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明白古人诗句文言文必首先要做“读书人”——始于读,发于思,成于行,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作为教书育人的我们,更会一致承认:阅读是教师成长路上最好的修行。不爱读书的老师、很难教出爱读书的孩子、很难影响身边的人,。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读书还是一种责任!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发出声音读书
崔老师带着我们发声第一本书《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先秦诸子以及国人的文化思想等都或多或少受到《道德经》的影响,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道德经》由老子所著,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85年,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目前公认的最早的版本是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版,这一版本的发现让世人对传世本《道德经》有了重新的认识。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共81章。以下是《道德经》第一章的内容及其解读:
**第一章**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读**
-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
- 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 所以常从无中,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
- 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奥妙的门径
《道德经》的每一章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领读《道德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思想精髓,将其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达到修身养性、治国齐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