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养老”为名的诈骗手段花样百出,给老年人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打击,要帮助老年人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保护好老年人的“养老钱”。
常见的养老诈骗类型
(一)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不法分子通过免费送礼品,免费旅游、抽奖等噱头,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最后,老年人被冒牌“专家”忽悠,买回几万,十几万保键品…
(二)提供虚假“养老服务”。不法分子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床位等形式,通过透骗老年人签订会同,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等手段诈骗钱财。
(三)“以房养老”骗局。不法分子诱骗老年人将房产抵押,声称每月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事实上,不法分子会将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前期老人可能会获得收益,而后不法分子会卷钱跑路,致使老人钱房两空。
(四)虚假代办“养老保险”。不法分子冒充很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慌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五)投资虚假“养老项目”。不法分子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高额回报,诱骗老人投资养老项目。
(六)开展虚假“养老帮扶”。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志愿陪护等形式获得老年人信任后实施诈骗。
针对养老诈骗的主要特征,要增强自身反诈意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老年人要注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了解识别各种新骗术,各种诱惑前保持足够“定力”。老年人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非必要不轻易提供。为人子女的更要关爱家中老人,勤联系、多关注、善提醒。不要盲目听信,发现诈骗疑点的要相互提醒,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或举报,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