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0个节气,标志着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的含义是“一年白昼最长”,因此也被称为“日长至”。过了夏至,太阳的直射点逐渐往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会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长。
一、夏至的特点
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夏至这天,北半球的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在北极地区,甚至会出现极昼现象,即全天阳光,没有夜晚。
气温高: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之一,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也相应增多,导致气温升高。
降水少:夏至期间,许多地区的降水量减少,空气干燥。这一现象通常会导致干旱和火灾的风险增加。
农作物生长迅速:夏至时节,农作物生长速度非常快,是农民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时期。
二、夏至节气的风俗与习惯
吃夏至面:在中国许多地区,夏至时有吃面的习惯。人们认为,夏至吃面可以避邪,带来好运。特别是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是麦子,人们用新麦制作面条,既庆祝丰收,又满足口腹之欲。
消暑:由于夏至气温高,人们会采取各种方式消暑。例如,吃冷饮、穿轻薄的衣服、使用空调等
祭祀祖先:在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夏至时有祭祀祖先的习俗。人们会准备丰盛的食物和酒水,祭拜祖先,祈求庇佑。
庆祝夏收:夏至是许多作物成熟的时期。在农村地区,人们会举行庆祝活动,感谢祖先和神灵的庇佑,庆祝夏收。
三、夏至节气的历史渊源
夏至作为古代节日,早在周代就有祭神祀祖的习俗,意在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夏至之名来源于“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四、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二候蜩始鸣
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雄蝉开始嘶鸣,而为了这一个月,它需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中药药材,因为夏天过了一半才开始在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而得名,有化痰止咳等功效。
夏至知多少
夏至来临,老师们对夏至节气的知识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向孩子们介绍夏至的文化,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夏至的节气特点和风俗习惯。
夏至欢乐多
夏至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到了。“夏至到,扇子俏”,古时候人们热了,只能扇扇子,因此,夏至还有互相赠送扇子的习俗。心灵手巧的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属于自己的小扇子。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夏至,是荷花盛开之时,也是莲蓬成熟之季。此时莲蓬色绿而娴静,莲子星罗棋布于其间。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小朋友们笔下那清新可爱、各具特色的荷塘美色吧!
烈日炎炎白昼长,知了声声不停忙。阳极阴生夏至到,心静总能自然凉。孩子们通过学习古诗、儿歌,了解关于夏至的气候和习俗。朗朗上口的夏至节气歌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夏至今已至 ,天长日亦长。
夏日虽然潮湿炎热,
却到处绽放着生机勃勃明媚的阳光,
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每一个光亮如新的白昼。
愿孩子们在这个夏天过得充实又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