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以“语”,教之以“文”——银杏南校幼小衔接优质课课例展示活动

创建于06-18
阅读 5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将我市正在开展的幼小衔接教育和小学零起点教学专项研究工作做细做实,深入进行零起点课堂教学实践,我校“基于零起点教学的一年级学生写字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和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团队协作,集体教研,经过反复磨课,最终推荐张慧老师的《小猴子下山》一课参加展示评选。

      《小猴子下山》一课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意在向学生渗透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些课文贴近学生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更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度解读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课题组和张老师以大单元主题学习《好习惯养成记》为切入点,设置递进式的情景化学习任务,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培养了学困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把握目标导向,聚焦学习过程

        张老师着眼学生学的过程,在整单元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循序渐进、富有层次性的学习活动,利用学习单与评价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朗读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切实关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注文本特点,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只有把理解文本的内容与领悟文章的表达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本节课,张老师不仅关注了长课文中情节反复这一特点,而且聚焦一个片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对课文插图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来到某个地方--看到什么--做了什么”这一写作脉络,从而水到渠成地帮助学生完成了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这一语言训练目标。

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增强教学的科学性

        在故事展示环节,张老师充分体现了教学评的一体化,紧紧围绕本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提出有阶梯的学习目标和评价要求,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练习、自我评价、主动反思、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自身教学效果的反馈,从而增强了语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

真诚期待

        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我们都是这个旅程中的探索者。小学语文教学,就像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它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滋养他们的心灵。语文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点燃孩子们内心火焰的火种。相信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团队定能秉持着一贯的工作风格和治学态度,继续追求更加优质高质的教学。

阅读 5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