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荫里脱坯忙

缘图探道
创建于06-18
阅读 34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座店中心小学四年二班劳动课纪实

      早就听郭校长说学校劳动课有脱坯这个劳动项目。对于像我这样 60后的人,大多都做过这项繁重的劳动,但这个项目能够进入劳动课程,还是第一次听到,就盼望着能听上这么一节课,为此时刻关注群里动态,生怕错过劳动课。得知下午第三节课四年二班同学要上劳动课,任务就是脱坯。我早早来到劳动场地,看看那熟悉的劳动过程如何在一个个儿童身上发生。

      一、众人动手和泥浆

      脱坏第一个环节需要和泥,学生在土堆上用铁锹挖出一个坑,皮老师把麦秸放入坑中,韩老师则拎着水桶往坑里倒水。在搅拌的过程中,水从坑里向外流,学生铲土挡水,两位老师则熟练反复搅拌,又闷了五分钟,坯泥就基本形成了。学生找来一个小推车,孩子们把坯泥装在小车里,一个高个男孩把车推到脱坯指定位置。

      二、教师示范讲解详

      孩子们从水桶里取出浸泡的坯模,两位老师分别给孩子们示范脱坯过程。韩老师告诉孩子们,选择平坦的空地脱坯,要把坯模放平。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小手从小车里捧出泥巴放在坯模里,然后孩子们有秩序地围观。韩老师告诉孩子们,先要把四个角装满泥,用手按着泥巴向坯模四个角填泥,压实,接着再把中间装满。只见韩老师把预先准备好的木条沿坯模对角线方向放置其中,并问孩子们,为什么要放两根木棒。孩子们回答说为了增加泥坯的坚固,不断裂。韩老师再用泥巴把两根木棒覆盖,告诉孩子们要用手掌把坯面抹平,为增加坯面的光滑程度,需要洒少许清水,再用掌心轻轻摸平。最后,要拔出坯模,韩老师告诉孩子们双手要握着模柄,用力均匀,垂直向上连续用力,把坯模拔出来,并放入水中清洗干净,尤其要认真清洗坯模内壁。

      三、淬炼操作有模样

      在两位老师示范后,该到学生实践环节了,这时候,孩子们跃跃欲试,早就迫不及待了。一个个蹲着,把坯模放置面前,自有“小工”手动供泥不断,而脱坯者俨然就像一个“大工”,只管向坯角充填泥巴、装泥、插入木棒、洒水摸平表面、拔出坯模,一个上好的泥坯就成型了。这个“大工”退出自动转为小工,成为供泥者,另一个“小工”转入“大工”体验脱坯过程。有的小工刚上来,就急着脱坯,忘记了清洗坯模,结果,拔模就费劲了,泥坯一体了,太难拔出来了。在劳动课总结环节时,有的学生反思,没有按劳动操作规程,导致劳动产品质量受了影响。韩老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解,因为坯模内壁粘有泥巴,不光滑,导致摩擦力增大了。也许孩子们对摩擦力还不是太熟悉,但不光滑的内模拔起来太费劲,是深深体验到了。或许有一天,在初中物理课学习摩擦力,在解决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时,我想孩子们会想起童年脱坯的过程,就会唤醒他们丰富的学习体验。马克思说过,“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与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四、回家自洗粘泥裳

      这些孩子们,尤其女孩子们,平时非常在意服装干净整洁,今天她们好像“豁出去”了。她们用手运输泥巴,衣角、裤腿、鞋子几乎都粘上了泥巴。一个女孩举着手指头说,“老师,您看,这是美甲。”我问她,“你的衣服脏了,回家是不是请妈妈帮忙呢?”,她对我说,“早就自己洗衣裳了。”看着孩子们在家自己洗衣服的照片,真是百感交集,突然想到恩格斯的经典名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夕阳西下,余晖陌陌,回首劳动基地前的牌匾,愈发感觉劳动课程任重而道远。

      劳动育美!

阅读 34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