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主题:小学中高年级数感培养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8c11cd24275447db478708c1c42c4e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3f384f91bf48a9bb7584d6dafcbd56.png)
数感主要是指:对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及运算结果的直观感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在简单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作出合理判断;能初步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简单数量规律。数感是形成抽象能力的经验基础。建立数感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和数量关系,初步感受数学表达的简洁与精确,增强好奇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1:在三年级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创设了水果店水果大促销,每箱西瓜48元,每箱哈密瓜62元,张大叔带200元去买5箱西瓜够不够的故事情境引入乘法的估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的问题并不需要精确的答案。这样例子可以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需要估算,认识到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是估算的关键。在这个例题中,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数进行估算,比如把48元估成50元,张大叔带200元是够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加深与生活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从而强化学生的数感。
案例2:在三年级数学《认识千米》中教师通过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身边的事物来认识千米自己举例身边见到的或听到的千米,从而帮助他们大致理解千米的长度。再者,鼓励学生亲自在操场或跑道上走一走,测量百米所需的时间,并计算出自己的步行速度。接着,让学生思考如果百米需要这么长时间,那么千米(即10个百米)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估算走完千米所需的时间,并尝试实际走一走,记录时间,与估算值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体会千米的长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数感,使他们能够将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数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案例3:《认识更大的数》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视角下数与运算的教学研究》
1、知识领城——数与代数
2、知识主题——数与运算
3、大单元——数的认识(整数、小数、分数)
4、大概念——数位、计数单位
5、四基:
基础知识:认识数级、数位和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以内数的读法
基本技能:会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能正确说出大数的数位和相应的计教单位。
基本思想:体会分类思想(数位);体会集合思想(数集);对应体会思想(数位与计数单位);体会变中不变思想(数级与读法)。
基本活动经验:积累观察的经验;积累思考的经验;积累表达的经验。
6、四能: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7、三会:
《认识更大的数》一课关联“教学眼光”,主要表观在“数感”:数与数量——数的本质一致性;数量关系——计数单位的进率(体现在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当中);运算结果。
8、本堂课通过:
①让学生找到计数单位与数位的规律,以及各级数位的关系,让学生通过齐读,找到读数的节奏;
②给出一个数,让学生进行先分组再读数;
③想象千亿前面会不会有更大的数位,个后面还会不会有更小的数位。
新课标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估算教学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了解估算的实际意义。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三种策略: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能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二是能用数表达具体情境中事物的简单规律;三是能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合理估算并作出合理判断。
说课·模拟上课·评课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8c11cd24275447db478708c1c42c4e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3f384f91bf48a9bb7584d6dafcbd5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44e0ad865a744a5aae3d92089e6deb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29eb5e6d87943988e8c6008cf9dadc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349ae760252140d88a7ce009b7ab041b.png)
教学反思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8c11cd24275447db478708c1c42c4e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3f384f91bf48a9bb7584d6dafcbd56.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628a931cca24b00bd9188b701e7858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a1b111e4f584b10b824809eb7d58f9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ee308fed0c043d5b2ada0ce5ef3f36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628a931cca24b00bd9188b701e7858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a1b111e4f584b10b824809eb7d58f9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ee308fed0c043d5b2ada0ce5ef3f36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6628a931cca24b00bd9188b701e7858a.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4a1b111e4f584b10b824809eb7d58f90.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5ee308fed0c043d5b2ada0ce5ef3f364.png)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趣味色彩。同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
自评分数:8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