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已入夏,气温升高、湿度增大,肠道病毒感染、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加,多种疾病在校园暴发的风险增高。为进一步加强校园内疾病预防,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防范疾病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现对夏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进行宣传。
一、手足口病
现状:每年的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峰期,今年以来,全市共报告3402例手足口病,5月1933例。手足口病进入流行期,预计6月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将保持在5月水平或有所上升。
潜伏期:2~10天,平均3—5天。
隔离期限:发病后14天。
措施:该病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但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一)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二)是要经常对教室、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多通风差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三)是注意教室寝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孩子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每日对座椅、扶手、门把手、餐具、玩具、毛巾、口杯等重要部位及物件进行消毒;四是要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睡眠充足,多晒太阳,增强自身免疫力。
二、百日咳
近几年我市百日咳发病人数处于较低水平,但今年报告百日咳病例数明显升高,5月报告百日咳172例,教去年同期多171例。学校、幼儿园是重点场所,容易聚集暴发。
潜伏期:2-21天,平均7-10天。
措施: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百日咳"要咳一百天一百天后就会自愈,即使治疗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因而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其实,“百日咳”如果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得当,完全可以缩短病程。但如果放任不管,轻则会咳嗽两三个月,导致面目浮肿、脸色青暗,重者还会导致营养不良,以及并发肺炎、脑炎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一)是控制传染源:在高发季节,确诊的儿童应立即隔离至病后40天,对密切接触的同一幼儿园其余小朋友应至少观察3周,若有前驱症状应尽早治疗。
(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保持室内通风,对患儿的痰液及口皇分泌物进行消毒处理。
(三)是提高人群免疫力: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力的武器。
三、水痘
水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5月共报告水痘278例,较4月上升77.07%。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需注意聚集性疫情发生可能。
潜伏期:2-21天。
隔离期限:至少14天,至完全结痂。
措施:
(一)是加强通风。强调在疫情期间保证持续通风;
( 二)是勤洗手。水痘疱疹的透明水疱含有大量病毒因在水疱疹与脓疱疹阶段有明显痒感,患者易用手搔痒至疱疹破损,导致大量病毒黏附手上,应勤洗手;
(三)是勤换衣服;
(四)是加强物体表面消毒。可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或含氯消毒剂持续消毒,一天2次。
四、食源性疾病
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3起校园聚集性食物中毒事件,大方县1起,暴露2355人,发病15人;金沙县1起,进食山上采摘的厚果崖豆藤,共暴露5人,发病5人;黔西市1起,进食校园围墙外生长的马桑果,暴露5人,发病5人。天气回暖,各种野果、野菜、野生菌深受喜爱,但如果食材处置不当,或误食有毒有害的野果、野菜、野生菌后可能发生食物中毒。
措施:
(一)是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制订制度,落实措施,加强检查,责任到人,;
(二)是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体检,无健康证的人员一律不准上岗;
(三)是严格把好食品验收关,杜绝不洁、变质或“三无”食品流入,做好验收记录;
(四)是规范食品加工、操作程序,做到煮熟烧透,加工好的食物及时进入熟食间,严格熟食间的管理,防止熟食再污染;
(五)是实行熟、生食物分开保管、使用不同制作器皿。做好留样食物的记录并签名,留样食品做;
(六)是好标记须在冷藏柜内保留 48小时。严禁将留样食品存放在冷冻柜内;
(七)是严格各操作环节中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要正确、时间要保证。
(八)是教育小朋友不食野果野菜
五、学校多病共措施
1.及时隔离传染源 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追查,及时报告及隔离,严格复课制度。
2.切断传播途径 开窗通风,加强消毒、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的好习惯、做到毛巾口杯一人一份、灭蚊。
3.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六、疫苗查验步骤
幼儿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细心照料幼儿的身心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用心呵护幼儿 让他们安全度夏一起陪伴幼儿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