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访一座城,踏一条河 ,翻一座山 ,是我们本次研学之旅的目标
作为主角的我们也异常的兴奋 ,前一天晚上就激动的睡不着觉 。第二天早上4点多 ,楼下就挤满了人 。早餐是油饼和胡辣汤,而我们也格外乖, 总害怕校长会突然取消这次活动 。六点,五辆豪华大巴准时停在校门口,我们看到后才放下了忐忑不安的心
在凉爽的大巴车中我们欢呼雀跃 。很快,我们来到了第一站——浚县古城,这里的城墙是一层一层的, 上面还有许多断绳 。在门口还遇到了一只卖“孩子"的青蛙。往里面走,看到了一个大圆盘,校长说这是古代人没有钟表, 所以就用一根粗铁棍和写好字的石圆盘,制成了日晷 。
走到古城的小门前 ,发现这里人山人海,哦,干什么呢?!有人踩高跷;有的手中拿着棒子敲打;有的跪在地上赶驴,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今天是全国非遗宣传日 ,而他们正在做非遗文化表演,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好让我们给赶上了,真不错呀。表演完还跟我们握手了,嘿嘿🤝
非遗文化不止有动态的,还有静态的。我们移步到旁边的小市场,那里有憨厚可爱的泥咕咕,也有张牙舞爪的布老虎 ,还有更奇特的是泥猴张的泥猴,瞧,背面还有字呢
出了古城,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鹿台阁 。这个鹿台有五层楼那么高, 占地2万㎡ 。是殷商时期商纣王的金库, 还有众兵把手守,李老师在淇河之畔,露台之下给我们讲起了诗经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木瓜》中的:投我木瓜 报之以琼琚。”木瓜是一首感恩老师的诗经
大合照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餐厅。
我们在半路上就饥渴难耐了 ,现在犹如一头饥饿的狼看到美味的羊肉一般兴奋 。一共十菜两汤,虽然很多 ,但我们那一桌的菜吃的渣都不剩, 整整12个空盘子 。
第三站——我们心心念念的桑园小镇。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有山有石有泉水,真是一片圣地 。我们在桥上耍了一会儿 , 老师给我们拍照 ,接下来就是玩水了 。我和另外俩同姓兄弟没经住诱惑各买了一支水枪 。买完后我们仨像离弦的箭一般跑到水中开始用水像导弹似的攻击,王鸿凡有一些不幸运 ,他喷到了潘家浩,这一喷可是有来无回啊 。果然不出我所料, 王鸿凡的水枪英勇牺…其实就是被潘家浩砸坏了🤪
玩儿完水以后,我们走过绿茵,发现有一个很大的画卷,上面刻着诗经 ,我们情不自禁的读了起来。读完之后 ,我们经过了“数学老师的后花园”, 在那里拍了好几张照片 ,最后经过了一道桥 ,便开始原路返回,路上大家都不约而同唱起歌来
这次的研学到9点才来到学校 ,不过我们仍旧无比开心…