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盒盒盒盒子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宣风镇中心幼儿园春季小三班课程故事《龙舟登场 艾上端午》

阅读298

一、活动缘起

        2024年6月3日 芦溪县迎来了一年一次的划龙舟比赛 ,现场盛况空前,多方媒体实时直播龙舟现场,既然看不了现场,我萌生了带领孩子们看划龙舟比赛直播的想法。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蓝队加油!红队加油!

        得知要观看龙舟比赛的孩子们异常兴奋,搬来小板凳坐在一体机前,期待的等待着龙舟比赛的开始,随着阵阵鼓声响起龙舟比赛也正式拉开帷幕。

00:48

       “蓝队加油!蓝队加油!”“红队加油!加油!加油!”孩子们纷纷为自己喜欢的队伍加油呐喊。到比赛的高潮部分孩子们甚至站起来为他们加油呐喊。

“红队一定可以赢的,红队加油!”卢依诺说

“蓝队划的太快了吧!蓝队加油!加油!”黄钰桐说

“划船也太好玩了吧!”夏皓辰说

“我感觉他们快要撞在一起了”贺一然说

        孩子们对于龙舟十分感兴趣,我便向孩子们说到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就会举办龙舟比赛来纪念屈原,于是我们对于端午节的探索因为这一次龙舟比赛逐渐展开。

(二)端午节我想……

       端午的习俗有哪些?端午最想做什么?孩子们带着调查表回家与家人共同填写。

        通过与家人的沟通,孩子们知道端午节可以包粽子、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和菖蒲、挂香包、栓五色丝线等....

        端午节最想做什么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


陈启鸣说:“我最想吃粽子,有肉的粽子。”

郭天屿说:“看龙舟赛,我妈妈就会划。”


夏皓辰:“我都想直接划龙舟了,划龙舟太好玩了!”

贺一然说:“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挂艾叶和菖蒲”

朱名硕说:上午吃粽子、看电视,下午看龙舟比赛回外婆家”

      通过讨论孩子们得出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挂艾叶和菖蒲。

(三)粽享端午

        在下午的点心环节孩子们如愿吃上了粽子,孩子们将粽子放在手里开始观察起来,他们观察到粽子的外面是有一根线缠绕起来的,是用一种“叶子”将里面的东西包起来。但是关于粽子里到底放了什么,孩子们开始争论起来。

“里面放了米和一些什么东西吧!”侯允乔说

“肯定是肉,我最喜欢吃肉粽子了!我们家里有好多肉粽子!”陈启鸣大声的说

“它闻起来香香的,里面放了糖果。”易惜薇说

“打开来吃一下不就好了!”陈苗苗说

于是孩子们找到老师剪开丝线再自己一层层将粽叶剥开,用勺子撑住粽子,孩子们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原来是肉粽子呀!孩子们纷纷说到。

孩子们正在大口吃着粽子。

00:06

江梦茹说:真好吃~

  教师的思考:

         作为生活在江西农村的孩子,在端午节前后包粽子、吃粽子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却很少进行深入的探索。为什么要包粽子?制作粽子需要什么材料?粽子里面有什么馅儿?正好学校下午的点心安排了粽子,于是我们就抓住这次机会,让孩子们直接边吃粽子边进行这样一次讨论。在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帮助幼儿能够认识到粽子的相关知识。

(四)龙舟登场

        在一天室内游戏时贺一然突然和我说:“老师我也好想划龙舟呀!就像是视频里的那种。”孩子们说的正是宣风镇龙舟队划龙舟时的比赛现场,孩子们观察到他们有人在划船,有人在打鼓、有人在后面站着。这些叔叔们是使用一个东西来划船,还看他们的龙舟有龙头和龙尾巴,孩子们正在兴致勃勃的谈论着龙舟。

        我向孩子们介绍到龙舟的结构分为龙头、龙尾和船体。在芦溪的龙舟比赛中龙舟上的人可以分为:鼓手、划手、舵手。他们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孩子们立刻开展讨论。

夏皓辰:我记得有人打鼓,有人在后面控制船,还有人要这样子划船,他们都在一条龙舟上,鼓是咚咚的响,打鼓的人可以控制人,让他们划得更快更快。

黄浩林:我们比赛谁开的快就可以得第一名,我想成为打鼓的,我们幼儿园应该可以划龙舟吧!

