朗读上下足了功夫。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句子结构相似,刘老师通过提问“什么半空展翅飞”到“蜻蜓哪里展翅飞”,再到“蜻蜓半空干什么”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儿歌规律,运用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如押韵范读、同桌互读、拍手读等,最终在情境中读出节奏,读出趣味,让朗读训练扎实落地。在写字教学中,刘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走之旁生字的写字规律是先里后外,以“迷”字为例,边写边念口诀, 帮助学生掌握笔顺,记住字形。

  万象更新始于春,不负春光开好局。每次的交流学习都是理念迭新、互助成长的良好契机,我们依旧还在学习的路上,愿我们都能怀揣育人梦想,践行教育情怀,珍惜每一次遇见,更期待下一次的美好遇见。

阅读 2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