贺一然:为什么龙舟上有这么多人,如果没有人划的话龙舟就会掉下去。

卢依诺:参加龙舟比赛需要准备红色的衣服,我也想要参加龙舟比赛。

江梦茹:龙舟是一个龙的样子,它长长的,要两个龙舟一起比赛,比赛谁的速度快。

       这时陈启鸣激动的站起来并说:“我们也来做龙舟吧!”于是孩子们学着视频里看到的样子开始搭建。

郭天屿使用积木搭建的龙舟

贺一然使用牛奶杯、雪花片、小人、木质积木搭建的牛奶杯

陈泽熙使用水管、积木搭建的龙舟

潘宇庆、卢依诺使用木制积木、凳子、鼓、小人等制作的龙舟。

        林亦可说:“你们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龙舟,真正的龙舟都可以坐人的。”怎样才能制作可以坐人的龙舟呢?孩子们在教室里搜索一番发现建构区的木板非常适合用来搭建龙舟,于是便将木板平铺在地上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形状当做船体。

        此时龙舟已做出雏形,但是这几位孩子又陷入另一个问题当中“龙头应该怎样做?”她们先是尝试将长木板竖着放发现非常容易倒,在经历几次倒下、扶起、倒下之后孩子们决定放弃使用长木板这种材料来搭建龙头。这时温欣玥发现使用小小的木块来搭建龙头并不容易倒下,于是又开始使用小木板来搭建。

        此时她们内部产生了分歧,林亦可觉得用小木板搭建的一点都不像龙头,江梦茹觉得没有其他材料能够做出龙头只能用这种。

       江梦茹与我说到“老师,龙头太复杂了,应该怎么样做呢?”我说:“我们并不一定要和他们的龙头一样,我们可以做特别的龙头。”孩子们灵机一动,将小凳子放在前面玩偶放在凳子上,简易版的龙头就做好了。

00:35

        这几位孩子使用长木板充当船桨,前面的孩子将鼓放在自己腿上,使用两块木块假装鼓槌,鼓声时而急促时而缓慢,孩子们也跟随着鼓声挥起船桨,就像一支即将参加龙舟比赛的队伍一样认真训练。

01:50

        龙舟队伍应接不暇,在宣风镇中心幼儿园的教室里也出现了许许多多支宣风小萝卜战队,龙舟上的小划手们伴随着鼓声挥动着手中的船桨,旁边还时不时传来加油呐喊声

01:24

       这天有一位幼儿提出:“我问了爸爸,龙舟上可以坐好多人,我们的龙舟太小了!”听到这句话,孩子们又改良了龙舟,将船体加宽加长,制作出了龙舟3.0版本,可以同时容纳一位鼓手、三位划手与一位舵手。

孩子们在分享环节介绍自己制作的龙舟,孩子们边看着图片边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龙舟。

夏皓辰说:“我觉得好好玩,我们的龙舟那么长。”

温欣玥说:“我们用木板来当船桨在划”

陈启鸣说:“我们的龙舟可以划的好快好快”


贺一然说到:“可是我们都没有龙舟比赛。”

我说:“举办一次龙舟比赛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有的孩子说要有水,有的孩子说要有龙舟,还有的孩子说要有鼓。于是我决定再让他们看一次更加完整的龙舟比赛。视频拍摄于广东,从起龙、采青、赛龙、招景到藏龙进行详细介绍,边看视频孩子们也边跟着起劲,孩子们化身各个队伍的迷弟迷妹们,用洪亮的嗓音为他们加油呐喊。

00:44

看完比赛贺一然发现:“他们划的很快,每个人都很用力。”

夏皓辰说:“怎么他们还可以吃席哟。”

林亦可说:“他们有好多好多人,比我们还多”


朱名硕说:“他们有很多龙舟,我们只有一个”

陈启鸣立即跑到前面着急的说:“我们就做两个龙舟!还要划的好快”

黄浩林立刻附和说:“我们还要比谁划的更快一点。”

        孩子们萌生了新的想法:搭建两艘龙舟还要举行一次比赛。

        于是这场比赛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孩子们先是分成两组,分别搭建不同的龙舟。

01:50

        鼓手们使劲浑身解数用力敲打鼓面,不仅如此还试图通过加快敲击速度而使队伍也加快划船的速度,这不仅是两支队伍的对抗也是两个鼓手的对抗。女生队伍甚至还在中途更换了一次鼓手。

(四)艾上端午

在分享端午的习俗时,贺一然在调查表中写到插艾叶和菖蒲,很多孩子并不知道艾叶是什么,有的孩子说:“这个是做艾米古的”当我出示在幼儿园隔壁人家门口放的艾叶和菖蒲时,孩子们的话匣子便被打开了。

陈苗苗说:“我家门口就有,挂在门上”

陈启鸣高高举起他的手说:“我在街上看到了,它好长好长。”


陈泽熙小声的说:“我家里没有。”

        孩子们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来感受眼前这一把艾叶与菖蒲。  

00:47

林亦可大声的说到:“这个是绿绿的,香香的”

郭天屿说:“这是长长的,还有一点点棕色”

江梦茹说:“有的叶子是尖尖的,就不一样。”


        于是我就立马说到:尖尖的、直直的就是菖蒲,而看起来有很多叶子的就是艾叶。艾叶有很多用途其中一种就是可以驱赶蚊虫。

       贺一然提出要将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于是在端午前夕,也就是2024年6月7日,孩子们兴高采烈的要将艾叶挂在门口,因为身高不够孩子们只能搬来小板凳站在凳子上,孩子们甚至还踮起脚尖、伸直手臂用尽全身力气才讲艾叶与菖蒲挂上去。

        在2024年6月12日,陈启鸣、贺一然、黄浩林来园时看到门口的艾草,与我交谈中说到:“好香呀!他们的颜色不一样!。”

00:36
00:16

        进入教室,陈启鸣说:“我想做个驱蚊子的香香囊,这样蚊子就不会弄到我身上了。”

       在2024年6月17日,贺一然来园时特意走到艾叶前,凑近闻了闻,还踮起脚尖靠近艾叶用手摸了摸,与同学说:“好香呀!”

        于是当天晨谈我特意开展有关于艾叶的讨论。

贺一然说:“它们变黑了,已经过期了”


黄浩林:“它们还是闻起来好香”

江梦茹说:“它们已经晒干了,可以用来做香包了”

        在经过孩子们集思广益过后决定上午制作香包,利用幼儿园现有的材料当做香囊,林亦可说:“要将艾叶和菖蒲剪成一点点的才可以。”

        由于艾叶和菖蒲都非常长且有地方已经发霉,教师先对艾叶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好的艾叶放在盒子中方便幼儿进行二次处理。

孔南南一脸认真正在用力将艾叶的枝干剪断

刘老师正在教温欣妍使用剪刀

三位幼儿一边聊天一边将手中的艾叶剪成一点点

将艾叶与菖蒲塞进香包中

“看,我的香包!“

关于如何处理这个艾叶香包.....


00:04

林亦可说:“要送给我妈妈”

00:07

江梦茹说“我想把这个香包挂在我的书包上”

00:10

潘宇庆:“我想送给贺一然他弟弟班上(中三班)”

00:07

陈启鸣说:“要送给我哥,这样我哥就不会被蚊子咬”

有几位女孩子已经将香包挂在书包上了

        另一群孩子选择将自己精心制作的香包送给其他班上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把蚊子“赶走”

教师的思考

孩子们知道端午节应该挂艾叶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在街上、家门口或者是与家人的交谈中得知,但是孩子们并不能分清楚艾叶与菖蒲,在通过使用感觉、触觉、嗅觉、视觉加深对于两种植物的认识,再通过挂艾叶、观察艾叶、制作香包等一系列活动中,在此次活动当中,孩子们不仅积累了有关端午节的相关经验,而且学会了耐心等待与观察,更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香包。这种有关于传统习俗的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更是让幼儿能够学会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三)教师小结

        做一名芦溪乡村幼儿园教师,我感觉从“生活及自然中挖取教育资源”我们非常有优势,孩子们对于龙舟的探索就源于当地举办的大型龙舟比赛。整个活动课程围绕着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但是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的思考与讨论却让我感觉十分惊喜。这次活动课程的开展我有了深刻的感悟。


        一是教师不仅要学会放手也要找准介入时机。从挂艾叶到孩子们发现艾叶晒干这个过程长达十天,艾叶就挂在每天进教室都会经过的大门,在这段时间当中孩子们自己观察艾叶的形状、颜色、味道,直到有孩子自己提出艾叶已经干掉了,我才选择在这个时机介入与他们讨论这些艾叶还可以拿来做什么。当孩子们对于龙舟十分感兴趣,但是想要制作龙舟却无从下手时,我选择介入向孩子们介绍和讲解龙舟的结构以及龙舟上的人员分布,帮助孩子积累相关的经验以此来支撑他们去做制作龙舟。


       二是要珍视分享和倾听幼儿的价值。这个活动的持续发展过程当中,围绕着一个话题,不断发起讨论,孩子们说什么都可以你可以反对我的观点,也可以支持我的观点,孩子们变得想说、敢说、愿意说,能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想法。特别是在观看龙舟比赛的时候,我们看到孩子们为他们喜欢的队伍加油鼓劲,由衷的感觉到龙舟精神也有了传承。

阅读 29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